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13年11月20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技术长安”给我们哪些启示?

汪超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3年11月20日   05 版)

    在汽车市场竞争环境并不乐观的今天,讨论自主品牌的出路是一个常态话题。悲观论者认为,自主品牌已经到了内忧外患的时刻,对于市场占有率较高、实力较强的合资品牌来说,优秀的管理体系和科学的危机预警方案完全可以过滤掉市场风险,但对处于合资品牌下方的自主品牌来说,风险累积到一定程度,就会有夭折的危险。此外,合资品牌价格下探已成趋势,各大城市限车又进一步压缩了自主品牌的生存空间,仅能获取微薄利润的自主品牌已无路可退。

    在严峻的市场形势下,自主车企少有胜算,一些车企面对危机进行大规模的产品调整,希望奋力一搏获得重生的机会,另一些车企开始寻找外援,或把希望寄托于汽车工业弱势的海外市场。自主品牌在市场下滑阶段的悲怆与挣扎可见一斑。

    在这当中,长安汽车更像是一个异类。它是自主品牌中少有的完全正向开发的车企,与之相似的几家车企都在市场寒流中受到打击,技术并未成为危机中的保护罩,反而成为累及生存的枷锁。在大规模的技术投入有可能透支利润的前提下,长安为何仍然能够活得很好?这就要从其引以为傲的“对标”模式和精益求精的“偏执”性格说起了。

    因为长期坚持与合资产品“对标”,从逸动开始,长安的每一款车,都做到了不输于同级别合资车型的程度。在长安人的性格中,还有一种事无巨细的偏执,对细节精益求精的态度,让“对标”契合到了每一个点。从产品设计初期的一丝不苟到产品成型后的千万次测试,这种“偏执狂”的特征,使之即使是首批产品,进入市场也能达到技术“零缺陷”、品质“零误差”。

    “技术长安”有两个要点:一是“对标”,与市场上最热门的几款产品比对,把优点都吸收进来为我所用,并保证不在自身产品上重复对标产品的缺憾。二是“偏执”,只造精品,又杜绝浪费,用长安汽车副总裁、研究总院院长刘波的话说,就是“用合理的成本,提供用户最大的价值”。从某种意义上讲,长安的“偏执”,其实就是本田精品战略和丰田生产方式的融合。

    在“2013年度中国汽车工业科学技术奖”中,主抓长安研发的刘波荣获优秀科技人才奖。这位“老长安人”从事汽车研发工作超过20年,从基层人员做起,见证并亲身经历了长安自主品牌的成长。在他的积极推动下,长安汽车搭建起了24小时协同、各有侧重的全球研发格局,研发实力已连续6年3次获得中国汽车行业排名第一的殊荣。

    因“汽车NVH控制技术的研发及产业化应用”项目获得一等奖的长安汽车工程研究总院副院长庞剑博士,于2008年离开美国福特公司加盟长安,着手创建了拥有220人、专业化分工的长安NVH技术团队,这是目前中国汽车NVH技术领域最大的技术研发团队。在他的领导下,长安汽车包括睿骋、逸动、CS35在内的多款产品噪声振动水平达到甚至超过了合资品牌汽车的水平。

    “土著”和“海归”的强强联手是长安汽车的一大特色,和谐的人才发展环境让每一位长安人都有着强烈的存在感和责任感。“技术长安”不仅包含着长安人对技术的执着,也展示出企业对人才的珍重与呵护。一个拥有核心技术并始终处于技术开发前列的车企,是值得尊敬的。长安不仅捍卫了自己的尊严,更为中国品牌的未来走出了一条的励志之路。

汪超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3年11月20日 05 版

坚守自主 打一场捍卫尊严之战
“技术长安”给我们哪些启示?
对标大众
长安汽车试验场内见证“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