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世界范围而言,治理一词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现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不仅包括组织治理,也拓展到问题治理,不仅拓展到地方和国内问题的治理,还拓展到全球问题治理。治理是一门驾驭和引导社会和组织的艺术。治理是决定权力如何应用,决策如何做出,居民或利益相关者如何参与的结构之间、过程之间以及传统之间的互动。治理不仅决定走向哪里,而且也决定谁应当参与决策和以什么样的资格参与。对于加拿大的经验研究表明,公共对话与政府的信任度之间有明显关系,公共参与可以提高政府的信任度。对于意大利的研究发现,公共对话能够提高经济运作。
社会治理是指一种导致公共理想的社会和经济效果的治理模式。人们逐渐认识到制度结构或关系,不只是政府内部的制度结构和关系,还包括社会部门的结构和关系,对决策的制定发生重要影响,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政府对于公共事务的影响只是众多因素中的一个,事情越复杂,政府的局限性越明显。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社会管理发展为社会治理,适应了新的社会发展形势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由于政府、市场和社会的关系没有彻底厘清,政府越位、缺位和不到位,导致民众基本的公共服务得不到保障,不能公平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尤其是个别官员腐败和官僚主义,使得干群关系紧张,甚至伤害了群众的感情。缺少民众的关心和参与,不管是改革,还是民族复兴,都很难成功。
因此,如何激发人民群众的热情与活力,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必须直面的问题之一。最有效的办法是:真正“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尽可能减少权力对市场运行的干预,在完善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的基础上,创造发展机会的公平均等,鼓励人民创业和就业,鼓励公众自我管理公共事务,最大程度地调动各阶层民众的积极性。
改革要取得成功,必须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理解,而要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理解,必须坚持公平正义的价值理念。面对新一轮的改革,人民群众希望知道改革的价值理念是什么。经过35年的改革发展,人民群众希望看到的是富有成效,公平正义,政治清明的改革,真正给他们带来实惠的改革。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维护公平正义摆在重要位置,进一步深化改革,就是要缩小城乡差距、地区差距、群体之间的差距,完善土地制度、户籍制度,使全体人民能够自由迁徙,安居乐业。
最大限度激发社会发展活力,必须明晰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政府与社会各自的责任。政府要完善法律法规和通过制度安排,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各方面权益,让全体人民依法平等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使各种社会活动、居民的公共参与在法律和秩序的框架内进行,社会要通过居民的参与来解决发展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形成秩序与活力统一的社会环境和氛围。
要敢于以极大的政治勇气和政治智慧,解决人民群众在社会领域中遇到的各种切身利益问题,以及感触最深、反映最强烈的问题,要敢于碰社会领域中的硬骨头。
一是努力消除传统社会和文化中长期积淀、阻碍国家现代化的障碍。在现实社会中,官本位和泛行政化趋势是亟须改革的一个领域。官本位和泛行政化的触角已经遍及教育、科学研究、文化艺术,甚至居民生活等领域,它使等级制度和等级观念侵蚀社会的公共生活,破坏了社会和谐与平等公正,挫伤了社会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是加大力度改革计划经济中遗留的阻碍社会和谐的因素。
三是要进一步完善居民参与公共生活的决策机制。改善居民生活需要居民自我决策,经济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不断提升,要求民主决策和自我治理的诉求就会越来越高。
与改革开放初期比较,当下的改革面临的矛盾更多,更加复杂,尤其是涉及到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利益格局调整,以及人民群众对于公平正义的更高期待等一系列问题,必须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和人民群众的参与,把更多的决策交给社会去博弈,交给社会组织去负责。
(作者为国家行政学院教授)
丁元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