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作为“红云图书室”大型公益活动的志愿者,新疆团校心理学副教授周小西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奎屯河流域管理处中学的学生和家长带来了题为“我要快乐成长——和农民工子女的欢畅沟通”、“带孩子适应并爱上学校生活”的互动交流讲座。
学生家长杨凤香是第一个赶到学校的,她乘坐的是早上8点首辆从新疆乌苏市国营农场发往奎屯市的班车。家里种地繁忙,她又希望两个女儿能有出息,只好让她们全部来到奎屯河流域管理处中学寄宿学校。
杨凤香难掩愧疚,她承认因为距离远对孩子关心太少,想来取取经。
几乎所有家长都是第一次聆听家庭教育方面的讲座,在现场,家长们显得有些拘谨,周小西带领大家做了几个放松的小游戏后,气氛渐渐活跃起来。
“爱是深深的理解和接受。”当周小西提出这个观点后,所有家长都陷入了沉思。
周小西细数了中学生容易出现的心理困惑,包括敏感、逆反、嫉妒、挫折感、自卑感、孤独感、学习、交友、情感等等。
“青春期出现这些心理现象很正常,这意味着孩子正在形成自我意识,理性应对成长中的烦恼,渐渐了解到自己的弱点、学会思考人生……”
听到这些,陈琴频频点头,她不断地在一张便签纸上记录下有启发的话语。自从儿子上初中后,开始有了逆反情绪,老是和她对着干。之前她总认为是孩子不听话,一味地找孩子的问题,讲座中她开始反思自我。
“聪明的家长会把学习和快乐建立联系!”周小西老师的话语不断地在耳边萦绕,陈琴猛然意识到可能是自己把孩子压得太紧了,儿子的同学曾经评论她,“人挺好的,就是有时让人感觉到害怕!”
“以前我并没有把这些评语当回事,但现在,是该重新想想了。”陈琴说。
周小西给家长们讲了一个故事,一个年轻的牧师第一次布道,他来到教堂以为会有很多人来听,结果只有一个马夫,牧师滔滔不绝地演讲了两个小时,马夫不知不觉地睡着了,牧师很生气,摇醒他:“难道我讲得不好吗?”马夫说,“我是一个粗人,但是如果马圈里只有一匹马的话,我不会把所有的饲料都喂给它!”
陈琴瞬间被这个小故事唤醒了,自己何尝不是那个牧师呢?
她曾在伊犁一所小学教过5年书,认为自己完全有能力辅导儿子的功课,总期望儿子能在学业上不断提高,常在周末辅导数学,可时常是讲完了,儿子仍然一头雾水,她总是为此非常生气。
“现在看来,是我太心急了,总想把所有知道的都告诉他,而忘记了循序渐进!”陈琴说。
家长马如财一直坐在后排认真地聆听,他13年前从宁夏山区农村来到新疆打工,现在除打零工外,还和爱人经营一家馒头店。
“我只有小学文化,每天5点就起来蒸馒头,工作很忙,但我们很重视儿子的学习,只要是学习方面的,花再多钱也要给,但说实话,教育的问题我根本不懂!听听讲座特别好!”马如财说。
坐在家长堆里,杨凤香总是静静地听从不发言,家长讲座散后,她仍然继续留在教室听了针对学生的讲座,她说,“我讲不出大的道理,但内心很感动,我在想,怎样做才能让女儿感受到更多的关爱,让女儿不再胆小。”
陈琴最期望的亲子关系是,像朋友一样无话不谈,但现在她还没有让儿子充分地打开心扉。讲座结束后,她专门到新华书店购买了一本《好孩子是教出来的》,她知道,作为家长,她的学习之旅才刚刚开始。
“孩子们爱上学校,不仅仅是家长的事,学校的学习氛围和教师的爱心同样能让孩子爱上学校。”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张舸说。
由于奎屯河流域管理处中学的大部分是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家长因工作劳累,往往忽略孩子的学习,为此老师们的付出显得更多。
由于条件有限,学校的课桌、椅子、柜子都很陈旧了,为了给学生们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管理图书的王老师将学校图书室布置得十分温馨:蓝色的桌布、绿色的植物。因为学生们太喜欢“红云图书室”的图书,一些图书已经被翻烂了,王老师自己动手,又把图书重新装订一遍,比原来更加牢固。
奎屯河流域管理处中学是一个很重视阅读的学校,张舸为此给老师们带来的北美学校引导学生阅读的经验,她说,加拿大鼓励孩子持续阅读,不管是公共图书馆还是学校,对学生每天的阅读时间要求不高,一般就是15分钟,但是,要保证连续多少天一直在读。在课堂教学中,每天也都有专门时间让孩子阅读。老师对学生的阅读水平每隔一段时间进行评级,然后为学生提供相应级别的读物。
这些经验让老师们受益匪浅。“良好的阅读习惯是一个人成功和幸福的保证之一,良好的阅读能力也是一个人持续学习能力的重要保障。学生们因为热爱阅读而爱上学校,这正是学校办学的成功所在。”张舸说。
(王雪迎/文 刘建明/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