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导游在很多人眼里是个光鲜的职业。工作分淡旺季,淡季可以自由支配时间,不用坐班;走南闯北,在世界地图上留下一个个脚印;而收入方面又相当可观……这么多优势,吸引了很多年轻人去报考导游证。最近10年,每到11月左右各地“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都吸引了众多青年参加,而近年由于就业形势并不如预期乐观,报考人数已经在逐年下降。今年,据不完全统计,各省的报考人数普遍低于去年。
今年10月1日《旅游法》正式施行,引起了旅游行业的“大地震”,导游行业也受到巨大冲击。“购物回扣”没了,导游收入明显下降,很多问题也凸显出来。尤其是原先占大头的兼职导游,跟旅行社没有合约,现在很多人只能赋闲在家。
于是,有人感叹,“导游证的含金量不如以往了”。我只能说,发此感叹的人只看到了以往导游行业光鲜的一面。
求职者能凭一张导游证,找到一份比较满意的工作,对个人来说无疑是好事一桩,事实上,并不是人人都能有这样的好运气,大多数拥有导游证这块“敲门砖”的人,都没有从事导游工作。每年拿到资格证后真正从事导游职业的人并不多。据业内估算,从业人数不到持证总人数的1/3。
以往考导游证的很多人是在校学生,很多都对未来充满梦想,以为导游是份好职业,既能有高收入又可免费旅游,而导游证的报考门槛也不高,于是也想自己去考一个证来。等到考到了导游证他们才发现,导游的工作单调、辛苦不说,薪水也不高,一些导游甚至连基本工资都没有,收入全靠带游客购物拿提成,有一定“创收”能力的才能过得比较滋润。
参加国家授权的各省级旅游局举办的考试,大概需要费用2000元,如果考试没有通过还需要再考,通过考试后才可以拿到国家认可的导游证,导游证每年一审,各项费用也要几百元。导游证的“含金量”本来就没有一般人想象的那么高,要是并不从事这个行业,考了证还是赔本的。
《旅游法》实施后,导游的“入职门槛”明显提高,活跃在旅游一线的导游,生存状态已不再是拿到导游证就可以带团,相反,一部分此前还能“浑水摸鱼”的从业者,如今已到了“不是真金不敢火烧”的时刻。在法律越发完善的背景下,市场对旅行社和旅游从业者的专业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行业洗牌已在所难免。
国家旅游局综合司司长张吉林日前表示,针对大多数旅行社与导游之间都是短期用工的现实,国家旅游局正在会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全国总工会共同研究制定相关的格式合同,从而确立导游最低工资制度,保障旅游行业健康发展。
有相关数据显示,中国有导游从业资格证书的导游超过220万名,其中90%以上的从业人员属于自由职业者。有的没有签订劳动合同,没有固定工资和“五险一金”,只是挂靠在当地旅游局下属的导游服务中心或旅行社。与旅行社签订劳动合同的导游固定收入构成是基本工资、“五险一金”和带团服务费,部分也有购物回扣收入。即便将来能够建立保障导游最低工资的制度,大多数的导游还是面临分流和转型,因为旅行社能够固定聘用的导游毕竟是少数。
对于这个数据需要解读的是,有“有导游从业资格证书的导游”,就有没有导游从业资格证书的导游。后者的数量没有权威统计,他们生活在行业统计数据的灰色地带,但游客对他们绝不陌生。在全国很多知名景区周边总是游荡着一群胸前挂着导游证,不断询问过往游客是否需要导游服务的人,他们中很多就属于没有导游从业资格证书的导游,他们胸前所挂的导游证很多来历不明,这些人基本依靠购物和景点回扣来挣钱。而干脆连假证都不挂的更是大有人在,这些都是各地旅游联合执法时打击的对象。
而现在,有某在线旅游企业推出了“当地人”服务。宣称,“当地人”的出现,使游客不需要自己再上网熬夜辛苦做攻略了,可以把所有挠头的事都交给“当地人”,这样游客可以放松下来,像扎根在当地的普通人一样真正融入目的地生活。“当地人”是对住宿、美食、交通、景区、购物、娱乐等方面非常熟悉的人,并不需要从业资格证书,只是事先与游客在网上进行交流、沟通即可成为旅游搭档。不难发现,这也是一种没有导游从业资格证书的导游。这是一种新兴的形式,效果还有待观望。
其实,与其说导游面临转业,不如说依靠旅行社来获取业务的导游面临转业。从宏观上看,我们旅游市场没有萎缩,只不过是旅行社业务在萎缩,而自由行的游客在急剧增加,自由行游客同样需要导游服务。只是这个市场还没被大规模开拓而已。
如果有人能够抢先把大量“待业”的导游资源与大量自由行游客资源,以合理方式对接起来,显然可以在这个市场的空白点取得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