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凌晨1时30分,嫦娥三号如期启程。
中国,西昌,那里的人们已经为火箭的升空而欢呼。
北京,航天城,这里的战斗大幕才刚刚拉开。
“整流罩分离!”随着这声调度,从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飞控大厅的三维仿真画面上,记者看到,器箭合体脱掉了头顶的“帽子”,嫦娥三号第一次睁开“眼睛”。
此时,距离嫦娥三号升空过了仅仅4分钟,在她脚下的北京航天城飞控中心,却已经为此“待命”了4个小时。今天凌晨,本报记者在此目睹了嫦娥三号探测器的整个发射过程。
12月2日1时整,距嫦娥三号发射只剩下最后30分钟。作为嫦娥三号任务的指挥调度、轨道控制和数据处理中心及任务测控通信指挥部的所在地,飞控大厅内四块巨幅液晶显示屏首先映入记者的眼帘。这里曾经牵引我国两颗月球探测卫星完成了奔月、绕月之旅,如今,这里将再次担负嫦娥领航者的使命。
透过最右侧的那幅屏幕,千里之外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嫦娥三号发射场近在眼前。乳白色的巨型长征三号乙改型运载火箭矗立在夜空下,发射塔架下尚有工作人员往来奔波。
“各号注意,我是北京,30分钟准备!”
一声调度口令将媒体记者的目光从千里之外的发射场拉回到飞控大厅。说这话的是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飞控总调度张远明,“我是北京”将会是他在任务期间说得最多的一句话,而这也是他向“嫦娥”问候的最特别的方式。
大厅里,同张远明一样穿着天蓝色工作服的飞控科技人员和其他穿乳白色工作服的卫星系统人员正在做发射前最后的准备工作。
“5分钟准备!”
张远明又一次预告的声音和大厅扩音器里传来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的“零号指挥员”的声音几乎重叠。
此时,大厅里原本忙碌的科技人员们停下了手上的动作,紧紧地盯着电脑屏幕。大屏幕上显示,发射塔架下的工作人员也开始撤离。
“1分钟准备!……5、4、3、2、1。”
“点火!起飞!”一股橘红色的火焰从火箭底部喷薄而出,红黄色的浓浓烟雾瞬间填满了液晶屏。只过了几秒钟,火箭便拖着一束金色光焰,划破夜空,托举嫦娥三号探测器飞向苍穹。
“火箭飞行正常!”“跟踪正常!”“遥测信号正常!”……伴随着此起彼伏的调度声,飞控大厅四块巨幅液晶屏上,箭星飞行实况数据不断滚动。
伴随器箭合体的正常飞行,测控接力棒从西昌传到了厦门,又从厦门传到了太平洋上的远望号测量船。以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为中枢,来自地面各方向测控站和“远望”测量船上的数据源源不断汇聚而来。
在指挥大厅,测控通信指挥部飞控组组长周建亮的桌子上放了厚厚一大摞文件。他说:“这些全都是任务的飞控技术实施方案,共有几十类,100多万字,涵盖了任务各个节点和各种情况下的飞控实施要点。”
12月2日1时49分,最关键的时刻来了。
“器箭分离!”张远明说。
此时,在与飞控大厅一墙之隔的技术保障机房里,工程师张宇和他的同事们正在进行“十分紧张”地计算,这之前,他们一直严密监视着航天器传回的数据,他们要对所有的数据进行判断、筛选,选取出最精确的数据进行运算,确定“嫦娥”的实际飞行轨道。
这个入轨参数是判断此次任务发射是否成功的唯一标识,也是对探测器进行后续控制的根据。
张宇说:“我们所做的,就是要准确确定航天器在太空中的位置,并计算出它的运行轨迹,也就是轨道,只有找到它在哪,后续的各项工作才得以开展。”
在远望六号测量船跟踪期间,嫦娥三号建立了稳定飞行姿态,随后展开着陆缓冲机构和太阳帆板。此时,张宇松了一口气,飞控大厅再一次响起了掌声。
随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主任张振中宣布:“嫦娥三号已经进入预定轨道,发射取得成功!”
此后,北京中心开始了对“嫦娥”的控制。被称为“遥控发令”金手指的工程师于天一,此时正监视着面前的计算机屏幕,手指轻放在键盘上,随时准备着注入遥控指令。
航天器在太空飞行,要做任何动作都要由这一岗位发送指令来实现,“不仅仅是发令这么简单,我们还要对一些指令进行检查、核对,同时快速完成同航天器生产方以及调度之间的沟通。”于天一说。
当电视直播结束,观众散去,于天一还要继续“盯着”屏幕,而这样一“盯”就是一宿,他告诉记者:“每一秒都有可能关乎任务成败,必须精准。”
本报北京航天城12月2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