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中国反兴奋剂中心工作人员向记者证实,新版《世界反兴奋剂条例》已转换为国内法,并将于近日向全国体育系统下发。同时,中国反兴奋剂中心将组织检查官学习新版《条例》,以便从2015年1月1日起,按照新版《条例》执行和开展各项工作。
和此前国际通用的旧版《反兴奋剂条例》相比,新版《条例》的改动多达3000余处,据国家体育总局科教司司长蒋志学介绍,新版《条例》对于违禁者的处罚更为严厉,“表现出世界反兴奋剂机构严打违规使用兴奋剂的决心。”
“国内运动员必须注意的是,新版《条例》的处罚力度加大。比如逃避检查、破坏样品和使用非特定违禁物质的行为,原先是两年禁赛,2015年开始改为四年禁赛。另外,新版《条例》对禁赛也有进一步的规定,过去运动员被禁赛,并不影响训练,禁赛期满可以立即复出参加比赛。但按照新版《条例》,从2015年起,禁赛还要‘禁训’,因为《条例》规定,体育组织和俱乐部不能在运动员禁赛期间为其提供训练条件,这意味着如果有运动员被禁赛,基本上就结束运动生涯了。”相关人士告诉记者,“另外,生物护照技术得到了世界反兴奋剂机构的认可,从明年起,反兴奋剂组织可以通过运动员生物护照的数据,来判定违规行为是否成立。”
生物护照扩大应用范围,得益于世界反兴奋剂机构的大力推动,而中国反兴奋剂中心正是世界范围内少数几个可以通过生物护照判定运动员违规的机构之一——今年8月,中国女子田径运动员王佳丽(马拉松项目)成为国内第一个因为血检数据异常而被判定生物护照兴奋剂违规的运动员,中国反兴奋剂中心从收集样本到最终判定运动员违规,时间长达1年。尽管王佳丽给出“身体状况异常”的解释,但评估专家组并不认同这个说法。
据记者了解,目前已经建立生物护照的中国运动员超过百人,体能类兴奋剂“重灾区”项目运动员人数居多,而从2015年新版《条例》实施之后,将有更多项目的运动员被纳入“生物护照”计划中。
本报北京12月3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