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13年12月05日 星期四
中青在线

首次派出安全部队赴马里维和

中国将更积极、深入地参与国际维和行动

本报记者 陈婧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3年12月05日   04 版)

    12月3日晚19时许,沈阳军区在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举行仪式,欢送中国赴马里维和部队先遣队出征。

    李祥辉摄

    中国首批赴马里维和部队先遣队135名官兵,12月3日晚从哈尔滨起程,飞赴位于非洲西部的马里共和国,执行为期8个月的维和任务。这是中国军队自1990年首次派出联合国维和人员以来参与的第24项联合国维和行动。尤为令人关注的是,这是中国首次派出具备安全警卫能力的安全部队参与维和。

    我军参加国际维和行动层次提升

    记者早先已经了解到,应联合国请求,中国决定派遣包括工兵、医疗和警卫3支分队的维和部队共395名官兵前往任务区执行维和任务,3日首批出发的135名官兵是先遣队。让外界特别关注的是,除了工兵和医疗分队之外,还有一支警卫分队在列——这是我国首次派出安全部队参与国际维和行动。

    中国国防部维和事务办公室负责人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介绍说:“以前我军派出的成建制维和部队,主要是工兵、运输和医疗分队,主要承担的是相关保障任务。而此次派遣执行警卫任务的安全部队,将主要担负联合国马里特派团战区司令部和维和营区的安全警卫任务。”

    据了解,联合国维和安全部队通常不用于作战,而是从事监督停火、保证冲突双方脱离接触、收缴武器、维护治安、防犯恐怖袭击等任务。维和部队通常不配备重型武器,其配备的装甲车辆等主要是为了保护自身的安全。

    中国国防部维和事务办公室表示:“此次向马里派遣执行警卫任务的安全部队,扩展了我军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成建制部队的类型,展现了我军维护世界和平的实际行动和坚定信心。同时,也提升了我军参加维和行动的层次。”

    中国参与国际维和行动:从无到有、从小到大

    中国军队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的数量和规模,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

    中国国防部维和事务办公室负责人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将这一历程总结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从1981年至1990年的准备阶段。随着中国与世界的接触和联系日益增多,中国的视野更加开阔。这个时期,中国开始对联合国维和行动采取了区别对待的灵活立场,并开始逐步参加到联合国的维和机制之中。

    1981年,中国政府表示原则上支持符合联合国宪章精神的维和行动。从1982年开始,中国开始承担对维和行动的摊款。1986年,应联合国邀请,中国派考察组赴中东,实地考察了联合国执行维和任务情况,我军派员参加了考察组。这是我军人员首次与联合国在维和领域进行实质性接触。1988年,我国加入了联合国维和特委会。

    第二阶段,是从1990年至2001年的适度参与阶段。1990年4月,应联合国要求,我军向联合国维和历史最悠久的中东联合国停战监督组织派遣了5名军事观察员,从此掀开了我军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的序幕。此后,我军先后向联合国伊拉克-科威特观察团、联合国柬埔寨临时权力机构、联合国西撒哈拉公民投票特派团、联合国莫桑比克行动、联合国阿富汗特派团、联合国塞拉利昂特派团和联合国埃塞俄比亚一厄立特里亚特派团派遣了军事观察员。1992年至1993年,我军还向联柬临时机构派出了两批共800人次的工程兵大队,这是我军首次派遣成建制部队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

    第三阶段,是从2001年至今的扩大参与阶段。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提高、联合国维和行动作用的提升,我军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的规模进一步扩大,我军维和工作进入快速发展时期。2001年12月,国防部维和办公室正式成立,统一协调和管理我军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工作。2002年,中国正式加入联合国第一级维和待命安排机制,指定了1个联合国标准工程建筑营、1个联合国标准二级医院和两个联合国标准运输连为联合国待命安排部队。2003年4月,我军在加入联合国安排机制后首次派出成建制部队参加联合国刚果(金)维和行动。此后,我军先后向联合国利比里亚特派团、联合国驻黎巴嫩临时部队、联合国苏丹特派团、联合国/非盟达尔富尔特派团、联合国南苏丹特派团等任务区派出维和分队。此次向联合国马里维和行动派出工兵、医疗和警卫分队,我军维和部队规模进一步扩大。

    国际维和行动面临新挑战

    经过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目前,中国已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派出维和部队人数最多的国家。在国际维和行动的新趋势与新挑战的应对中,中国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回顾国际维和行动的历史,自1948年,联合国在中东成立了联合国停战监督组织(停战监督组织),发起了第一次维和行动以来,截至目前,联合国已在世界范围共开展了68次维和行动。1988年,联合国维和行动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研究员康永升认为,目前,联合国维和行动有三大发展趋势。

    首先,维和行动向多元化发展。康永升认为,传统的维和行动主要是执行监督停火、建立隔离带等任务。当前,维和行动早已突破传统模式,逐步扩展为一种更具综合性维和行动,除了执行传统的维和行动任务外,还担负着预防冲突发生,促进和平进程、建立治理机构、安置前武装人员、改革安全机构、筹备和监督大选、恢复社会稳定、发展经济等多项任务。另外执行维和任务的人员,除了军人之外,还有警察和民事官员。

    其次,发展中国家成为参与主体。冷战时期,北欧国家和加拿大是联合国维和行动的主力。他们为联合国维和行动提供了大量人员和装备。近年来,这些国家对联合国维和行动的投入明显减少,发展中国家却渐成主力。

    再次,地区性维和力量的作用将更加突出。近年来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的地区部门、国际组织和国家的数目大大增加,特别是与地区组织的合作日益频繁。如,在解决苏丹达尔富尔地区危机中,非洲联盟与联合国合作主持和平协议谈判,派遣非盟维和部队与联合国组成“混合部队”,为提高联合国维和行动的效率,维护地区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同时,康永升研究员认为,目前联合国维和行动也面临挑战。比如“强权”干预的挑战。美国等大国常常将联合国维和行动当作其推行强权政治的工具,在他们的干预下,联合国有时很难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方面发挥主导作用。

    资源能力短缺也是一大问题。目前,急剧上升的维和需求与联合国自身能力不足的矛盾比较突出,维和战线过长、摊子太大,使联合国愈来愈感到力不从心,人力资源明显不足,司法、行政管理的专业人员短缺的现象十分普遍。

    另外,缺乏一套完善的维和“规则”也是一个国际维和行动需要直面的挑战。维和行动现有的法律依据是在联合国调解和解决地区冲突的实践中逐渐发展起来的,只是长期形成的习惯作法和惯例,并无一套完整、严密的理论体系和有约束力的规则。传统意义上被一致认同的维和规则——中立原则、非武力原则、同意原则等,在实践中,都不同程度地被逾越、被动摇。由于缺乏有力的安全保证,维和人员被劫持、甚至被杀害的事件时有发生。

    让国际社会分享中国发展的红利

    面对众多挑战,康永升认为,中国可在应对国际维和行动面临的挑战中发挥重要作用。中国可利用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否决权,维护安理会权威。发挥大国影响力,捍卫《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推动改革。也可以提供资源支持,使国际社会分享中国发展的红利。

    中国国防部维和事务办公室负责人表示:“联合国维和行动是实践多边主义、实现集体安全的有效手段,在缓和紧张局势、解决地区冲突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将继续积极、深入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为促进联合国维和事业发展、维护世界和平安全作出贡献。”

    “下一步,我军在维和方面主要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中国国防部维和事务办公室向《中国青年报》记者介绍道——

    一是继续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做好我赴刚果(金)、利比里亚、黎巴嫩、苏丹达尔富尔、南苏丹、马里等任务区的维和部队派遣工作,选拔高素质的官兵进行部队轮换,确保圆满完成联合国赋予的各项维和任务。

    二是加强维和部队培训。进一步完善初、中、高三级维和培训体系,结合维和任务区实际,加强维和部队针对性训练,做好人才队伍培养。

    三是提高维和部队能力。主要是根据维和部队遂行任务需要,着力提高维和部队把握政策能力、专业行动能力、对外交往能力、临机处置能力、安全防范能力。

    四是做好维和部队后装保障。积极探索维和部队远离国内情况下后装保障模式,努力形成符合维和任务要求、具有我军特色的综合保障体系。

本报记者 陈婧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3年12月05日 04 版

仿照美国模式 日版“国安会”挂牌
中国将更积极、深入地参与国际维和行动
政府刚躲过一劫 总统即出访中俄
教师有教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