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13年12月10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这些年的那些网事》深度解析我国十年经典舆情

网络舆情:让子弹先飞一会儿

本报记者 蒋肖斌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3年12月10日   10 版)

    插图:李瑞宁

    选自《环球人物》

    一本深度解析中国十余年经典网事的作品《这些年的那些网事》近日由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主编张军是湖北经济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他在序言中写道:“无边界、无规则、无制度的群体,可以借助网络沟通的快捷与广阔,发酵膨胀沟通的效率传播,从而使网络成为社会事件的‘放大器’和‘扬声筒’。”他道出了近年来中国网事的现状。

    该书分为“网转乾坤”、“名人名事”、“成就草根”、“网词网事”、“舆情民意”、“感动中国”、“网指贪腐”等7个部分。我国近10年的经典网络事件,如孙志刚事件、小悦悦事件、“犀利哥”、“打酱油”等都被记录在册。

    张军对记者总结了10年间中国网事的变化趋势:第一,从当初对一些社会问题的不满到如今重点反腐败,网络舆情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中国社会进步的历程;第二,民生问题是最易实现网民和政府互动、也最有可能快速见效的问题,因而也是网络呈现的最重要部分;第三,对不良社会现象的批评和围观,总体上维护了社会道德底线;第四,弘扬正能量仍是大多数网民的由衷期望;第五,网络世界鱼龙混杂。借网络以扬名,借名气来博利者有之,网络上色情、暴力、诈骗、造谣等现象有愈演愈烈之势。 

    中国网事,除了在网络上呈现幽默调侃的网络语言,最受人关注的可能就是网络舆情。书中这样形容:“这是一个高速发展的时代,这也是一个问题丛生的时代;这是一个话语专擅的时代,这也是一个众声喧哗的时代。”

    最近“北京老外撞人事件”的网络传播,无疑又是网络舆情的一个范例。近年来,“撞人扶人”事件广受网民关注。而撞人者在网络上似乎有了这样一个逻辑——他一定是被诬赖的。这则新闻曝出时,在网络上瞬间发酵,但事实真相在一天之内就出现了几次反复。

    张军认为,这些事件应该从三个方面反思:“首先,有的爆料者缺乏严谨的态度,站位倾向明显,可见新闻源的真实性、公信力的根本,是左右舆情的核心导因;其次,一些媒体尤其是网络媒体在转发新闻时,只求时效,不问细节,不加审核,无形加大了虚假舆情的扩散空间;再者,网民自身也应以冷静、理性的态度去参与舆情表达和传播。”

    某纸媒记者也曾采访过类似事件:2011年,一名南京公交车司机扶起老人后,被指肇事。“公交车上有监控,证明并不是司机撞的,所以网上都在骂老人。但是我采访老人后发现,她年龄很大,而且的确被人撞了,在被扶起来之后她也不一定清楚是谁撞的。”这位记者说,“事情的真相有各种各样,但网络舆论可能永远只倾向于一种。网友们不妨‘让子弹先飞一会儿’,等待更多细节出现,也许大家都会更理性一些。”

    许多媒体从业者认为,媒体在这方面负有责任。“如,全国假日办征集放假安排意见,随后就有新闻报道‘得票最多方案不一定采用’,甚至继续演化成‘不采用得票最多方案’。这样一种反常识的标题迎合了网民心理,在网络上能够吸引大量点击率。但后来证实,发言人的原话是‘是否明年就采用得票最多方案目前还不确定’,而且还涉及重复刷票的因素。”

    记者就此采访了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秘书长祝华新。他认为,可以把网络舆情当作民意的重要参照系,但需要校正偏差。“如干部作风、官民关系在网上极易发酵。浙江余姚大水中,四十几岁的镇干部穿‘高档皮鞋’,让六十几岁的‘老农’背着过水塘;陕西咸阳市科协主席‘穿鞋套下乡调研’,这两件事在网上沸沸扬扬,事后证明都被过度解读了。”祝华新告诉记者,“网络舆情不等同于全体国民的意志,现在网民是5.91亿,其中经常对公共事务发表看法的只是1亿多网民,占中国总人口的1/10左右。政府还得均衡照顾9/10在网上无声或者不上网的中国人的利益。”

    祝华新发现,今年网络舆论气氛发生较大改观,戾气有所下降。“例如2012年哈尔滨弑医案发生时,某网站6161人参与的调查,65%没有表示同情,是非不分,令人痛心。今年浙江温岭弑医案发生后,网络帖文基本是谴责暴力行为,同情一线医护人员。”

    祝华新充满诗意地描述了自己对网络舆情未来发展的期许:“互联网赋予年轻一代网民和国民以浓厚的家国情怀,网民之所以孜孜不倦地在网上发声,就是因为我们同生一世,同呼吸共命运。”

    这几天雾霾覆盖了大半个中国,网友戏言:“天空以前是水彩画,现在是水墨画。”北京网友转评:“今天的北京是儿童画,充满想象的蓝天白云。”延安网友跟帖:“我们延安是一幅美丽的山水画。”还有网友给访华的卡梅伦首相来了段冷幽默:“雾都的称号被我们拿下,作为英国首相是否感到羞愧?”祝华新说:“无论赞还是怨,都是对脚底下这片土地深深的依恋和美好的愿景。”

本报记者 蒋肖斌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3年12月10日 10 版

曼德拉私人档案《与自己对话》中文版面世
网络舆情:让子弹先飞一会儿
《依依故人》:呈现传奇女子眼中的李翰祥、张大千
《我们这30年》:一个记者眼里的改革开放
《法制人生》:折射我国法制进程
《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纪实刘少奇在湖南的44天
《监狱琐记》:“文革”后期监狱生活实录
伟人的心路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