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的天安门广场与琉璃厂之间,有一座300多年历史的纯木结构建筑正乙祠。它原是明代的一座古庙,清康熙六年(1667年)被浙江商人购置成为会馆,从此每逢节日,都有戏班在这里表演。作为古戏楼的正乙祠,见证了京剧最初的生发与辉煌。19世纪末,京剧鼻祖谭鑫培、梅巧龄、杨小楼都曾在此登台献艺;1919年,京剧大师梅兰芳在此开始了京剧生涯。
百年之后,正乙祠再次“遇见”梅兰芳。古戏楼版京剧《梅兰芳华》在此驻场演出近300场之后,于12月6日晚迎来新生。新版《梅兰芳华》加入了爱情的主线,以“回来,再爱”为主题,将梅兰芳五出经典的折子戏串联成一个完整的爱情故事。
剧中,“善缘·惊鸿·寂守·情殇·寄心”5个部分,正好对应五出经典梅派京剧——古装歌舞神话戏《天女散花》、传统刀马旦戏《穆柯寨》、传统花衫戏《贵妃醉酒》、古装歌舞历史戏《霸王别姬》和古装歌舞神话戏《洛神》,展现了文、武、昆、乱的不同风格。从前世善缘到今生同心,从寂寞怨守到大爱离殇,从仙凡殊途到复践初约,爱情这个经典主题,也拉进了年轻人与古老戏剧的距离。
中国梅兰芳文化艺术研究会副秘书长池浚在演出开场前说:“新版《梅兰芳华》意在彰显中国古典美学精神,意图发起一场关于京剧怀旧的‘文艺复兴’。”
如果说怀旧,《梅兰芳华》是少有的不用扩音设备,只凭演员肉嗓的演出;乐队在一旁现场伴奏,京胡、三弦、唢呐、堂鼓,配合默契;而正乙祠古戏楼本身就是最好的道具,三面开放式的戏台,百余平方米的池座,左右两层敞开的包厢,都是雕梁画栋的旧貌。当身穿长衫的报幕者举着一块写有戏名的红漆木板,走到台前示意时,100年前京剧的神采就在这些还原的细节中生动起来。
如果说复兴,演出中穿插的梅兰芳原声、原影的多媒体影像,让观众仿佛与大师隔空对话;深入池座的T形舞台,使演员与观众更拉近距离;表演《天女散花》时从天而降的鲜花瓣,“洛神”出场时的云雾,是现代手段对剧情的烘托;甚至演员也不只是规矩地站在戏台上,两侧包厢、戏台二层都是他们的表演场地。整个戏楼都是一场戏,每个人都是戏中人,就像戏台两侧一副对联所写的:“演悲欢离合当代岂无前代事,观抑扬褒贬座中常有剧中人”。
灯暗,幕启,当第一句咿咿呀呀的唱词在空间内打了个转, 300年的古戏楼、200年的京剧、100年的梅兰芳,这天晚上,在正乙祠重生。
本报记者 蒋肖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