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13年12月10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电影是我们共同的语言

马拉喀什国际电影节侧重展映青年导演作品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3年12月10日   09 版)

    本报讯(记者张彦武)11月29日至12月7日,第13届马拉喀什国际电影节(FIFM)开幕的彩旗,在北非古城、摩洛哥王国昔日首都马拉喀什的城市主干道两侧迎风摇曳;骑着摩托车的当地青年毫无拘束地向各国电影嘉宾热情致意,偶尔还把来自国外的记者误认作影星——诚如主办方所宣称和期待的那样,“电影成为我们共同的语言”。

    摩洛哥当地时间12月7日晚,在闭幕式现场,韩国青年导演李秀镇借其今年执导的《韩公主》,从本届电影节评委会主席、著名美国导演马丁·斯科塞斯手中,接过了本届电影节最高奖项“金星奖”。今年10月上旬,该片刚在第18届釜山国际电影节上夺得“市民评论家奖”。此外,一部关于曼德拉生平的纪录片也获得了一个短片奖。

    “马拉喀什国际电影节侧重于展映青年导演的初期作品,也邀请一些资深导演携新作参赛。”说这话的是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讲师朱靖江,在2008年曾受主办方之邀采访过第8届马拉喀什国际电影节。那一届电影节的竞赛单元中,来自中国大陆的青年导演张弛,凭借反映贵州六盘水煤矿矿区生活的处女作《地下的天空》,成为荣获评委会大奖的“黑马”。

    马拉喀什国际电影节与中国有一定的渊源:去年,张艺谋导演荣获第12届马拉喀什国际电影节“杰出成就奖”,颁奖仪式上曾专场展映其执导的《金陵十三钗》;中国香港演员张曼玉2005年、2010年曾两度受邀担任马拉喀什国际电影节评审;陆川执导的《可可西里》曾参与该电影节2005年度的评选角逐。

    “电影节基本上以艺术电影为主,尤其是欧洲电影节,是与好莱坞主流商业院线不同的电影推介模式,当然电影节对提升城市和国家的文化软实力有帮助。” 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艺术研究所副研究员张慧瑜说,“国际电影节最重要的就是能否发现新的导演、新的艺术风潮。好的电影节应该反映世界影坛的最新变化,包括电影风格和电影技术的变化,还有电影对社会的影响,如欧洲电影节不断发现伊朗电影、罗马尼亚新电影。”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3年12月10日 09 版

贺岁档怎么笑不起来了
网络成语毁誉参半
莫打珠算的实用主义算盘
300年古戏楼里再遇梅兰芳
电影是我们共同的语言
艰难年代使文学如此必要
首届金丹若微电影艺术节颁奖
麻辣一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