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一位80多岁的老人不留姓名,向柳州团市委送交了5000元人民币,其留下的信中说,这是他们一家老少三人为加强国家海防建设,支持建设核动力航母的捐款。媒体报道后,老人的拳拳爱国之情感动了很多人。
实际上,民间捐款为国防出力在我国由来已久。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国内老百姓了解到志愿军空军飞机数量不足时,就广泛自发捐款买飞机。最著名的就是豫剧表演艺术家常香玉,她用义演170多场的收入和卖轿车的钱,捐购了一架米格-15战斗机,被命名为“香玉剧社号”。
从1951年到1952年,全国各地群众捐献的资金可用于购买3710架飞机。志愿军空军在朝鲜战场上使用的“石景山钢铁厂号”、“石油工人号”、“棉农号”等战斗机,都是老百姓捐助的。
在当时国家经济实力不强、军费有限的情况下,公众的慷慨解囊确实为国家解了难、为军队救了急。近些年,各界人士呼吁捐款建造航母的事情也多次出现。2009年,在中新网进行的一次“中国造航母,你是否会捐款”的调查中,近万名网友投票,其中77.53%的投票者表示会无条件捐款。
可以说,民间踊跃捐款助力国防这种令人感动的现象,折射出的是老百姓既朴素、又崇高的爱国热情,更体现了这个时代普通中国人心中的“强军梦”。
富国与强军历来都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强盛或者复兴必不可少的两大支柱。尤其是今天身处民族复兴的伟大时代和周边国际环境日趋复杂的特殊时期,“中国梦”实现的一个重要基础就是“强军梦”。像老大爷捐款建航母这样感人的举动表明,人民群众不仅希望自己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也渴望中国军队越来越强。而“强军梦”的实现也的的确确离不开各界群众的支持。
从根本上讲,公众对国防建设事业的热情,体现出了整个社会对人民军队的期望,同时也对每个军人提出了更高要求。军人是实现“强军梦”的主体力量,对于“执干戈以卫社稷”的军人来说,“强军梦”不仅仅是心中的一个目标、纸上的一个词语和嘴上的一句口号,更重要的是要将其落实为具体的行动,融入到每天工作的点点滴滴之中。
习主席为军队实现“强军梦”树立了三个明确的目标,就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和作风优良。这要求每一名军人都要扎扎实实做好本职工作——一切以打仗为核心,即当兵要做好打仗的准备、带兵要做好打仗的准备、练兵要做好打仗的准备,以自身过硬的军政素质作为践行“强军梦”的基础。
面对公众对军队强大的渴望和企盼,我们唯有以勇于担当的使命意识,以高度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全身心地投身国防和军队建设,才能实现能打仗、打胜仗的目标,才能不辜负这份神圣的使命和老百姓殷切的期望。
(作者单位:空军工程大学)
王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