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3年12月19日 星期四
中青在线

中南大学志愿活动促成企业上马3.8亿元环保项目

环境公敌巧变“城市矿山”

张婷 本报记者 洪克非 《 中国青年报 》( 2013年12月19日   01 版)

    “现在校园里和周边7个社区放了120个回收箱,每月可以收集2000枚废旧电池。”12月15日上午,中南大学研究生袁廷刚说,每次收集满后,会有企业来车,把这些废旧电池拉到湖南娄底去。

    在娄底市的湖南红太阳电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红太阳公司)专门的生产线上,这些送来的废电池,通过去壳、粉碎和“火法-湿法联合处理”,最终能形成新的电源材料。

    自2010年以来,中南大学废旧电池回收利用社会实践团通过连续数年的假期调研与科技帮扶,促成了娄底市政府“城市矿山”废旧电池回收利用产业化基地项目的落成,并打造了全国首个废旧电池回收人才培训中心。

    这一系列项目的落成源于3年前的一次大学生志愿者活动。

    2010年的国际志愿者日,中南大学冶金与环境学院启动了第一届“资源有限循环无限的废旧电池回收利用活动”,学校本部和周边一些中学生送来了大堆的废旧电池。

    但满腔热情过后,学生们遭遇了尴尬:成堆的废电池送给谁?他们搜寻网站、打电话询问,结果是企业不要,政府不收。

    “这不是把分散污染变成了集中污染吗?废旧电池的循环利用难道是一条死路?”志愿者沮丧之余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这一难题也引起了中南大学资源循环与环境材料研究中心主任郭学益的关注。在他看来,目前市场上流通的主要是碱性电池、镍氢电池、锂离子电池和铅酸电池,其中大部分电池含有锂、镍、钴等大量有价金属,是重要的城市矿山。“对这类电池的回收利用,一方面保护了环境,另一方面也可以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郭学益向志愿者们建议,应该针对暴露出来的问题多调研,寻找解决的途径。

    在他的启发下,学生们成立了中南大学废旧电池回收利用社会实践团,赴湖南各地展开调研。实践团走了4个地市、30多个调研点、100余个社区,抽样调查约1000个有效样本。

    实践团调查发现,61.2%的公众在购买电池时注重电池的价格和质量,只有14.6%的公众会在购买电池时以电池的环保程度作为购买依据;50%以上的受访者对废旧电池的危害不关心,对电池是否符合环保标准态度漠然。

    活动期间,队员们撰写了10万余字的报告,得到了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清洁冶金工程研究中心、湖南省环保厅、湖南省发改委的赞赏。而怎样走出一条废旧电池循环利用的新路,也成为实践团志愿者思考的课题。实践团成员曹笑说,大家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到了寻找合作企业上。

    当时,正在中南大学洽谈合作的红太阳公司董事长周红阳,在郭学益等人的推介下,对废旧电池循环利用的市场前景产生了兴趣。

    周红阳所在的红太阳公司是中港合资企业,公司主要项目属于国家“863”计划新能源与高效节能领域,以含钴镍矿料和可回收电池为主要原料,产品广泛应用于二次电池生产。

    多次接触后,双方终于牵手合作,并在反复试验后共同开发了“火法-湿法联合处理技术”,打破了废旧电池回收利用的技术瓶颈。不久,红太阳公司决定投入3.8亿元建一条生产线,年处理废旧电池1.2万吨,并将其加工成制备电池的原材料。

    2012年,中南大学与娄底市政府合作,共建全国首个“废旧电池回收高效加工产学研示范基地”,这直接促成了娄底市“城市矿山”回收利用产业化基地的建成。而实践团则担负起了打造废旧电池回收体系、建立人才培训中心的责任。

    2012年~2013年的暑期,实践团在娄底市开展公益活动,招募并培训了娄底市高校及企业志愿者百余人,并在娄底市构建了市-县回收电池体系,目前已能解决了企业40%的原料来源问题。

    中南大学党委副书记高山表示,实践团历时多年的公益创造,不仅发现一个废旧电池循环利用的新途径,也走出了志愿服务和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新路子。目前,实践团的成员已经覆盖到了在校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下一步,学校将继续支持实践团在长株潭地区推广这一模式,实现地方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双赢。

    本报长沙12月18日电

寒冬情暖玉树孤儿
习近平分别会见梁振英崔世安
打造个性微公益 温暖青年追梦人
肩膀上的行走
环境公敌巧变“城市矿山”
保障各级团组织工作经费
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取暖”
重庆:扶持微企助力创业
扫一扫关注《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