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3年12月24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专家视线

俄罗斯增兵北极 极地军事对抗加剧

宋立炜 《 中国青年报 》( 2013年12月24日   09 版)

    近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对国防部高级官员发布指示,要求国防部明年必须完成在北极地区的军事力量部署和基地建设,以确保俄罗斯在北极的国家利益和主权。

    近几年,美国、加拿大等北约国家不断加大在北极地区的军事活动,对俄罗斯的军事威胁已日趋紧迫,俄罗斯此举,无疑是为了提升对抗美国的军事砝码,将俄罗斯在北极的利益最大化,新一轮北极争夺战的序幕已经拉开。

    抢占经济利益和地缘战略优势是俄美争夺北极的主要目的

    在地理意义上,北极地区是指北极圈以内包括岛屿和北冰洋的广阔地区,总面积为2100万平方公里。目前各方争夺的主要是北冰洋及北极冰盖区约1300多万平方公里海域的归属。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覆盖在北极地区的坚冰日渐消融,北极巨大的经济利益和战略真空逐渐浮出水面,其地缘战略价值更是无法估量。

    从经济利益上看,北极不但拥有全球13%的未探明石油储量、30%未开发的天然气储量和9%的世界煤炭资源。同时还拥有大量的黄金、钻石、锌、镍等矿产资源和丰富的渔业资源,仅加拿大一国开采的钻石就占到全球钻石产量的10%,使其一跃成为世界第三大钻石出产国。

    此外,北极还拥有两条重要的航运通道——西北航道和东北航道。随着冰川融化的加速,未来这些航道不仅每年可使全球航运业节省数十亿美元成本,同时也为海上军事活动打开了大门。

    如果北欧各国和加拿大盯上的是北极丰富的资源和重要的航运价值,那么北极的地缘战略价值则是美、俄两个军事大国瞄准的目标。

    从地缘环境上看,北美洲、东欧、西伯利亚和北欧各国环抱北冰洋,使北极地区成为连接欧亚大陆和北美地区的战略桥梁。目前美国和俄罗斯是北极地区最具实力的军事强国,无论哪一方优先控制了北冰洋广大的海域和冰盖地区,可直接威胁对方的战略前沿。

    俄罗斯拥有从东部的纳瓦林角到西部的诺尔辰角绵延数千公里海岸线,跨越北极圈的近半个周长,在北极俯视下俄全境一览无余,一旦北极中心海域被其他军事力量控制,无疑使俄罗斯北部防御门户洞开。

    美国控制北极中心海域可有效缩短美军向北欧地区战略机动的距离,在俄罗斯北部任意一点牵制俄军事力量。同时,位于北极圈内的阿拉斯加是美国遏制俄罗斯及控制东亚国家的重要基地,如果失去对北极的掌控,阿拉斯加的美军可能受到两面夹击的威胁。

    分析北极的地缘战略地位我们不难看出,北极地区的军事真空对美俄都具有极高的战略价值,加上丰富能源的诱惑,两国必将继续加大在北极的军事投入。

    永久性军事部署和建立军事联盟,或将成为俄美两国进驻北极的主要模式

    翻开北极地图,北冰洋周围簇拥着包括俄罗斯的新西伯利亚群岛以及北地群岛、挪威的斯瓦尔巴群岛、丹麦的格陵兰岛和加拿大的伊丽莎白女王群岛等众多岛屿,这些岛屿不仅有良好的港口和机场可供军舰和飞机停留,岛内基础设施还可提供一定的保障。虽然这些岛屿归属已经尘埃落定,但各主权国正加紧在岛上的军事设施建设,将它们作为“北上”北冰洋的根据地。

    在美苏争霸时期,苏联曾在北极周边沿海和岛屿部署大量的边防军力量和军事基地,苏联解体后,俄军因战略收缩一度撤离了部分地区。随着近几年军事对抗升级,俄罗斯再次恢复了在北极的军事存在。

    目前,俄罗斯在北极方向共部署有两个旅,兵力近万人。今年9月,俄海军北方舰队启动新西伯利亚群岛军事基地恢复工作。同时,以导弹巡洋舰“彼得大帝”号为首的10艘俄军军舰,在4艘核动力破冰船的伴随下,完成了跨北冰洋航行。10月底,一架俄军安-72轻型运输机着陆在新西伯利亚群岛上的捷姆普机场上,该机场的修缮和扩建正在进行。

    事实上,早在2008年,俄罗斯便公布了北极政策原则。2009年3月,俄安全委员会发表《北极战略规划》,宣布将组建北极部队,以维护俄罗斯在北极的核心利益。

    近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国防部会议中表示,未来几个月内,驻守北极的俄军将获得40枚洲际导弹、约210架飞机和250辆新型装甲车的装备,两座机场也将得到恢复。俄总参谋部正在规划文件草案,将俄军在北极地区的永久性军事部署付诸实施。

    相对俄军北极军事力量的不断恢复与强化,美军在北极的军事存在早已展开。

    据估计,目前美国国防部在阿拉斯加部署了两万多名美军,2011年至2012年间,美军的核动力攻击潜艇和B-2轰炸机不断活跃在北冰洋地区,使美军的触角早已深入北极地区腹地。

    与俄罗斯不同的是,美国除发展自身在北极的力量外,还拉上了北约各国助阵。2007年以来,美国先后与英国、法国、澳大利亚在北极地区展开军事演习,以便更好地对付俄罗斯,美国甚至同自己有领海争议的加拿大开展北极军事合作。

    由于环北极八个国家中有五个是北约成员国,虽然美国、加拿大、丹麦等国在北极利益上存在争议,但北约宪章规定成员国之间需进行军事互助,为了对抗俄罗斯,美国必将与加拿大等国暂时搁置争议和矛盾,共同应对俄罗斯在北极的军事力量。不难看出,美国在北极的政策明显带有“冷战”色彩。

    相关条约对美俄军事扩张缺乏约束力,北极地区军事对抗或将持续加码

    上世纪50年代,类似于北极争议的南极地区也曾发生过圈地运动和争夺资源的现象,在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下,相关国家之间通过60多轮国际谈判最终签署了《南极条约》,杜绝了军事介入情况的发生。而对于北极地区,由于多种因素交错复杂,重现“南极模式”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首先,针对北极争议问题所签署的各项法律和条约,不仅缺乏对各国军事行动的约束力,反而使环北极国家关门内斗,难以协商。

    按照国际准则,北极领土和领海主权问题本应依据《联合国海洋公约》划分,目前没有证据表明任何北极国家的大陆架延伸至北极点,因此北极点及附近地区的北冰洋应属于国际海域。

    2011年5月,由北极国家主导的北极理事会发布《努克宣言》,声称只有承认北极理事会成员国对北极的主权和管辖权,其他国家才能成为该理事会的观察员。

    《努克宣言》的签署,虽然确立了北极八国处理北极主权事务的特殊权力,剥夺了其他国家和平利用北极的资格,但由于《宣言》对北极海域的主权划分没有明确规定,各方争夺领海的理由大多各持己见,难以统一。同时,《宣言》中对各国在北极的军事行动也没有明文限制,造成北极八国军事对抗加剧,寄希望于军事占领来达成既成事实的目的。

    其次,北冰洋地区对美俄具有重大战略利益,两国绝不会轻易撒手。

    对于美俄两个军事大国来说,占领北极不但在经济利益上可获得丰厚的回报,其优越的地缘战略价值也为遏制对手,实现越洋打击能力提供了可能,无论任意一方失去了对北极海域的控制权,都将在战略博弈中处于下风。所以,美俄两国不会轻易放弃北极地区。

    最后,美俄战略对峙日趋激烈,俄罗斯面对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集团的战略包围,必将在北极地区持续对抗下去,为俄罗斯争取更多的战略空间。

    近几年来,俄罗斯在“梅普”组合的带领下,已逐渐走出国家发展的低谷,随着俄罗斯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的迅猛增长,在军事上实现昔日苏联的辉煌,已成为俄领导人梦寐以求的愿望。

    然而,北约在东欧地区的步步紧逼和原东欧国家的纷纷倒戈,使得俄罗斯丧失了大量的战略空间。为实现俄未来的大国梦,夺控北极成为俄扩展战略空间的良好契机。

    综上所述,北极复杂的利益纠葛和微妙的战略关系导致当前军事对抗的结局,只有北极各国放弃传统地缘观念的束缚和冷战思维的桎梏,将北极问题交由联合国处理,才能真正实现这一地区的和平与繁荣。

    (作者单位:解放军边防学院)

官兵的事,再小也是大事
俄罗斯增兵北极 极地军事对抗加剧
对训练场上弄虚作假“零容忍”
“神耳”老仇
最好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