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和昨日未必有什么特别的不同,但在时间的标尺上,今日是一个小小的起点,它标注和开启新的一年,因而给人们新的希望和期待。
如果要用一个词来概括对新一年的期待,我会选“改革”。如果说,在已经逝去的2013年,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个重大事件,是执政党作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部署;那么,人们就有理由期待,已然到来的2014年,将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个“行动年”,将文件中的条款付诸落实,从而让13亿中国人的生活得以进一步改变、改善。
就在昨日,我家饭桌上有一场日常的对话,年届花甲的父亲跟来访的表舅,聊起了他们年少时那个物质匮乏年代里生活的种种艰辛,以及那挥之不去的饥饿记忆。两人感慨说,那时候怎么也不敢想,有生之年能过上如今这样衣食丰足的日子。
这是改革成果在一个家庭里的小小投射。我那在农村劳作了一辈子的父母眼中,改革成就的一个直观表现,就是饭桌上可以天天有肉,不用再为温饱犯愁了。通过30多年来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的改革,我们获得的绝不仅仅是物质生活的丰富、国家地位的提升,改革的要义更在于,我们重新获得、界定、构建了一套日渐完善的权利体系——正是在它的保障之下,才有了那些看得见的丰衣足食。
某种意义上,30多年改革的历程,是民众权利回归、权利扩展的过程。一部改革史,也可以说是一部权利拓展史。30多年前,始于小岗村的波澜壮阔的改革,其起点正是承认农民拥有土地的自主经营权、生产剩余的自由支配权。再试想一下,如果农民没有自主经营权,没有自由支配权,没有自由流动权可以进城务工,怎么可能有30多年的“经济奇迹”?如果制度的安排是让农民和他们的后代继续留在土地上,而没有从事各种职业的自由和上升的可能,社会又怎么能迸发活力,十几亿人又怎么可能真正改善生活?如果私人没有雇工组建企业的权利,哪来今天经济总量的世界第二,怎么可能孕育出工商文明?
就像硬币的两面,一面是权利的重新界定和拓展,另一面必然伴随着对权力的约束。只有在各个领域对权力行使的边界加以划分、廓清,才能真正有权利健康生长的空间。
因而,改革的过程,也是逐步对权力边界重新界定的过程,比如,从曾经的全能型政府到向“有限政府”转型,提倡责任政府、法治政府,通过有效的制度改革,将权力关进笼子里。
改革不能停滞,改革没有止境,是因为权利的拓展和权利体系的构建、完善,还远未完成。今天,我们这一代对生活的期待,已不像父母们那样满足于饭桌上天天有肉。老一代进城务工者获得了自由流动权,而新一代进城务工者则要求均等的公共服务、与城里人享受同等的社会福利;农民不再满足于拥有土地的承包经营权,而要求有完整的土地权利;父母辈或许忙于埋头谋生,而新生代则要求更多的表达权、参与权,要让决策者听到自己的声音……
同时,在对中国梦的追求中,实现每一个人的个人梦想。它不仅是国家层面的宏大叙事,不仅是高瞻远瞩的顶层设计,更有对民众权利的尊重,为每一个小小梦想的实现创造可能。所以,“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人们希望改革不断深入,不断推进,人们期待着,无论是大刀阔斧还是静水流深的改革举措,最终都能落地成为一项又一项扎扎实实的个人权利,从而收获基于公平、正义之上的美好生活。
在已经到来的2014年,有改革,人们才有新期待。
包丽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