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14年01月02日 星期四
中青在线

纸上中国

以历史的名义

本报记者 蒋肖斌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4年01月02日   06 版)

    黄宾堂

    王充闾

    陈世旭

    何香久

    郑欣淼

    李炳银

    何西来

    黄宾堂:

    《名人传》丛书的艰难孕育

    作家出版社副总编辑

    参与和见证了该丛书全过程的作家出版社副总编辑、该丛书编委会副主任黄宾堂时说:“都说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它体现在哪里?如何呈现?这是该丛书初始动因。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中,涌现了一大批杰出的文化巨匠,他们如璀璨群星,闪耀着思想和智慧的光芒。系统和本正地记录他们的人生轨迹与文化成就,能最大限度地体现中华民族文化的基本精神和内涵,这确实是一次宏大的出版行动。”

    “这是一套原创性纪实体的传记丛书。我们做过广泛调研,现在市面上的同类出版物多是考证型、评传式、戏说型等写法,该丛书突出强调真实性和文学性。这对大众的历史文化普及意义重大。”他说。

    黄宾堂介绍,该丛书计划出版120部左右。编委会与各方专家反复会商,遴选出在中国文化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的120余位历史文化名人。在作者选择上,则采取专家推荐、主动邀约及社会选拔的方式。选择那些有文史功底、有创作实绩并有较大社会影响,也能胜任繁重的实地采访、文献查阅及长篇创作任务的作家。目前通过入选认定的作家已达115位,可说汇集了文化界的精兵强将。

    为了保证丛书的高品质出版,作家出版社聘请了学有专长、卓有成就的史学和文学专家,对书稿的文史真伪、价值取向、人物刻画和文学表现等总体把关。

    黄宾堂介绍,该丛书最大的难点:一是,历史久远,资料奇缺。有些传主历史上的生平记载只有十几个字。作家只能通过实地考察、从传主作品中、与传主同时代的人物记载中,以及浩如烟海的相关典籍中,耙梳甄别,还原历史;二是,写作虚构和文学想象之界限处理。为此,该丛书编委会专门召开了3次创作座谈会,请来全国超过100人次的专家和作者热烈研讨,达成了共识。这就是:必须在尊重史实基础上进行文学艺术创作,力求生动传神,追求本质的真实,塑造出饱满的人物形象,具有引人入胜的故事性和可读性。同时,反对戏说、颠覆和凭空捏造,严禁抄袭。再者,作家对传主要有客观的价值判断和对人物精神概括与提升的独到心得,要有新颖的艺术表现形式。

    这套丛书规模宏大、人物众多、时间绵延较长。它的体量、动用的各界力量以及难度,都是空前的。这是一项重大的国家文化出版工程,它对形象化地诠释和反映中华民族文化的基本精神,继承发扬传统文化的精髓,对公民的历史文化普及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本套丛书预计用5年左右时间完成,目前已有超过80位作者完成了写作大纲,已完成书稿30部,我们将在各个环节科学组织、严格把控,陆续推出高品质的图书,为读者奉献精美的文化大餐。

    王充闾:

    学庄子为人生做“减法”

    《逍遥游·庄子传》作者

    年近80岁的王充闾与庄子结缘60多年。他少年念私塾,读完“四书五经”又读“诸子”。第一篇即是《庄子》。然《庄子》之真正奇文盛义,其至中年才得领悟。“庄子的思想、修为,对我的人生道路之抉择、价值取向,产生了深远影响。庄子之于我,如哲学家萨特所说,‘他不是一个死去的人,他只是一个缺席者。’”

    “庄子或在时间中,而不在空间里。”在浩如烟海的史料中,有关庄子的记载少之又少。最具权威性的是司马迁在《史记·老子韩非子列传》中所述234字。至于庄子身世更是语焉不详。于是,王充闾有两条路可走:一是潜心解读《庄子》;二是实地考察庄子。

    然两条路均困难重重。7万言《庄子》中记载,其人活动有20多处,但是多为“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王充闾说:“读《庄子》关键在于‘得其神似’。这些亦真亦幻的材料,虽非信史,却足以代表庄子的性情和思想。”为此,他借用苏东坡读书的“八面受敌法”——每读《庄子》,都锁定一个视角。而后,一个一个课题依次推进。最后,不仅连结起庄子模糊的生平,更对其思想有更深认识。这一读,读了十几遍,花了3个月。

    王充闾对庄子究竟“乡关何处”有了新发现。“小时候,老师说庄子是河南考城的;1997年,我第一次去考城,当地人告诉我庄子是民权县的;2005年再去,得知考城和民权原来是一个地方。2012年接受《庄子传》写作任务后,我前后3次、花费20多天,往返于鲁南、豫东、皖北一带,最终确认庄子故里应该是河南商丘东北郊区,这与很多记载一致。”

    写传记一般按时间顺序将传主生平、经历依次展开。但对“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庄子,王充闾被逼出了一个新方法:“眼前是一把展开的折扇。庄子的性情、思想是折扇的轴心。20个专题就是一支支从轴心辐射出去的扇骨——它们即统一于传主的思想,又各自独立。”

    王充闾认为,庄子的思想在今天看来可能消极,但对于古人不能用今天的标准。“至少,现代人可以从庄子身上学到两点。一是给人生做‘减法’。很多现代人,不知足不知止,但人生有限,做任何事都要有节制、有界限,不然会痛苦,因为‘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二是从不同的视角去认识世界,《秋水》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陈世旭:

    在历史的迷雾中寻找八大山人

    《孤独的绝唱·八大山人传》作者

    陈世旭说:“撰写《八大山人传》是一个鲁莽的决定。”因为势利的历史对落魄的明宗室子孙,没有留下太多正史记载。三百多年间,伴随着八大山人艺术价值的显现,海内外涌现了大量对八大山人的研究。一是考证生平,二是研究思想与艺术。但是从来没有一部完整且可信的传记问世。陈世旭做了第一人。

    到了陈世旭的老家江西南昌,必去3个地方:滕王阁、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青云谱。青云谱相传是八大山人出家的道观。陈世旭仔细查阅了青云谱历任道长的谱系,发现根本没有八大山人“插足”的空间。“八大山人之于青云谱,就像莫扎特之于维也纳——他活着的时候,这个城市给他的太少;他死了之后,他给这个城市的太多。”同时,八大山人画作的拍卖记录近年来节节攀升,消费八大山人成了一种现象。“我坚决排斥杜撰。如果史料有空白,我就在书里老老实实地空着。该传记要对得起传主,也要对得起后世。”

    他介绍,研究八大山人最可靠的文本依据,是其传世的诗作、信札、书画、题跋,以及其与同时代人交往的各类文字。“我所知者,一位是邵长衡,一位是陈鼎。二者皆有《八大山人传》传世。此外,还有清代龙科宝的《八大山人画记》和张庚的《八大山人》。”在此基础上,陈世旭继续做进一步的分析、鉴别、比较、选择、采信。“从这个意义上说,这部传记应该是一个巨大的群体工作的成果。”陈世旭说。

    陈世旭写八大山人,其实也在写中国文化人的风骨。“如果中国的文化人都是没有骨头的,没有性格的,那中国文化就变成奴才文化了!”

    何香久:

    还原“戏说”背后的纪晓岚

    《旷代大儒·纪晓岚传》作者

    在清代正史和野史中都很风光的纪晓岚,留下了不计其数的文献资料。然而,研究了30多年纪晓岚的何香久发现,写这位乡党并非易事。“乾嘉时期,没有人比纪晓岚留下的故事更多。一种认为他是御用文人,擅长拍乾隆马屁;另一种认为他幽默滑稽。他思想的光芒、对中国文化的贡献,基本上就被这两种定论淹没了。”

    何香久为写真实的纪晓岚,除了通读纪晓岚全部著述之外,还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浩如烟海的乾嘉档案中艰苦爬梳。一次,他意外地发现了纪晓岚的一份奏章。大意是揭发某人书中多有悖逆字句。这让何香久大吃一惊,难道纪晓岚也制造“文字狱”?!

    纪晓岚在中国文化史上的位置与贡献不容置疑,他总纂了《四库全书》,完成了《四库全书总目》,写出了《阅微草堂笔记》,乾嘉时期执官方学术之牛耳。当他入主“四库馆”时,正是“文字狱”最盛时期。何香久说:“在这样的政治高压下,知识分子被异化、被扭曲在所难免。纪晓岚是一个矛盾人物,性格中有太多的‘两面性’。如,他在官场上,以‘守口如瓶’为座右铭。他在生活中,开起玩笑来口无遮拦。他对和珅之流从来白眼相向,但谢恩的奏章和与皇帝唱合的文字又绝对精美。”

    纪晓岚有一块砚台,上面刻着“作作有芒,幸不太刚”,这大概也是他一直官运亨通的原因。“他在政治生涯中始终恪守着这样一个原则:不做政治家,只做执行者。不做思想家,只做学术人。他永远是一个‘隔岸观火而离岸最近的人’。”何香久说,“纪晓岚有顽强的作为‘士’的人格,把真正的自己掩藏在《阅微草堂笔记》中。”

    何香久写一个通古今之变的大儒真实的心路历程,同时也让读者看到,那个年代的冰川,如何在人文知识分子的心壁上留下了擦痕。

    郑欣淼:

    勾勒中华文化的完整面貌

    文化部原副部长、故宫博物院原院长

    得知要出版中国文化名人传记丛书时,郑欣淼很犹豫。直到后来,他确认“这很有必要”。

    郑欣淼认为,必要性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文化长河中,该丛书筛选出的120位名人,都是文化丰碑,令人高山仰止。把他们集合起来、作为一套丛书出版尚属首次。所以,该丛书系统勾勒出中华文化完整的面貌。其二,传记文学不同于一般的人物传。它需要兼备真实性、文学性、完整性。南京大学出版社曾出版过一套6000余万字的《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传主的选择与该丛书有一定重复。前者更注重学术性,受到学界的欢迎,但普通读者未必接受;后者兼顾文学性,以生动的故事展现人物丰满形象,所以更亲民,能吸引更广泛的读者。

    李炳银:

    历史与文学的统一

    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

    审阅《名人传》丛书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因为纪实传记要求两方面的标准——既要是真实的历史,又讲求文学的语言、结构和感染力等。所以几乎每一部书稿都没有能一次通过。有的书,文史组通过了,文学组还有意见。反之亦然,一般来说,每一本修改了四五个来回。

    李炳银说:“有很多关于这些传主的传记,有的写得跌宕起伏,但不一定是符合历史真实的。这些年,人们的浅阅读太多,影视剧、小说里缺乏责任心的戏说、空说,甚至胡说、瞎说的状况屡见不鲜。该丛书力图纠正这些现象,给大众提供真实的历史文化名人传记。” 

    “作者只有对传主有了整体把握,才能在写作时收放自如。”李炳银说,“因此,每位作者动笔前,都要根据自己对传主的理解,提交一个详细的写作提纲。经过专家组反复讨论、论证,通过后才能动笔开写,否则退回提纲再修改、再提交,直到通过为止。”在这样严格的标准下,该丛书的质量得到保障。李炳银肯定,它们将是“既有学术价值,又符合历史事实的好读的作品”。

    何西来:

    文化人豁出命来干一件事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用陕西话来说,参加该丛书编撰的作家、专家,都是豁出命来干事!”何西来说。

    在该丛书中,《曹雪芹传》的标题是“泣血红楼”——曹雪芹没写完书,就泣血而亡。该传作者、新中国研究《红楼梦》第一人周汝昌也在2012年因病过世。《李白传》作者、中国诗歌学会会长韩作荣在交了《李白传》书稿后,第二天就住进了医院,第三天就过世了。有的专家审稿时已经得了重病,却在一个字一个字地审读书稿。

    何西来说:“那都是一部部泣血之作!他们在用生命完成书写。”

    何西来发现,该丛书的许多作者已在传主研究上有较大成就,但这次写书并非“炒冷饭”。如,周汝昌研究了一辈子《红楼梦》,在这本书中对曹雪芹家族的远祖又有新发现;杜书瀛本人是研究李渔的权威,《李渔传》是他第一次把李渔写成一个文学形象,带有故事性和趣味性。

    何西来引用了恩格斯的话:“‘每一个时代的思想,都是从前代止步的地方前进的。’该丛书提供的就是这样一个起点。因为,伟大的人物是需要被记忆的,只有记住他的人越多,他才活得越久。中华文化之所以是世界上最有活力的文明之一,就是因为这些文化巨匠还活着——活在万千读者的心中。”

    相关文章:

    何建明:为中华民族创造一份精神不动产

本报记者 蒋肖斌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4年01月02日 06 版

何建明:为中华民族创造一份精神不动产
以历史的名义
与大地和谐相处是重要的和平
民间戏剧要跟着观众一起进步
手机创作第一人“告别藏在衣服下的自己”
年度最佳外国小说揭晓
《粮道》关注粮食的人文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