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世纪90年代文化市场对国有文化院团冲击之初,搞民间戏剧有无限的可能性。”在《当代小剧场三十年(1982~2012)》新书发布会上,作者陶庆梅这样说。该书将“小剧场戏剧”置于中国社会30年变迁大背景中,以小剧场戏剧的演变为个案,折射出中国当代戏剧发展的曲折历程。
有人说,陶庆梅研究戏剧可谓“脸朝黄土背朝天”——从联系票房到租用帐篷剧场,从安排演员盒饭到讨论修改剧本,她跟着小剧场戏剧摸爬滚打了10年。在许多专家眼中,这就是戏剧界的“田野调查”——田野调查不一定在野外。驻守在剧场台前幕后,同样是“田野调查”。
该书有两个特点。一是,以“田野调查”为基础,将社会学方法融入文艺研究;二是,将文艺研究理论反哺戏剧,提升了小剧场话剧的理论性。
陶庆梅说:“2005年,做小剧场戏剧是在做低端产品;2008年与2009年,小剧场戏剧爆发式增长;2010年,小剧场戏剧市场在变化,《驴得水》这样叫好又叫座的小剧场出现了。”
北京市戏剧家协会秘书长杨乾武认为,该书记录了民间戏剧发展的真实历史,他说,“戏逍堂”和“麻花”这两个民间戏剧团队从一开始,追求票房,少谈艺术。我曾说,走市场路子没错,问题在于观众不是傻子,市场也不是一成不变。民间戏剧得跟市场和观众一起进步。“中国戏剧一直没有真正的娱乐品牌,孟京辉不想把自己打造成一个娱乐品牌。恰恰‘麻花’直奔市场而去,成了戏剧娱乐品牌。”
本报记者 桂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