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6日,2014年春运开始,除夕前东部发达地区发往中西部地区的火车票、汽车票基本售罄。当很多人还在为抢不到回家车票犯愁时,一些年轻的进城务工人员却选择把家在农村的父母接到城里过年,“逆向省亲”在一些流动人口较多的城市开始兴起。(《工人日报》1月16日)
铁路总公司最近表示,解决春运期间的一票难求没有时间表。其实,要真正解决春节前大量民工从东部发达地区向中西部流动,春节后又从中西部地区向东部发达地区流动的问题,不仅费力费时,还可能造成交通设施的能力过剩——毕竟平时不可能有如此巨大的客流量,那些大量上马的铁路和高速公路,在春运过后就会相对闲置。因此,春节前后尽量缓解交通的单向流动,提倡“逆向省亲”,鼓励一部分在城市打工的年轻人把父母从中西部农村接到东部城市来过春节,这既减轻大城市民工返乡单向流动给交通带来的巨大压力,在一定程度上将起到平衡节前节后交通流向的作用。如果城市里有四分之一的民工选择“逆向省亲”,春运期间的一票难求,或许就能得到大大缓解。
“逆向省亲”不仅有利于缓解春运高峰期间的交通拥堵,也能让农村老人过几天另一种活法的生活,给他们的晚年增添另一番乐趣。当然,提倡“逆向省亲”,把父母接到城里过春节,也面临不少现实难题。最低层面上,这些农村老人往往受教育程度低甚至不乏文盲,他们如何独立进城都是一个不大不小的难题。这方面,城市的志愿者是否可以有一些作为呢?此外,“逆向省亲”需要进程务工人员具备多方面的条件,如一定的经济能力,可以支付父母来城市过节的包括车票在内的各种费用,其父母也要能经得起长途跋涉。
更宽视角地看,城市也当为“逆向省亲”创造相应条件。譬如,一些入住率比较低的旅社、宾馆,以平价甚至较低价格,为“逆向省亲”的民工提供一些临时住房;有关部门还可以组织电影院为外地民工和他们的父母提供一些低价票,让他们有机会溶入城市的春节氛围之中,体验一次大城市的春节文化,使他们觉得不辞劳苦来城里过一个春节,确实不虚此行。
应当指出,提倡“逆向省亲”,虽然可能给城市里原本拥挤的公园景点以及文化娱乐场所带来一定接待压力,但也为城市稳定民工队伍、缓解春节前后的用工荒创造了条件,对城市经济的长远发展,会起到相应效果,有关方面何乐而不为呢?
金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