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诚感动企业献爱心
赢得企业的认同和信任并不轻松。
团辽宁省阜新市委书记陈磊认为,让企业自愿做公益,除了要有正规的程序外,团干部还需要有“橡皮脑袋、八哥嘴,青蛙肚子、兔子腿”的本领,不厌其烦与企业沟通。
2007年深冬的一天,零下20多摄氏度,团阜新市委希望办负责人杨扬和陈磊书记到三沟酒业拜访吴铮董事长。到了酒厂,企业工作人员告诉他们吴铮正在开会。他们等了一个上午,心里忐忑不安。可当看到吴铮,刚说明来意,吴铮就起身说:“方案放在这里吧,你们先回去,我还有急事,我现在马上要去成都开会。”等了一上午,就和企业领导说了一句话,尽管陈磊很失望,却很坚持:“一次不行,还有下次,我们回去再完善方案,设计更好的载体。”
他们去了多次,终于一天,吴铮专门抽出时间接待了他们,开门第一句话就是:“天很冷,你们很辛苦呀,我被你们的诚意打动了,说说吧,需要我们企业做什么?”
“机会太难得了,陈磊书记和我当时真的很激动,当我们再次将做好的活动方案交到吴铮手上时,他认真浏览,听我们介绍。”杨扬告诉记者,他们接着邀请吴铮到学校参与活动,到孩子们中间,孩子们那一张张天真可爱的笑脸就像一阵扑面的春风,感染着在场的每一个人。当孩子们用稚嫩的小手为吴铮戴上红领巾时,他眼里闪过泪花。
就这样,三沟酒业成了阜新共青团的合作伙伴,连续3年捐款200多万元,成为阜新市希望工程历史上单笔捐助最大的专项资金,也是众多社会捐赠金额中最大的一笔。
通过参加活动,三沟酒业董事长吴铮的儿子、企业总经理吴京耕成了杨扬的好朋友。他很愿意参加团的活动,特别是希望工程的公益助学活动。爱心和友谊在阜新团组织和三沟酒业下一代负责人之间延续传承。
制度保障阳光透明
为了让爱心人士了解希望工程在捐助资金的收取和受救助资金的发放方面的工作流程,消除担心和疑虑,团阜新市委采取5项措施:一是建立贫困学生动态电子档案,实行援助对接双向选择机制;二是建立专人、专管、专款、专用工作制度,每笔捐款收取和发放都有记录,并随时接受查询;三是捐款使用前需征得捐款人的同意,捐款发放后将领款凭据送到捐助方手上;四是定期将受助方相关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反馈给捐助方,让捐助方决定是否继续进行捐助;五是如捐助方仍存疑虑,捐助方可以亲手将捐助款交到受捐助方手上。
通过公平透明的管理和严格的制度保障,阜新团组织确保了每一笔捐助款都能够实实在在地送到每一名受捐助学生的手中,使捐助者捐助的每一分钱都能够实实在在地用到家庭困难、品学兼优的学生身上。
一次,陈磊听说北京某公司落户到阜新投资房地产项目,而且该公司董事长很有爱心。在交谈的过程中,董事长提出了在捐助金管理及使用上的担心和顾虑。陈磊马上将和其他企业开展活动的相关材料拿出来,并详细介绍从筹集善款到发放的过程。
详细透明的流程打消了董事长的疑虑。2012年7月,该企业与团阜新市委正式签定协议,公司决定成立400万元的“阜新希望工程爱心专项资金”,从2012年7月至2016年7月,企业以每年不少于100万元的标准,连续4年向阜新市希望工程捐助累计不少于4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救助优秀贫困学生、改善贫困地区办学条件和学校教育教学基础建设等活动。
全民参与 共筑希望
为进一步扩大希望工程的社会认知度,团阜新市委将一段15秒的希望工程公益宣传片在全市主要地段的楼宇电视、市民休闲广场的电子大屏幕以及公共交通上的车载电视上滚动播出,并在出租汽车的电子广告屏上滚动播出希望工程的联系方式,让更多企业和市民关注并参与其中。
2011年3月,李想(化名)打电话来,有些不自信地问:“我是一个药品送货员,经常在公交车上看到你们的宣传片,知道现在还有一些地区的孩子们生活比较贫困,学习用品也比较短缺,我手里有一些能用的油笔和一台能用的旧电脑及桌椅想捐给你们,送给那些家庭贫困的孩子,不知道行不行。”
得到肯定的答复后,没几天,李想就把东西送了过来。他穿着明显褪色的衣服,家里并不富裕,连姓名也没留。
志愿者王成(化名)是一名煤矿工人。尽管工作辛苦,但每年的学雷锋日和志愿者日,他都会请假来团市委捐助300多元助学金。他说:“我一个下井工人,能力有限,时间有限,但是尽一些微薄之力,去帮助需要帮助的孩子,让他们能生活得好一些,我就感到高兴、快乐。”
像这样感人的小故事几乎每天都在发生。在团阜新市委书记陈磊看来,其实很多人内心都有参与公益事业的热情,只是缺乏了解,并误以为门槛很高,积极性受到打击。阜新团组织通过全媒体推介,以及捐助机制的透明化,打造了微公益的平台,动员全民参与希望工程事业,在全社会掀起了人人热心公益、人人奉献爱心的氛围。
本报记者 王晨 通讯员 孙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