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过八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张月仙老人手下,一把剪刀灵动地跳跃在红纸上。不出半分钟,一匹喜庆的小红马就从纸里“蹦”了出来。四周围了许多想来“拜师”的人,从三四岁到七十多岁都有。一个上幼儿园的小姑娘蹦着嚷嚷:“奶奶教我!”
在一家琳琅满目的云南少数民族绣品店内,时髦的姑娘们叽叽喳喳,挑选着来自深山巧妇之手的饰品、箱包。一个女孩刚买了一个带有彝绣图案的手包,就迫不及待地把胳膊上挽着的名牌包换下来,对着镜子自我欣赏。
不远处,卖传统云陶工艺品、皮影工艺品和卖剪纸明信片的店铺迎来了一拨又一拨客人,人们想在马年到来的时候,给亲朋好友送上最具云南味的祝福。
以上都是在昆明翠湖畔的“拾翠滇文化中心”内,你不难看到的场景。那些久被遗忘的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以一种全新的姿态,重回人们的生活。
想看滇文化,请到翠湖来
“拾翠滇文化中心”的发起者,是3个80后云南青年——李进平、丁建宇、陈璐,三人都毕业于云南大学。尽管毕业已10年,但校园里的情谊一直延续至今。2013年年初的某天,三人坐在翠湖旁莲花禅院内的一块荒地上闲聊。不远处,一群大妈正在跳广场舞。偌大一个翠湖公园,除了在湖边喂喂鸥、跳跳舞,人们似乎也找不到别的事情可做。
李进平是土生土长的昆明孩子,在他心里,有着700余年历史的翠湖是一个不亚于西湖的文化地标——自明朝起的历任云南行政官员大都在这里修亭建楼;从古时的吴三桂,到近现代的朱德、唐继尧、闻一多、聂耳、朱自清、汪曾祺等,都曾在翠湖留下了人生的印记。李进平觉得,这儿不应该只是大妈们跳广场舞的地方。
新闻学专业出身的陈璐,曾经干过几年记者,人脉广泛。然而,每每接待第一次来昆明的朋友,她都有点发愁——该带朋友们去哪儿转转呢?一直以来,昆明似乎成了“旅游过站城市”,游客往往在这儿稍作停歇,就直奔丽江、西双版纳等地去了。
“杭州有西湖,成都有宽窄巷子,北京有798……翠湖就应该是我们昆明最具文化魅力的地方,可惜她现在却并没有发出应有的光彩。”陈璐琢磨着,如果能借助翠湖的平台和底蕴,打造出一个昆明自己的文化符号来,那该有多好!丁建宇当即表示全力支持。
彼时,他们仨都有各自的事业——李进平在朴拓股权投资基金管理公司任高管,丁建宇是云南风土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的董事,而陈璐则开设了自己的公关公司。从那天起,三个人开始为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奋斗:打造云南的“文化客厅”,让大家想看云南文化,就不能不到翠湖来。三个人一拍即合,说干就干。
他们给这个“文化客厅”取了一个很别致的名字——“拾翠”,这二字不仅常见于诗词典故,也带有“拾起翠湖的美好”之意,同时也暗寓团队将对包括刺绣、陶艺、皮影等在内的十个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通过线上线下各种方式予以扶持。
为了争取政策支持,这三个“云南合伙人”把“拾翠”的项目计划等资料上报至昆明市五华区。他们的思路,令人眼前一亮。五华区区委书记金幼和说:“大家不做则已,做了,就要把它做成云南的地标!”
与此同时,在“云南合伙人”们的努力下,朴拓股权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发行了募集规模为5000万元的“拾翠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并以股权投资方式入股云南风土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支持“拾翠”的发展。包括“良绣”、“云陶”等在内的非物质文化体验馆也陆续建了起来。
2013年11月30日,经过两个月的试营业筹备,“翠湖·拾翠滇文化中心”正式开业。看着游客们脸上赞叹的表情,陈璐觉得,这真是自己一辈子最有成就感的时刻,没有之一。
生产性保护,为非遗“造血”
云南是名副其实的“非遗”大省,拥有国家级“非遗”传承人69位,省级“非遗”传承人824位,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达90项,省级“非遗”保护名录达197项。在丁建宇看来,大多数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已经脱离了现代人的生活。“现在许多所谓‘保护’,往往是静态的,等于把‘非遗’放进了博物馆,很难达到传承的目的。”
经过反复碰撞,“拾翠”团队提出了“非遗生产性保护”的概念。“我们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可以被现代人接受的要素,并转化为现代人可接受的文化产品。”丁建宇说。
年届七旬的云南省腾冲县固东镇刘家寨皮影戏传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刘永周老人,就是“非遗生产性保护”的受益者之一。皮影戏自明洪武年间从湖广、四川一带传入云南,兴盛了上千年,可如今已乏人问津。前段时间,刘永周为了生计和孩子们去深圳打工,腾冲皮影陷入后继无人的境地。得知这一情况,丁建宇和团队里的同事们经过多次沟通,把刘永周劝了回来。
“你来制作皮影,我们想办法帮你卖,不收你一分租金。”这是“拾翠”团队给刘永周的承诺。事实上,经过包装,这些皮影的确很受游客欢迎,销量不错。现在,刘永周又带着家人重新开始制作皮影。“希望能在拾翠这里,把腾冲皮影真正发扬出去。”这是刘永周的马年心愿。
皮影馆旁边的良绣馆里,摆放着各类极富设计感的绣品首饰、箱包、家居用品等。“这是彝族绣品,这是哈尼族绣品……”陈璐如数家珍地介绍道,“仅这一个绣馆里,就有十几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呢!” 云南民族刺绣工艺源远流长,为了能掌握这些绣品艺术的精髓,“拾翠”的产品团队一次又一次地往深山村寨里跑,和巧妇们签下了产品订单,并根据产品再进行市场层面的优化和包装,同步在淘宝等电子商务平台上进行展销。
为了在扩大生产的同时,避免机器介入,陈璐和小伙伴们想了一个方法:借鉴工业化生产的经验,把非遗产品的每个制作步骤分解开来,交由不同的工人完成。眼下,这个思路已经应用在了绣品制作上。
“云南的绣品,那么精美,这才是真正的奢侈品。”李进平有些看不惯那些喜欢穿一身欧美大牌的人,觉得他们“没品位”。他希望有朝一日说起中国的“奢侈品”,首先跃入人们脑海的,就是云南良绣。
除了售卖非遗产品,“拾翠滇文化中心”里还会经常开设“非遗小课堂”,邀请非遗传承人给感兴趣的游客、市民们讲授非遗的相关知识。从面塑、糖画,到皮影、剪纸,所有你想得到的云南文化民俗,几乎都能在这里出现。文章开头提到的剪纸老人张月仙就会定期来到翠湖,教剪纸,也卖剪纸。大病初愈的她不顾医生劝阻,执意出院,因为“还有人等着要和我学剪纸呢。”
让云南文化走出去
越来越多的昆明人惊喜地发现,因为“拾翠”的存在,翠湖不再是以往那个单调的翠湖了。人们终于找到一个既能休闲,又有文化体验的地方。“周末去‘拾翠’逛逛”,成了许多年轻人的出行选择。
2013年年底,在昆明筹备“杨丽萍国际舞蹈季”的杨丽萍偶然来到翠湖,被“拾翠”熙熙攘攘的人气所吸引,便进来一探究竟。当她看到滇剧、云陶、皮影、刺绣、东巴纸等十余项非遗的展示和体验区,顿时被打动了:“我要在这里办一场活动!”
很快,“杨丽萍国际舞蹈季”的分场活动——风靡欧洲的瑞士打击乐组合Bubble Beatz来到了“拾翠”。当他们登上建于民国年间的龙云戏台,伴着极富感染力的音乐一起欢呼时,陈璐和现场观众的热情都被点燃了。
以前,陈璐觉得“跨文化”是个挺虚挺大的词。但是在那一刻,陈璐很自豪地感到,“拾翠滇文化中心”就是跨文化的最好载体。“在一个充满历史沧桑的地方,外国人被我们的文化折服,我们也被他们的音乐打动,太难忘了。”
陈璐告诉记者,眼下,已经有不少国外的艺术团体慕名联系到“拾翠”团队,希望能在莲花禅院内演出。“提到云南文化,不能不提翠湖”,陈璐和合伙人们的这个梦想或许已经在一众国际友人身上实现了。
有人认为,这云南“文化客厅”的魅力,或许就在于原汁原味。80后学者、中国社科院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助理梁璐璐曾多次到“拾翠”考察,每次都能收获不同的惊喜。梁璐璐见过许多城市规划项目,都在说“开发文化”,却都流于肤浅。“不是造个仿古建筑就算有文化了。我很喜欢‘拾翠’的‘拾’字,它是拾起了翠湖乃至云南文化最美好的一面,而不是堆砌创作,它是返璞归真。” 梁璐璐说。
不久前,昆明市委副书记黄云波专程来到“拾翠”,和李进平、丁建宇、陈璐一起晒着太阳,聊着云南文化。亲眼目睹了各个“非遗体验馆”顾客络绎不绝的火热场面。“我一直想让云南文化‘走出去’,苦于找不到出路。你们几个年轻人真棒!传承了文化,也顺应了市场。”
而李进平他们的梦想还不止于此。“我们想把‘拾翠’的模式推广到省内甚至省外的地市,让更多人认识翠湖,了解我们的家乡文化。”李进平告诉记者。尽管这三个“云南合伙人”的本职工作原本都与翠湖没什么关系,而且收入也远比目前做“拾翠”要高,但他们的绝大部分精力,却都给了“拾翠”。
又是一个在“拾翠”忙到深夜的晚上,李进平和丁建宇并排走出莲花禅院,兴高采烈地讨论着“拾翠”的未来。“推广家乡文化,这比我们做过的任何事都有意义。”
本报记者 蔡梦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