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过后,已经算是个小老板的庆东,又要开始了每天来回要坐近4个小时的公交车、奔波于郑州市东西大学城之间的生活。去年6月刚从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毕业的他忙着筹备自己团购网站的第二个实体店。
两年前,还在读大三的庆东,和同学李永杰、王世鸣一起创办了大学生S团,S团取意student/school团,目前是一个团购网站和线下实体店共同运行的创业项目,现在有一个网站和一个线下实体店正在运作。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新校址在龙子湖高校区,属于东大学城,是郑州东西南北4个大学城中学生最密集的一个。龙子湖高校区共有16所高校,学生超过16万人。由于远离市区,购物不方便,网上团购这种省钱的购物方式在大学校园内十分受欢迎。
正是这种情形促生了大学生S团。庆东介绍,S团主要以在校大学生为服务对象,致力于引导大学生形成新的校内购物方式,提供高性价比的产品。
创业初始,每个人每月倒贴钱
庆东、李永杰、王世明本是一个专业的同学,平时就爱在一起搞个创业小项目,摆个地摊之类的。2011年,是团购网站正火热的时候,还在读大三的李永杰想创建一个团购网站,和庆东、王世明一块儿商量了一下,觉得可行。
“当时只是想弄个网站在学校内试一下,并没有想到创业,可是现在想一下,我们当时的确是在一条创业的路上。”庆东说。
在做网站之前,这几个同学仿照网上的调查问卷,在校内做了一个“非专业”的调查,调查结果使他们发现,自己的学校至少有180万元的团购市场。之后,几个人开始着手做网站,网站技术由同学提供,2011年年底,网站正式上线。
最初大学S团有4个人,为了给新建的网站做推广,4个人每个人凑了1000元,只是在本校宣传,“条幅,宣传单,学生兼职费用,第一天就花了2000元。”庆东说。
网站上线后,他们开始在整个东大学城推广自己的网站,宣传和上货的费用也就慢慢增加,几个人又在一起凑了两万元。在网站盈利之前的好几个月,他们几乎每月都要贴2000元。
S团最多有过20多名成员,这些成员被招募进来之前就知道自己会有一段时间得不到任何报酬,大家到这个团队里是为了一个共同的创业信念,一起锻炼和成长,“当然也有同学觉得这是在忽悠他们。”庆东笑着说。
进驻孵化园,线上线下同时发展
资金对这几个没有任何收入的学生来说,是最大的困难,但是困难又不仅止于此。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里有一个创业孵化园,由十几个20平方米左右的隔板房间组成。这里的场地免费提供给创业的学生。孵化园里有手工工艺品店、兼职中心、文化传播公司等11个大学生创业项目,这是学校从校内59个创业项目中挑选出来的。大学生S团的实体店是其中之一。
2011年年底孵化园建成,S团成为第一批入住孵化园的项目之一。
“学校帮我们解决了场地,而且所有的都是免费,每个月能帮我们节省好几千元。”庆东说。然而就算是有场地有资金,这个实体店的产生和运营也使S团内部出现过很大的分歧。
“传统的团购网站有货物失真、送货时间不定、没有办法体验货品等问题”,这是庆东对团购网站现状的分析。早在S团初建时,传统的团购网站就已经问题重重,由于找不到正确的盈利模式,许多团购网站纷纷退出。作为一个刚刚起步的小网站,S团的经营模式如果没有改变,最终只能面对同样的命运。
庆东发现许多到店里体验商品的同学大都有一个诉求,就是想直接把东西拿走,如果再经过网上订购,才能够取东西,就会很麻烦。“这个店可以当作实体店,网站团购商品售后服务点和仓储室。”这是庆东的想法。而起初李永杰只是想做一个团购网站,不做线下,也只打算把学校提供的场地作为一个办公地点,以及供同学们体验商品的地点。
最后,李永杰妥协,庆东关于实体店的想法终于实现,团队中的另外一名重要成员因为分歧选择离开。
实体店可以开始了,经营却要一点点地摸索。
庆东现在主要负责线下实体店的运营。“我们都不懂零售,一开始都摸不清从哪儿进货。”店里之前进过一款U盘,U盘挂着某大牌企业的头衔,“后来我们才知道这个企业不生产U盘,U盘被卖出去后,有100多个退货,亏损了一两千元。”吃一堑长一智,他们摸着石头过河,渐渐走上正轨。
现在实体店有一个专职营业员和两个兼职营业员轮流上班,在这个不到20平方米的店里,有满架的化妆品、电子产品、文体用品以及各类生活用品供学生们挑选。
孵化园规定学生毕业两年后就要把项目迁出。现在,S团的主要业务是在东大学城展开,团队的目标是争取在迁出孵化园之前创办实体2号店,网站业务能够覆盖郑州市东西两个大学城。
现在S团网站正在升级,升级后将覆盖日用百货、文体、电子产品、化妆品、影院、餐饮等1800多种商品。
在庆东看来,线上线下同时发展的团购模式已经成为S团的主要创新点。
月工资1500元的老板
2012年上半年,S团开始盈利。去年8月,庆东、李永杰、王世鸣合资注册成立了郑州盛团网络商贸有限公司,成了名副其实的老板。然而这几个老板的月工资只有1500元。
现在S团主要成员有8个,分成两拨,分别负责网络事业部和线下实体部。
这8名成员的工资是每人每月1500元。“1500元能解决基本的生活问题,我毕业之前,没拿过一分钱。”庆东说,毕业之前,每个人都没有工资。
公司注册需要50万元,可是几个人只能够凑到10万元,剩下的40万元要在两年内筹集。在庆东看来,以S团目前的盈利状况来看,两年筹集40万元资金应该不成问题。
现在,S团的创业故事已经成为一个典范,开始被各家媒体报道,可是在庆东看来,他们的创业才刚刚起步,处于“孵化”阶段,更多的问题需要解决,但他们会坚持走下去。谈到S团今后的方向,庆东认为要想有所发展,要克服更多的困难,“我们想把业务覆盖整个东西大学城,可是我们不熟悉那边的情况,在那边算是一切都要重新开始。”
“有两个东西在支撑着我们,说信念可能会有人觉得有点儿虚,可它的确很重要。还有一个是现在我们在盈利,这个很实在。”庆东说,S团的最终目标是想做一个大一点的电子商务企业。由于最近经常忙于奔波,庆东在接受采访的时候略显疲惫,但在谈到未来的时候显得信心满满,“现在的路只是有点窄,但是还能走宽。”
实习生 张敏 本报记者 韩俊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