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世界上存在众多周边国家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这些周边国家构成中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
未来5~10年,中国与周边国家经济实力对比将发生较大变化,基于此,中国与周边国家经济关系,也将步入新的转型阶段,中国将从周边环境的“接受者”,向周边环境的“调整者”、“塑造者”身份转换。
为适应中国与周边国家经济关系的结构性转型,中国应积极与周边国家谋求建立“共享型经济增长模式”,即通过密切与周边国家的相互贸易、投资关系、促进互联互通以及区内市场整合等路径,彼此相互提供经济增长的机遇,以缓释中国与周边国家同时崛起带来的压力与挑战。
未来5~10年,中国周边国家仍将保持当前的经济增长速度
经济增长是反映一国经济实力变化的增量指标,经济增长速度的高低直接影响一国经济实力提升的快慢。根据部分国际机构的预测以及历史经验,对周边国家经济增长前景可做的大体判断是:
第一,未来5~10年,周边国家经济增长仍处于中高速水平,高于世界平均增长水平,也比发达国家经济增长水平高,高于部分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水平。
第二,在国际环境没有重大变化的前提下,绝大多数的周边国家仍将保持当前经济增长水平。按目前人均收入水平,提速的国家主要分布在:越南、老挝、缅甸、柬埔寨、印度及其他南亚国家等,目前人均收入水平低于5000美元的国家;减速的国家主要是包括中国在内的高于5000美元的国家。
第三,周边国家的经济增长水平仍存在较大的差异。按目前人均收入水平划分,高于40000美元的国家如日本、新加坡等,仍将保持目前的低速甚至零增长水平;人均收入水平在10000~40000美元之间的周边国家,则维持在大约5%的中速水平上;而在5000~10000美元的周边国家,将保持7%左右的中高速增长水平;低于5000美元的国家更有可能保持8%~10%,甚至10%以上的增长水平。
未来5~10年,中国与周边国家在经济实力上将“平分秋色”
未来5~10年,中国与周边国家平分秋色是亚洲版图变化的主要特征。由于中国占世界GDP比重的提升,有可能快于周边国家,故而中国与周边国家GDP总和大体相当。也就是说,中国经济的分量,将在未来的亚洲版图内占有绝对优势。
与此同时,在亚洲版图内,周边国家占世界GDP的比重也会有所提升,并有可能分化并形成东亚、南亚和东南亚“三足鼎立”的局面。周边国家(不含日本)占世界GDP比重的绝对提升,是周边国家经济实力跃升的主要标志,例如东盟、印度等占世界GDP的比重会有所上升,而周边发达国家如日本则呈下降趋势。
届时,中国与周边国家的经济关系也将发生改变。
2000年,中国经济实力仅相当于周边国家GDP总和的20%以下,中国只能“被动”地接受周边国家所能提供的经济发展机遇。2010年是中国与周边国家经济关系的转折点,其标志性事件是中国GDP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亚洲第一大经济体,中国经济实力相当于周边国家总和的50%以上。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也相应发生调整,中国越来越有能力“参与”地区事务,包括积极主动实施开放的战略。但是,由于域外大国和周边国家的经济实力仍然在中国所处的地区中居于主导地位,故而未来5~10年,中国更多的是如何对现有的地区经济关系进行调整。
(作者为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国际经济关系研究室主任)
赵江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