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过了,带着团聚的温度,我们重新回到人潮汹涌的城市。团聚虽然短暂,但它就像这些被凝固在本报记者镜头中的瞬间一样,是陪伴我们一次次踏上征途最温暖的力量
春节,几经辗转,我终于回到了四川东部丘陵深处的小村落,赶上了奶奶的寿宴。很庆幸自己没有缺席,我帮奶奶实现了最简单而又“奢侈”的愿望:拍一张“一个都不能少”的全家福。
奶奶膝下子孙三代48人,在我的记忆中,似乎从没聚齐过。奶奶总喜欢念叨,“我这一大家子人是我最大的骄傲。”每次说完这句话,她都会沉默一会儿,然后满脸憧憬地补上一句:“什么时候我的子孙能一起回来,让我好好看看这一大家人,我就没有遗憾了。”
2005年,爷爷去世,奶奶生活中的半边天坍塌了。剩下的一半,就是对子女无止境的牵挂。可孩子们一个个长大,被工作牵绊、被刚出生的孩子束缚、被计划已久的旅行诱惑……奶奶这个愿望一直没有实现。
我自从上大学离开家乡,每次打电话给奶奶,她都会问我过年回不回家,如果得到的是肯定的回答,老人嗓门马上会清亮许多,开始问“哪天到家呀”,并不断叮嘱“下火车就直接回乡下来嘛”。
奶奶的一生很平凡,养育了8个子女,在中国经历巨变的时代里,养育一个如此庞大的家庭,需要经历的磨难是我无法想象的。凭借着中国传统妇女的智慧与美德,在暴风骤雨的年代里,奶奶带着8个儿女平安度过。我时常想,这片土地上有多少这样的老人,走过大变革的历史岁月,为家庭、子女操劳一生,而今回到最初孕育我们父辈的地方,每天怀揣儿女新买的老年人手机,期待着子孙的一通电话,或者“奢望”着一次团圆。
幸好,今年春节,奶奶80大寿那天,她的愿望终于实现了。站在寿宴的舞台上,看着身边笑吟吟的奶奶,我热泪盈眶。原来,替至亲的人实现愿望是这么幸福的一件事。
离开家的那天早上,七点半的天刚蒙蒙亮,川东丘陵深处的村庄还没醒来,一层淡淡的霜雾笼罩着田野和房屋。我从堂姐家的老房子出来,掏出手机拍了一张屋后竹林的照片,天色灰蒙蒙的,照片并不清晰。穿过空无一人的竹林,我看到不远处奶奶家厨房的灯亮着,一缕青烟从屋顶的烟囱里升起。这样的场景每个春节都会上演,是岁月流逝中最温暖坚实的力量。离家的火车上,儿时的记忆如潮水般汹涌而至。我似乎还是那个爱哭内向的小丫头,奶奶还是那样年轻温暖。在夏夜的橘子树下,我在满天繁星下听长辈们聊天儿,奶奶手里的蒲扇摇啊摇,赶走让人心烦意乱的暑气和蚊子,我就这样悄然入睡。这样的记忆是陪伴我一生的宁静的力量。
回到北京,我特意找出年前扫描的家里的老照片。那些被照片定格的往事从记忆深处浮现。小时候叱咤风云的“黑玫瑰”,已经成为两个孩子的母亲,满脸慈爱。因为头发太少而让幺妈担心不已的“黄毛丫头”,如今出落得亭亭玉立。嗓门最大的“女汉子”,成了家族里的K歌之王,人送外号“中国阿戴尔”。冷若冰霜的表妹,摇身变为被小孩子追捧的幼儿园老师。照片里的小伙伴们都悄悄长大了,再看看头发渐渐花白的父母,越来越瘦小的奶奶,不禁感慨,时间都去哪儿了?想着想着,拨通了奶奶的电话,末了,她仍然问:“明年春节回家吧?”
彼岸的挂念 1月30日,除夕,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吃年夜饭。举杯敬酒时,大姨打开微信视频,让远在美国纽约留学的儿子和家人共同庆祝新年。今年81岁的姥姥2013年就张罗着在家里布好了无线网络。
姥姥1970年离开天津老家到贵州省遵义市支援三线建设,从此扎根在黔北山区为祖国的航天事业贡献了30年,“过去我们好几年才回一次老家见见亲戚,现在可好,甭管在哪儿拿个手机随时就见面了。你们喝酒!”姥姥的话引得大家哈哈大笑。本报记者 白皓摄
春节礼物 今年给妈妈拍的照片,终于做好了,挂在了墙上!每年春节前都会挑几张,现在家里的两面墙上都快成了小型摄影展了!她很开心,看来这个春节礼物还不错!本报记者 李建泉摄
和爸爸分享这一年 腊月二十八,我第一次陪女友回她的老家甘肃省金昌市。吃过晚饭,女友就拿出了ipad和父母分享过去一年工作和生活中的精彩照片。本报记者 张鹏摄
爸爸去哪儿了 腊月廿八,在深圳的儿子给仍在北京上班的爸爸打电话。不到1岁半的他,还不太会说话,只是拿着电话一直叫:“爸爸!来!”本报记者 杨姣摄
下一代的情谊 大年初一晚,在我们七位初中同学的家庭聚会上,下一代们聚在一起准备放声歌唱。虽然大家平日里并不能常相见,但20多年的情谊,让同学们新年肇始就聚在了一起,也让孩子们天生就多出了一些彼此的亲热。本报记者 赵青摄
父亲的怀抱 正月初八,北京迎来入冬以来的第一场大雪。北京火车站,寒冷的风雪扑面而来,一位候车的父亲紧紧抱着自己的女儿,给孩子温暖的怀抱。本报记者 陈剑摄
为了母亲的团聚 腊月廿六,安徽省濉溪县,为了母亲的66岁寿辰,在外地工作的兄弟姐妹年前请假赶回家,全家有了一次久违的团聚。蛋糕上面简单地写着“祝妈妈生日快乐”。看见蛋糕,母亲责怪我们乱花钱,但脸上写满了幸福。本报记者 丁先明摄
商场里的守候 大年初二,南京市江宁区某大型商场内,几个年轻人在打牌,旁边一位年轻母亲在照顾孩子。本报记者 周凯摄
牵手 大年初二,已有两百多年历史的山西忻州北门城楼前,我正准备给1岁多的儿子拍照,一位中年男人手拿玩具飞马,衣服上系着喜羊羊的汽球,搀扶着年迈的母亲穿城而过。我下意识地按下了快门,目送他们的背影直到很远,很远……那一刻,突然想起爸爸退休后,放弃民营医院的高薪,回村侍奉95岁的爷爷直至病逝。本报记者 邢婷摄
有你才温暖 除夕,广医一院胸外科病房,由于弟弟持续高烧,今年的年夜饭一家人就在病房里将就了。
这个春节,我和妹妹抛下老公孩子,回到父母身边,一起照顾术后重生的弟弟。人病了,年依旧。病房面向珠江的窗玻璃,早早就贴上“马年平安”的窗花;去超市不忘带上一个象征“大吉大利”的大橘子。年前,分别带爸妈去剪了头发、买了新衣服,才发现忘了自己的。原以为年夜饭也就是一人一个饭盒,到最后竟也满满地摆了一张桌子,总算有点过年的味道了。电视机直播着春晚,谁都无暇顾及,大家也没什么胃口,但能团团圆圆坐在一起吃个饭,不容易了。一家人一起守岁时,爸爸突然蹦出一句:辛苦点再去生个孩子吧,万一家里有个事,连个商量的人都没有。本报记者 林洁摄
写文/本报记者 蔡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