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组销售数据让观致再次受到外界的关注。统计数据显示,从去年11月广州车展上市后到今年2月初,观致3的终端上牌数仅有32辆。如此尴尬的数据,不仅与其年销3万到5万辆的目标相去甚远,而且也与外界对于观致的期待和关注度不相吻合,大家都在追问:观致的问题到底出在哪儿?
网上相关的分析文章有很多,综合来看,最主流的观点主要分为以下几种:一是观致常熟工厂的生产线因机房准备不到位,还未真正实现量产,只能由奇瑞提供生产支持,影响了销售业绩;二是观致的渠道建设过于缓慢,去年12月才在上海开业第一家4S店,虽然之后包括南京、重庆等地的4S店也开始陆续开业,但渠道布局之慢,让很多消费者即便想买也无车可买;第三种比较普遍的观点认为在一线城市消费趋于饱和的状况下,观致将目标消费群体定位为一二线都市精英,与当前中国汽车市场新车销量增长点不契合;第四种观点则认为,观致不应该首款车型就进军市场竞争最为激烈的A级车市场,特别是在目前A+级车市日趋饱和的情况下,观致3的性价比完全没有优势。
以上观点,第一条和第二条肯定没错,第三条和第四条可谓见仁见智,没有对错可言。然而,这几条不痛不痒的分析,并没有抓到观致的核心问题。而要想抓到核心问题,我们首先必须清楚:观致是什么?
用观致汽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郭谦的话说:“观致的本质是按照欧洲标准开发车型,把所有国际标准的资源聚集在一起。我们的产品是以欧洲的标准来设计和制造,我们的企业内部构架、特别是人员也都是按照国际标准招募和安排的。”
媒体把郭谦的话总结为“观致模式”,简单来说,就是以国际标准、整合国际资源、建立国际化的研发体系,打造符合国际标准的产品。尽管类似的话很多自主品牌都提及过,但观致的特别之处在于,别的品牌只是说说而已,它却做到了——观致3在去年年初日内瓦车展上首发后就引发轰动,受到了欧洲舆论的好评,不仅登上了日内瓦车展的杂志封面,还夺得日内瓦车展“最佳概念车奖”。之后,在欧洲E-NCAP碰撞试验中,观致3更是以88%的综合得分率,成为首款产自中国并获得E-NCAP五星,而且也是E-NCAP历年来碰撞安全测试成绩最好的车型之一。
无疑,观致的造车理念是正确的,正因此,有人把它称为“汽车界的苹果”。然而,苹果的成功,不光有最先进的研发和制造理念,更有最先进的营销和市场推广理念——作为体验营销模式的主导者和示范者,苹果抛弃了传统零售业在店铺设计、选址和员工决策权上的条条框框,跳出本行业传统的规范去寻求新的灵感,最终将体验营销这一销售模式演绎到了极致。此外,苹果的成功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App Store,也可以说,苹果找到了一种吸引并挽留用户的方式,同时通过独特的商业模式、渠道结构和品牌形象获得强大的竞争优势。
除了苹果外,近年来在国内红极一时的小米同样也有不少值得借鉴的经验。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在研发和生产出令人尖叫的产品后,如何以创新的方式销售产品,并让消费者对产品产生黏性和品牌忠诚度。也就是说,观致目前最大的弱点并不是销售渠道建设太慢的问题,而是用颠覆传统造车理念生产出一款足以让人尖叫的产品,却在用最传统和古老的方式进行市场营销和销售。
如果坚持目前的传统销售模式,观致肯定要面临几个问题:作为全新的品牌,在产品线比较薄弱的情况下,怎么保证经销商的投入和收益?在市场竞争已经如此激烈的情况下,如何说服消费者去购买观致的产品?观致的核心竞争优势是什么?
对于郭谦来说,目前最重要的工作,是要为观致重新量身打造一套具有颠覆传统汽车销售的全新模式,最终实现产品销售和品牌力的相互促进。比如特斯拉,就是模仿苹果采用体验店和直销的方式。在这个全民互联网的时代,很多传统汽车制造商也希望能转型,无奈身上的包袱太重,只有像特斯拉和观致这样的的全新品牌,才有可能在营销上真正实现创新。
“给购买者提供他们并不知道的自己又想要的东西,这是苹果公司的成功秘诀,观致立志于做汽车界的苹果。”郭谦曾口口声声要将创新进行到底。在他看来,苹果最重要的两种创新是:一是拥有专利权的专项技术的创新;另一种则是把各种先进技术集成到一起的能力。在创新和集成之后,苹果如何在销售上做到风靡全球、独步天下?
照猫画虎反类犬。有时候,成功者与失败者的区别就失之于毫厘之间。
本报记者 黄少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