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上的一条线,在现实中可能就是大海、高山、峡谷、河流、滩涂等恶劣的地貌。以印度洋孟加拉湾为起始点,斜穿缅甸,进入中国西南地区的中缅油气管道,一路上碰到无数艰难险阻。
有专家评论,中缅油气管道,是世界管道建设史上“最艰难的工程之一”。
其实,从数据上也可略窥其艰难一斑:中缅油气管道缅甸段,穿越8条海沟,海底管道长度5.6公里;翻越若开山脉,落差达1380米。国内段,共建隧道64个,总长度69公里;穿越瑞丽江、怒江和澜沧江,在澜沧江,最大风力达到12级。无论缅甸还是国内,不少地方的坡度达80度。
不过,历经3年“磨难”,中石油已经“取得真经”。自去年7月底,缅甸的天然气,已经走进中国西南地区的千家万户。西南地区的汽车,喝上经中缅管道入境的油,也指日可待。
同时,通过此工程,中石油有了不少技术上和管理经验上的突破。“选择了就要干好,不能丢国家的脸。”采访中,中石油一名普通工人骄傲地说。
“国内能找领导,国外找谁去”
马德岛是缅甸若开邦的一个小岛,原先只有少数渔民居住。现在,在这个不起眼的小岛上,建起了一个30万吨级的现代化油轮码头,还有12个10万方的储油罐。高耸的输油塔吊、仰起头才能看到顶的银色储油罐,呈现出一片现代气息。
这个小岛,是中缅原油管道的起点。未来,油轮运载的原油,通过码头矗立的输油塔吊卸载,直接进入储油罐,再加压输送到中国。
蚊虫叮咬、缺少饮用水等生活上的艰辛并不可怕,大家“走南闯北,习惯了”。工程上的难度,是石油工人面临的头等大事。
比如储油罐,需要一次性浇灌4000立方米混凝土,否则浇灌出来就可能影响工程质量。而在缅甸,由于其社会依托基础差,设备和建材严重不足。
“国内能找领导,国外找谁去?”东南亚油气管道公司一位人士说,“一切只能自己想办法。”
最终,施工方克服种种困难,解决了原材料和设备的困难,如期完成承建任务。并且,修建30万吨原油码头时,其采用的沉箱技术领先世界,为日后石油输送,打下了良好的硬件基础。
马德岛附近的油气管道,还需要穿越8条海沟。其中一条海沟,长度接近1.3公里,垂直深度达82米。
为顺利穿越,专家和工人一起,就吃住在工地。由于水文资料和地质资料短缺,大家商定,只能一边施工一边修改方案。当时,专家提出的建议是采取定向钻穿越。
在此之前,中国仅在深圳有过一次海底管道的建设,施工方还是外国公司。
工程进行中,突然出现塌孔。如果废弃重新施工,那意味着要拖延工期,影响中国油气的供应;如果继续,那就要解决塌孔问题。最终权衡,后一种方案比较可行。
经过3个月的分析实验,最终拿出一套确实可行的办法,工程才得以顺利进行。
“从没见过这么高难度的工程。”马德岛上一名管道专家说,“这里的不少工程,只能边实验边开展。”
缅甸西北,油气管道所经之处,有一个大峡谷,两岸很陡峭,北岸坡度近80度。另外,在管道不远处,埋有大量的地雷,以保护横跨河流的铁路桥。
大型机械不能进入,人又不能自由行动。靠手拉肩扛,并采用高超的焊接技术,完成了这条河流的沟底穿越。
经过3年努力,中缅油气管道缅甸段工程基本完工。其中卡拉巴海沟穿越、伊洛瓦底江定向钻双向穿越、沉箱技术及铺管船使用,都获得了管道建设界的一片好评。同时也为缅甸提供了一份详尽的水文地质资料。
像古代的马帮一样,打开西南地区的能源通道
采访中缅油气管道,从境外缅甸到境内云、黔、桂,我们一路翻山过河,跨越险滩,一个个险峻山脉里,一道道大江大河中,油气管道蜿蜒向前。
中缅油气管道缅甸段存在很多困难,其国内段亦如此,并且其开工时间,还比境外段晚3个月。西南地区的居民,就着天然气淡蓝色火焰炒菜做饭的时候,不知他们是否知道,一支支建设队伍,为此作出多大贡献。
中缅油气管道从云南瑞丽入境,一路向东北,到达贵州安顺,实现油气分离。
稍微熟悉中国地理的人都知道,油气管线要穿越横断山脉。这是一个地质结构特别复杂的地段。地震、泥石流经常发生,大河,高山,比比皆是。用当地人的话说,在这里,找到一块平地都“很不容易”。
据介绍,这个地段,隧道很多,油气管道中国境内64个、共69公里长的隧道,几乎全在这里。
其中博南山隧道就是一个重要的关卡。博南山隧道海拔2704米,与对岸的罗岷山相对,“V”字型的绝壁下,是著名的澜沧江。
此隧道地质极其复杂,洞身及附近,有4条大断裂带通过。隧道一半的长度,都在断裂带上。洞身岩体破碎,还有涌流,最大涌水量可达每天27万立方米。
这样复杂的地质结构,在另一个隧道出现过。当时,大型机械在洞内操作时,突然水流涌出,大型机械被推出了洞外。为此,施工人员小心翼翼,顺利完成了隧道穿越。
澜沧江油气管道大桥的修建,也大费工夫。澜沧江跨越之壮观、险峻,令人身临其境。风一吹,有人吓得不敢往上爬。但当时,完全都是人挂在悬崖峭壁来修桥的,几乎算是把命绑在绳子上了。
这座桥梁3米多宽,桥体跨度达280米,是澜沧江上第一座硬体桥梁。这座硬体桥梁,还必须面对澜沧江流域经常刮起的12级大风的考验——通常,10级风就会将大树连根拔起。
大桥采用缆索建设。工人先拖着麻绳,沿着不远处的一道桥梁,走到对岸。通过麻绳,拖过细钢丝绳,再由细钢丝绳,拖过更粗的钢丝绳,建成缆索。再通过缆索,将大桥的主体建筑材料,一点点焊接起来。
隧道打通、桥梁横跨,只完成了第一步。管道的铺设也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因为还有一段路,几乎是垂直的绝壁。甚至管材的运输也很艰难。即使现在的便道,越野车在拐一道道弯时,也会让人出一身冷汗。
像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64个隧道、怒江等河流的跨越,每个故事都展现着石油人的风采。
澜沧江波澜壮阔,站在油气管道大桥上,距离江面达150米,即使没有风,也听不到澜沧江湍急的水流声。
真正能感受到的,是历史的回声。澜沧江桥梁施工驻地,就在茶马古道的旁边。这条源于唐代的互市通道,留下许许多多的故事。有人称,中缅油气管道的施工人员,就像古代的马帮一样,正是通过他们,中国才打开西南地区的能源通道。
“这是马帮精神的复活。”云南省政府一名官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从“不可能建成”到“如期、零死亡、创造性”地完成
中缅油气管道工程,是一个大型的跨国工程。项目采取EPC模式,即设计、采购、施工一条龙,全部由中标公司完成。缅甸段不到800公里的管线,有4个EPC标段,其中一个标段为印度公司,其余3家为中石油旗下公司。每一个EPC之下,又有不少的施工方。
此外,油气管道并行,在世界上也是首例。众所周知,天然气是易燃易爆品,一旦出现爆炸,就可能危及到仅距离2.5米的原油管道。因此,安全问题是重中之重。
“项目这么大,这么多施工方,管理是头等大事。我们是以管理优化资源,达到效益最大化。”中石油西南管道公司一名负责人说。该公司负责中缅油气管道国内段运行管理。
从一开始,中缅油气管道项目就适用国际规则,将管理放到首位。比如,按国际惯例,招标产生监理等。
为使项目顺利完成,东南亚油气管道公司及西南管道公司,还成立专门的工程部,并聘请不少专家,以研究解决工程中的难点。
同时,这两家公司还与EPC、以及EPC招标的施工方,建立密切联系,一旦出现特殊情况,储备的专家就会马上出动。
有一次,马德岛上有一处出现困难,东南亚油气管道公司得知消息后,立即派专家到工程驻地。两个月后,两名60多岁的专家,才从艰苦的马德岛撤离。
有一个施工方,一段时间内,焊接成功率下降。施工方一直找不到原因,又是专家出动,才解决问题。
“良好的沟通机制和解决问题的机制,是项目顺利完工的一个重要原因。”东南亚油气管道公司工程部一名负责人说,“我们就是要在每一个环节控制工程质量和安全。”
国内段有一家EPC,甚至提出“以设计带动EPC”优势,设计人员就住在施工单位驻地,随时处理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还有一家EPC,以设计优化工程,最终为西南管道公司省出3亿元人民币。
在所有的EPC标段中,对印度参建方的管理,一时成为中缅管道项目的经典。
印度公司是让中方大伤脑筋的一个EPC。甚至有内部玩笑说,缅甸段工程,大部分精力都放到管理印度公司身上。东南亚油气管道公司专门成立“西线项目指挥部”。印度公司的这个标段,被称为“西线”。
西线项目指挥部有20人,大家对印度公司的施工方采取“人盯人战术”,并根据其标段特征,成立滩涂工作组、海底工作组等,同时还有相应专家在曼德勒总部待命。
在这种强有力的管理下,印度公司也未落下工程进度。
中缅油气管道曾被认为“不可能建成”。但事实却恰恰相反,油气并行的管道,不仅如期完成,还出现了“零死亡”、技术上十多个“第一”等创举。
本报记者 郭建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