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吉林团干部罗生存忙得不可开交。作为团吉林省委宣传部部长,他一边推动部门自行设计的“长白山讲坛·青年讲坛”和“精品文化惠青年”的项目实施,一边忙着向机关党组申报另外两个新项目。近几个月来,与罗生存一样,加班加点充电学习、研究问题和设计项目的吉林团干部不在少数。
在诸多团干部看来,这一变化的原因在于吉林团组织多年来没有过的“硬举措”——从今年起,团组织实施工作内容项目化。
只有多做实事,团组织才能不被淘汰
事实上,这项“硬举措”早在去年9月,团吉林省委书记程龙在给县级以上团干部培训时就已经“开始吹风”。对于在座许多团干部来说,无疑是既新奇又疑惑。多位基层团干部向中国青年报记者回忆当时的感受,“项目化?知道大意,但从来没弄过啊!”
何为共青团工作内容项目化?吉林团组织给出了定义:将团的工作内容经过整合和改造,以项目的形式进行实施、管理、考核和验收。要求项目目标明确、流程清晰、成果评价标准具体。是将问题指向的创意深化为功能指向的想法,再将想法转化为系统性的办法,进而形成项目方案,再将项目方案落实为具体工作的流程。是充分整合共青团工作内容,利用社会资源,发挥共青团职能,提升团干部素质的一种新型工作模式。
去年初,到团吉林省委任职的程龙恰逢团中央“大走访大调研“活动的开展,在多个市州调研后,他发现许多团干部缺乏对所在县市乃至全省相关政策和工作报告的研究,很少主动设计能干的工作,更很少研究工作如何能干好。
在去年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吉林团组织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反馈最突出的两个问题便是:团的工作“虚”和团干部作风“浮”。
“团干部对党政部门中心工作研究得不透,思考和行动都浮在表面上;做活动时,常常弄个轰轰烈烈的启动仪式,但却没有成果,对活动目的和流程想的不深刻”,有在地方党政工作经历的程龙不避讳地说道。
“只有多做实事,团组织才能不被淘汰”。在吉林团工作内容项目化概念倡导者程龙看来,项目化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和落脚点。程龙认为,以往团干部习惯于搞活动、写方案,但这些不足以督促团干部去不断学习和研究工作能力的提升。团干部应与其他政府们工作人员一样,要会做预算、设计项目,才能让团的工作深入化、团的社会功能实效化、团干部评价体系的科学化,从根本上解决“虚”和“浮”的问题。
而开展项目化的另一个缘由则是为了能更好地凝聚资源、下移资源。程龙说,资源不仅仅是资金。青联、青企协、学联和社会组织等都是资源,但团组织整合得还不够好。现在,通过团省委机关设计项目,好项目才能吸引更多资源。同时,各基层团组织自主选择是否愿意承接本战线的项目,愿意干的,就为其匹配资源。
团省委机关和各基层团组织好比司令部和各实战部队,让兵打仗,不能不给人家枪炮。在程龙看来,资源还需大力度向基层下移。团省委机关要用项目化来凝聚一批资源,然后下移资源,让各个团组织拿着资源去撬动更大的资源。
好项目不愁找不到经费
在团的工作内容项目化全省推行前,吉林团组织也有个别部门在尝试或运作着项目,并取得了不错的社会效果。
操作项目最多的莫过于志愿者工作部。由于其活动目的和服务内容等方面的特殊性,志愿者工作大多是以项目的形式来开展。
去年,团吉林省委志愿者工作部部长曹洋带着所在部门的同事和大学生志愿者们开展了自行设计的“全民爱心多余物资回收再捐助行动”,因其成本低、可复制性强,得到了省内诸多高校、社区和爱心企业的支持。
“常年运作项目让志愿者工作部一直在开门过日子”,曹洋说。例如,“全民爱心多余物资回收再捐助行动”服务目的在于收集城市家庭的多余物资来帮助经济不富裕的城市和农村居民。爱心物资来自高校学生、热心市民,每次行动中购买整理袋和运输费用所需的一万元钱,则由多家爱心企业分别承担
去年底,团吉林省委宣传部在该省团组织工作项目化正式推行前,就启动了“长白山讲坛·青年讲坛”和“精品文化惠青年”两个项目。
当罗生存拿着项目方案找到了吉林省文化厅艺术处处长杨舟贤时,让其眼前一亮,“他拿来项目内容刚好是我们工作的一部分”。杨舟贤介绍,文化厅每年都要组织4000多场“送戏下乡”和几百场“送戏进校园”活动,部门人力不足。团组织刚好把以上两项活动的青年群体部分承接过去,一举两得。单就“精品文化惠青年”项目,吉林省文化厅就匹配了给团省委宣传部40万元的活动经费。
此外,罗生存还争取到了吉林省委宣传部等单位的人力或财力支持。今年要开展的20场“精品文化惠青年”活动,预算为100万元,团省委只需提供15万元的经费,其余均由合作方承担。
之所以能申请到社会资金,要归功于项目内容和预算的合理。为了说明白钱都花在哪,在团省委宣传部的项目书中,把每场演员的合理人数、演出费、食宿费和租车费等开展活动所需的全部经费都罗列得一清二楚。
“以前宣传部每年工作经费只有几万元,想开展类似的活动,不仅担心请不来演员,更担心钱袋子空,请不起”,罗生存告诉记者。而现在他们担心的却是,“如何能把预算做得更合理,把筹集到的资金花出去”。
曹洋和罗生存都认可一个“理儿”,好项目不愁找不到经费,关键是如何把钱花在刀刃上,花得有成果。
但如何能引导全省团组织开展好项目化运作?吉林团组织的破题,考虑“项目化”第一年推动,团干部还在摸着石头过河。团吉林省委党组推出了五大项目,党组为负责人、对口处室牵头、其他处室配合,这既是给团干部的样板,也是借此把握住本年度的工作方向。此外,团吉林省委还向机关各处室、基层各级团组织、团干部和社会组织征集项目。
工作项目分为两大类:共青团吉林省委预算内项目和预算外项目,预算外项目又分为征集类项目和招标类项目。预算内项目是指以每年财政拨付经费为主要经费来源,共青团吉林省委根据工作职能和年度工作计划,由各部(室)及有关事业单位设计的具体工作项目。预算外项目则是指团吉林省委通过社会化运作方式筹资,面向社会公开征集或招标的项目。这一类项目属于自选动作,团省委机关各部(室)、各级团组织、社会组织和各级团干部个人都可以申报或招标。
目前,团吉林省委机关各处室的预算内项目已经申报并审核完毕。近日,团吉林省委还印制了2014年工作挂历,每月各处室开展项目的具体时间和负责人都标注在日期下方,让大家彼此了解,还可起到督促作用。
此外为了配合项目化工作的顺利实施,团吉林省委还出台了《共青团吉林省委工作内容项目化管理办法》和《吉林共青团项目化20问》,为团干部们答疑解惑。
有压力,但能学到真本事
团的工作内容开始了项目化运作,这让许多团干部不知该如何着手,但也倒逼着大家研究相关文件和政策、学习如何做项目预算。
按照团吉林省委党组的要求,预算外项目设计要围绕党政中心和工作大局,与共青团及青年事业相结合,要有创新和亮点,可在全省范围内复制推广。内容可以包括吉林省共青团工作的总体项目、各战线工作的总体项目,也可以是结合各地、各部门实际的综合性工作项目,项目实施周期一般不少于两年。
最近,团舒兰市委书记王廷旭向团省委申报了项目。为了能找准项目,他召集了乡镇、社区和学校的团干部们一起调研、集思广益,从最初设计的8个项目中挑选出可行性更强的4个,项目书反复修改了十多遍。
虽然设计项目不易,但王廷旭却是乐在其中。“我们自己设计工作,不仅更符合当地实际,最重要的是申报下来的项目有了资金保障。还能把自己的项目放在全省团组织的大平台一起比拼,增强干劲”。
现在,团舒兰市委的7名团干部全部有负责的项目。“以前大多是承接上级分派的任务,现在是自己找活儿,变被动为主动工作”,王廷旭告诉记者。
为写出一份“像样”的项目书,团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委城市青年工作部部长安英俊也没少做功课。没在政府部门工作过,项目的可行性报告真不知该怎么写,上网查、咨询政府部门的朋友,不断推翻先前的想法,让安英俊和同事终于拿出了“还算满意”的“延边返乡青年就业创业行动”的项目书。“写项目书有压力,做好项目更有压力,但能学到真本事”,安英俊说。
而对于之前操作过项目从事志愿者工作的团干来说,此次的项目申报,相对轻松些。
团长春市委志工部负责人杜建波已经写好了“长春市青年社会组织公益服务中心建设”的项目书。在准备自己的项目时,杜建波还频繁接到其他团干部的电话,咨询该如何设计项目,如何预算才算合理。
“上级工作内容项目化的要求直接促使团干部们项目化思维的形成”,杜建波觉得,以前可以不费劲地写个活动方案,不精确计算活动费用。但现在不行了,项目前期要审批、中期有督导、后期还有量化考核,不敢怠慢。
为了配合项目化的推行,团吉林省委还重新修订了《共青团吉林省委机关干部考核办法》,分为绩效考核和民主考核两部分,改变了以往只有民主考核,团干部年终考核实则就是“拼人品”的情况。现在是,谁申请到的项目多,经费多,实施效果好,年底谁的得分就高,奖励就大。
在程龙看来,年轻的团干部比不了资历,但可以比能力。现在大家在同一起跑线上,谁有好项目谁就可以赢得更多资源。
对于已经开始实施的吉林团组织工作内容的项目化,团吉林省委书记程龙不想操之过急,“第一年,是让大家深入思考和熟悉项目化规则的一年,要稳扎稳打地推进”。
>>> 更多内容
本报记者 王培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