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共青团组织是一个有着光荣传统的集体,团结带领广大青年为吉林振兴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为党的事业输送了大批领导干部。面对社会转型发展的新形势,面对全面深化改革的新任务,共青团工作和青年事业也面临着深刻变革和巨大挑战。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我们广泛征求了各级各方的意见建议,主要集中为应对新形势新任务,吉林共青团组织还存在着一些“不适应”的问题。比如,团省委机关职能弱化,有时抢干了基层的活儿;有的工作缺乏地域特色,没有较强社会功能;“眼睛向外、重心向下”不够,争取、整合、分配、撬动资源能力不强。再比如,部分团干部对市场经济理解还不够深刻,仍习惯于用组织化、行政化的方式开展工作;想法多、办法少,相关工作领域的专业能力有待提高;问题意识不强,缺乏应有的朝气、锐气、勇气,等等。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将“项目化”引入到团的工作中,提出了“项目化、功能化、品牌化”的发展思路,即通过强化工作的目标、流程、权责、评价,以稳定实效的工作项目、灵活高效的运行机制,切实提高贡献度和服务力,培育具有时代特征、吉林特色的“青字号”品牌,推动吉林共青团组织顺应新形势,实现新发展,锻造一支阳光、实干、高效的团干部队伍。
推进项目化的目的是把握新形势新要求
党中央高度重视共青团和青少年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青少年提出殷切期望,指出了共青团工作必须把握的三个根本性问题,明确了提高团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扩大团的工作有效覆盖面两大战略性课题,对广大团干部提出了重要要求。中共吉林省委、省政府始终对团的工作和建设给予关怀、提供支持,吉林省委书记王儒林对全省各级团组织提出了发挥“两个作用”、加强自身建设的要求。团的十七大、十七届二中全会对做好新形势下团的工作作出部署,“七个新”是我们思考和推进今后工作的基础。这些都是我们推进项目化的重要遵循。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我们将“力戒小官僚”作为自选动作,探索通过项目化带动工作深入化、实效化,努力破解虚和浮的问题。当前,“小政府、大社会”的格局更加清晰,共青团承接政府青少年事务既是职责所在、更是大势所趋,项目化是形成有效制度衔接的着力点和突破口。
推进项目化的原则是依规、分类、循序
团吉林省委出台了《工作内容项目化管理办法》,成立了项目化工作领导小组,邀请有关专家对团干部进行专题培训。同时修订了《机关通则》、出台了《机关干部考核办法》,来保障项目化的实施。
工作项目分为两类、三种:预算内项目和预算外招标项目、预算外征集项目。在争取省级预算安排的基础上,积极协调整合社会资源、市场资源、组织内生资源,通过扩大存量、争取增量,做到点面结合、上下联动,逐步构建起全省“大青年”工作格局。
预算内项目:团省委机关年度行政经费从“部门包干、一事一请”改为项目化管理,以“谋多大事、干多少活、实现什么样的功效,就给多大支持、什么样的评价”,达到“事权财权匹配、权力责任一致、评价使用相应”。机关各部门将全年工作梳理为具体工作项目,自行开展路演、起草预算编制,将工作任务细化到日、落实到人。今年团省委部门预算实现较大增长,同时将更多的资金下移到市(州)、县(市、区)团委,带动了更多资源向青少年事业倾斜,全省共青团组织整体支出规模大幅提升,满足了工作传承创新的需求。
预算外项目:广泛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积极借助外脑、外财、外力,通过项目化,努力把团省委“自家的事”变成团内外“大家的事”。招标项目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由团省委书记办公会自行立项,面向全省共青团、青年组织招标。目前,正在推进“五大工程”建设:智慧共青团工程、团建基础工程、组织再造工程、青年创新创业工程、生态环保美丽吉林工程。征集项目:采取“自下而上”的方式,由团队组织、青年组织、社会力量、青年个人申报和承接工作项目,团省委配套资金、设施、智力等辅助实施。项目申报工作开始以来,得到了基层团组织和广大青年的踊跃参与,现有279个项目初评入库,待立项后分期分批实施。
推进项目化的关键是发挥好各要素功能
关于主体。首先是团干部。我们实施了“团干部素质提升计划”,要求全省各级团干部亲身参与设计、论证、承接工作项目,从“很像团干部”到“不像团干部”,再到成为“优秀团干部”。团省委机关干部在做好战斗员的同时,更要学做指挥员、管理员。第二是各类青年组织。我们通过“组织再造工程”,加强对更多优秀青年、青年组织的联系和凝聚,鼓励引导他们参与到项目化中来,进一步延伸了工作手臂,形成了推进事业的合力。第三是社会组织、社会力量。充分发挥他们在专业技术、社会动员、对外联络、影响号召等方面的优势,通过项目参与青年事务、履行社会责任。第四是广大青年。通过项目化,强化共青团工作知晓度、影响力,引导广大青年积极参与项目实施、评价,以此推进团内民主建设。
关于资源。一要正确认识资源。资金是资源,但资源不仅仅是资金。共青团、青联、青企协、学联等“金字招牌”是资源,从中央到村的六级组织体系是资源,希望工程、青年文明号、保护母亲河行动等品牌是资源,各级团队干部、青年组织成员是资源,活跃在各条战线、各个领域的转岗团干部是资源。党与团特殊的政治关系、党和政府对青少年事业的重视支持是共青团最大的资源。二要广泛争取资源。在政府、社会和市场的资源供给体制中,共青团没有固定、明确的资源来源保障,既要以事权向财政争取财权,也要研究政府职能部门的资金投向,设计好承接项目。要找准各方利益的结合点、共赢点,以实实在在的功效来谋划项目、推进项目,注意发挥项目资金的“杠杆”、“风向标”作用,撬动各类优势资源流动汇聚。三要科学分配资源。设计推出系列“组合产品”,为项目实施提供全方位服务。通过资源下移带动工作理念下移、要求下移、任务下移,实现资源共享、项目共建、品牌共创。
关于平台。第一是承接平台。主动适应“费随事转”的要求,以项目承接政府公共服务事项,争取更多的改革红利为青少年事业释放。逐步构建来源稳定、类型多样、日益扩充、高效合理的“青字号”资源供给体系。积极为青年社会力量承接政府购买服务牵线搭台。第二是工作平台。将“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有机结合,以项目落地回应党政新要求、青年新需求。我们设计实施了“智慧共青团工程”,通过建设覆盖全省各级团组织、青年组织的协同办公平台,以及对青年行为分析预测的大数据库,为推进共青团工作项目化、信息化提供了坚强保障。第三是成长平台。引导广大团干部进一步强化发展意识、机遇意识、协作意识、竞争意识、开放意识、市场意识。通过项目化带来的管理扁平化,更好地发现、评价、培养干部,形成“干部推动事业、事业激励干部”的良性互动。
>>> 更多内容
团吉林省委书记 程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