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被问及参与国际合作、做海外工程最重要的是什么,不止一个在缅甸的中石油员工说出了同一个答案:“最重要的是,尊重当地人、融入当地环境。”
一切按照与国际接轨的方式来做,才能有理有节地回应外界的质疑
金鑫锐从2002年就开始被派驻海外,最初在巴基斯坦工作,后来转去苏丹,最后在缅甸待了下来。
每次当她走在缅甸第二大城市曼德勒的市中心,总会感叹当地的发展。短短几年间,缅甸大幅度改革开放,她成了见证者。这位中石油的财务人员注意的角度与他人颇不同:街上、商场里的ATM机,差不多都是这两年冒出来的。
在曼德勒,中石油东南亚管道公司总经理姜昌亮对自家的技术水平信心满满:“建设和运营管道,中国人在世界一流。中国石油已经具有一年时间建设长达6000公里、直径1016毫米管道的能力,名副其实的世界一流!”
可他们在变革中的缅甸不时遇上新的情况:2010年11月,也就是中缅油气管道项目开始筹备两年后,统治缅甸的军政府将权力移交给民主政府,而政府随即开始推行一系列改革。开放媒体之后,民间言论迎来了一个爆发期,“个人可以办报,市场卖菜老太太提个问题都有人追究”。当初中缅两国合作原本有三大“千亿工程”(以缅币计),另两项工程很快在来自民间的非议声中叫停。而油气管道项目,也身陷舆论风暴。东南亚管道公司公共关系处的员工记得,他听过的最离谱的谣言,是说中国会派军队来保护管道。
但历经风暴后,中缅管道工程幸存了下来。
身为教授级高级经济师,在天然气和原油管道合资公司担任副总裁的李自林并不觉得这是中石油偶然碰上的好运。相反,他把这归功于充分的国际化准备:“虽然我们很多同事也是第一次开始做国际项目,但我们企业做国际项目这么多年,内部有一整套程序、要求,一切按照与国际接轨的方式来做,才能有理有节地回应外界的质疑。”
李自林相信,中石油20年“走出去”的经验,让公司内部的工作人员能够意识到:在一些国际惯例对企业社会责任有要求的方面,你若贪一时方便不那么做,可能以后会变成很大的阻力。
2008年年末,他刚刚被调来缅甸时,这个国家和现在还大不一样:“那时候缅甸还没有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甚至我们的缅甸合作方都觉得作不作环境评价无所谓,但我们当时非常坚持。”由此,环保条款被列入了合同。
该项目的环境评价全球招标,最后花落一家泰国公司。那是独立的第三方公司,在国际上信誉颇佳。
现在回想,李自林一连说了好几个“非常幸运”:“中标的是泰国公司,是国际著名公司,独立的。”如果当初不是完善地作好了环境评价,后来政局变动之后,恐怕花上好几倍的力气也无法弥补过来。
外来的中国人光自己单打独斗,是没法把工作做得有声有色的
“必须融入国家,融入社会,让对方接受你,对当地人尊重,对习俗理解”,“不要把一些‘土豪’的习气带过来,这样的话肯定是不受欢迎的。”谈到企业“走出去”的经验,东南亚管道公司的管理层能说出不少门道来。
然而,要尊重各民族的文化并不像想象中那么简单,有时还会碰上意想不到的习俗。澳大利亚北部有一个名为“巴布亚新几内亚”的岛国,整片国土都被热带雨林所覆盖。1993年,中石油就在这里第一次拿到了海外勘测项目合同。开始作业没两天,当地不穿衣服、只围树叶的土著民族部落首领就上门来了——对了,当地人把这部落称为“食人族”,他们的信仰是,看得起一个人,才会把他吃掉。
这个食人族首领对中方的工作人员说:根据我们这里的习惯,开钻要庆祝,至少要派400人来你们现场跳舞……
而有些简单的习俗,也出乎意料地重要。在穆斯林国家,女士出门都包着头巾。金鑫锐现在能内行地向记者解释说:“他们觉得头发是引诱他人的罪恶之源。”可是,10多年前她第一次踏上巴基斯坦国土时,对此一无所知。一开始,她没想到要入乡随俗,依旧露出头发到处走。
直到有一次,一位穿及膝短裙的同事在拜访业主时被赶了回来。听了当地同事的解释,她才意识到,很多中国人看来司空见惯的事情,在当地文化中都是对人极为不敬的:“我那时候才知道,为什么我们这群中国人去了机场、银行这些公共场所,大家都在盯着我们看。”
如今,在东南亚管道公司工作的中国员工,人人都说得出一些缅甸生活上的禁忌:不能随便摸孩童的脑袋;进入佛寺的时候必须打赤脚,不光要脱鞋,连袜子也不能穿。为了适应当地法律法规,公司还专门制定了15条规定。
而令副总裁李自林头疼的问题之一也是企业如何融入当地:根据缅甸的用工要求,6年之后,在缅甸作业的这两大管道项目六成以上的职位都得聘用本地居民。“6年是眨眼就会过去的”,如何培训当地员工?如何在职业设计、薪水待遇方面帮助到他们,令他们对企业有更多归属感?
“对当地的员工,可能需要更多的耐心。”与多名缅甸籍员工在一起工作的金鑫锐对此颇有心得。在全球不同的地方驻外期间,她常常与当地人成为关系不错的朋友。在她看来,得到当地人的帮助,是她在驻外工作中最宝贵的经验。
她记得从前在巴基斯坦与苏丹时,那些工作开展得最好的,都是能得到当地人帮助的人;外来的中国人光自己单打独斗,是没法把工作做得有声有色的。
“我待他们就跟自己的弟弟妹妹一样,会把自己的人生经验分享给她们。”她希望真诚的环境能为企业留住更多当地人才。
在曼德勒土生土长的华人员工卢达美心中,中石油控股的这两家合资公司,无疑是曼德勒最好的用人单位——外企,工资高,干活儿也不累,每天中午,她能在公司食堂吃上厨师准备的地道缅餐,和本地同事一起唧唧喳喳地聊天。
而金鑫锐对手下员工的关心还要更多一些。她曾劝说一名缅甸籍员工的母亲放弃一场诉讼,起因是这位员工在从前办公的酒店与一群演员发生口角,结果被请出酒店。
金鑫锐能理解这位母亲愤怒于女儿遭到不公平对待的心情,但她劝对方,进入诉讼程序也得不到真心的道歉,不如提醒孩子远离这种危险——她愿意去找酒店的经理,督促他们保障公司员工在这里办公的安全。
本来气冲冲的缅甸母亲最后平静地走了,临走时告诉她:“我女儿每次回家都会跟我说起你,她觉得从你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她愿意听你的建议,我也很放心把她放在你身边。”
中国企业开始采用西方公司普遍的策略:企业社会责任行动
某知名英国媒体曾专门就中缅油气管道采访过东南亚管道公司。采访之前,记者非常正式地发了采访函与采访提纲。接受采访的是公司副总经理李自林,等话筒一架上,他发现对方甩过来的问题一个比一个尖锐,几乎没照着提纲来:“你们做了什么来协调对管道周围人民生活的影响呢?”“你是不是非常肯定所有被征地的农民都得到了赔偿?”“你有信心这条管道能顺利运行,并且双方互利、有益于当地民众吗?”
面对这些问题,李自林没有回避或激动,而是一一告诉了对方答案。
不止一家外媒注意到了中国企业学到的“新招数”。美国一家媒体曾评论说,在缅甸的中国企业努力解决形象问题,它们开始采用西方公司普遍的策略:企业社会责任行动。
事实上,早在油气管道还未正式运营之前,东南亚公司就开始在管道途经的4个省邦——马圭省、曼德勒省、若开邦、掸邦——一一建设学校、医院、道路、电力设备、水井等工程。在原油管道起点马德岛上,几年前居民的淡水来源还是从天而降的雨水,中石油的员工到了那儿,居民用上了从新建的水库里引出来的自来水。
“我们完全是国际化合作的商业项目,合法经营,依法纳税,尊重当地的法律法规。”回忆起那家英国媒体的采访来,李自林底气满满,“我对他们说,你可以尽管去调查,哪个在缅外资项目能做到我们这么公正透明?我有充分的信心,不怕大家查。”
底气的背后是对程序的遵守。一位负责赔款给村民的员工介绍说,每一份征地赔偿的文件上,不光有当地村民的签名,还有各级政府、监理与缅甸能源部的签名,同样有现场图片,确定赔偿已经亲手交到了农民手中。
被各路缅甸媒体“围攻”的时间渐长,东南亚管道公司专门成立了公共关系处。而这里的工作人员也日渐熟悉了,在改革后的社会中,如何与缅甸当地民众沟通。
“与其让社会上把没有根据的事情以讹传讹,不如借媒体的声音,及时澄清真正的事实。”公共关系处一位工作人员这样告诉记者。如今他们随时与缅甸主流媒体的记者保持着联系。
去年9月14日,缅甸很多媒体收到爆料称,中缅天然气管道在马圭省安镇皎秒村附近发生了天然气泄漏、起火与爆炸,有当地村民声称目击到了这一幕。
当这条消息传到公关处的时候,也同样在Facebook、推特等社交网络上传播开来。甚至有一些非政府组织听到了消息,开始赶往事发地观察。
中石油方面所做的,是迅速收集、核实管道运行信息,在得到消息一小时之内确定了如下事实:管道并没有发生问题,所谓着火,是当地村民燃烧的农作物秸秆。与以往闷声不响、只做不说的情况不同,他们将所掌握的情况写了澄清声明,第一时间发给各大媒体。
以往传言盛行、公司有口难辩的情况没有重演。第二天,缅甸各大主流报纸上,各方说法都得到了刊登,中方有理有据的澄清,最终迅速化解了误会。
尽管遇到了许多意想不到的磨难,回顾起整个管道缅甸段的工程,总负责人姜昌亮仍觉得:“从企业的角度来说,这里的转型开放还挺好,因为一切都更规范、更稳定了。”
随着缅甸立法、行政体制日趋完善,曾经掠过中缅管道工程的那场风暴也成为历史。现在,当地有了新规定,所有重大工程,除了要经过内阁审批,还得送交国会;这也意味着,任何工程项目,再不是政府一句话就能叫停的。
管道项目在缅甸的数年,见证了这个国家从封闭到走向国际后的惊人发展:刚来的时候曼德勒当地唯一的四星级宾馆愿意低价长期租房给中石油的员工,而如今宾馆一间客房标价高达200多美元,还一房难求;各种国际品牌,也像雨后春笋一般冒出来。
只是,不论世道如何变迁,在海外投资的经验却始终如一。按照李自林的说法,最重要的就是“按照国际惯例,按照商业规则,讲诚信,尽企业的社会责任,做合格的企业公民”。他认为,这也是中石油20年来在海外这么多国家作业的基本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