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14年03月12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贵州“希望童园”:

让山里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

本报记者 白皓 通讯员 黄涛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4年03月12日   01 版)

    2月28日上午,听说离家门口大约200米的村小开了免费幼儿园,贵州省铜仁市松桃县木树乡冲头村村民石帮全一大早就带着4岁的儿子石燊出现在幼儿园门口,“孩子终于有幼儿园上了”。

    对于冲头村来说,有个小型幼儿园是全村的一件大事。过去,村里条件最好的人家能把孩子送到邻近乡的私人幼儿园,没有条件的孩子大都跟着长辈在田间地头度过童年。

    在这个约30平方米的免费小型幼儿园里,装饰着五颜六色的气球和彩带,配备了5个木马、3个跷跷板和一些益智玩具。幼儿园有两名幼教志愿者老师和23个孩子。2月28日,100个这样的乡村幼儿园在贵州省织金、思南、松桃等5个县同时开始运营,这些由团贵州省委发起、贵州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以下简称“贵州青基会”)资助的幼儿园有个统一的名字——“贵州山区希望童园”。

    破解筹资难题

    在贵州的山村建设这样一个“希望童园”,需要支付两名志愿者的生活补贴和日常运营费用,每年大约需要4万元,团贵州省委希望能在3年内建设600个“希望童园”,让更多山里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

    对于贵州青基会来说,仅这个项目每年需要筹集的公益金超过2400万元,过去的筹资渠道无法保证项目正常运行。创新机制破解筹资难题,摆在贵州青基会秘书长宋静面前。“互联网中‘众筹’的思维,能不能让筹资多一些办法?”宋静考虑。

    带着思考,团贵州省委开始集体讨论如何创新。一次会议上,团贵州省委书记马宁宇提出一个“众筹”的思路:我们能不能帮山里把好东西推向市场,用赚的钱到山里建童园?

    沿着这个思路继续讨论,团干部们认为,一个带有浓郁贵州特色的乡土品牌应该出现,壮大这个品牌,必须按照市场规律来运作,而非依靠行政手段。

    “我感觉一个有浓浓乡土气息的社会企业该诞生了。”团贵州省委副书记涂妍说,“商品从村里来,到城市里去获取比现在高的附加值,再反哺回村里做公益。”

    用纯市场化的手段运作社会企业,为“希望童园”项目“造血”,成了一个普遍的共识。很快,贵州省青基会找到了合作伙伴。1月12日,贵州生生乡土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生生乡土”)正式成立,这是一家由贵州省青年创业就业基金会、贵州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发起,贵州多家电子商务及创意产业企业共同成立的公司,成为贵州首家股份制社会企业。

    生生乡土股东萧然很明确,公司会集中精力做“贵州农特产品种养殖业”、“民族民间手工业”、“乡村旅游”3个服务业板块的业务,在线上入驻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开设专门的购物通道推介贵州山村的特色产品,同时线下与连锁超市合作开设专柜,将特色产品集成销售。

    萧然希望,这能改变以往土特产品销售半径短、文化内涵和产品标准不明晰的问题,同时还可以为贵州乡村资源与市场的对接提供信息服务和金融服务平台,“贵州山区特色产品丰富,我们的目标是要改变‘富饶的贫穷’的现状。”

    马宁宇透露,生生乡土每年70%的利润将注入贵州省青基会,用以进行公益事业,30%的利润留作企业自身发展之用。

    平等心态联手民间公益组织

    资金是“硬实力”,有资金可以培训志愿者老师提升“软实力”,但在宋静看来,仅是这样的“软硬结合”还不能满足把项目做好的需求。

    2011年4月,贵州青基会曾经和民间公益人梁树新共同发起成立“微基金”,为山区学生能免费吃上热腾腾的午餐而努力。精确到0.01元的“全裸晒账本”,让那次合作一直被媒体当成“公募基金”和“草根公益”合作的范本。

    贵州青基会觉得,“希望童园”的项目可以继续保持与“草根公益”的合作,让项目执行得更规范、更高效,提升“软实力”。

    事实上,梁树新在2010年就着手启动了“乡村童园”计划,他认为乡村幼儿教育对于农民来说已是刚性需求,当时全国大部分乡村都没有幼儿园。

    梁树新决定与贵州青基会合作。在他看来,自己想做的“乡村童园”和“希望童园”项目的目标一致,而贵州青基会“官气不重”,平等交流是能合作下去的重要因素。

    公益组织“麦田计划”贵州地区负责人“涓涓”也选择与“希望童园”项目合作,她认为,民间机构的灵活性和公益项目的策划执行能力、效率更高,公募基金在地方项目的推进、资源整合方面具有优势,可以最大限度降低运营成本。“取长补短是促成双方合作的最初原因。”“涓涓”说。

    贵州青基会认为,平等交流、取长补短是合作的基础,相互信任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看准了再合作,合作就充分信任。”宋静说。

    多方监管提升项目公信力

    为了提升公信力,“希望童园”项目选择多方监管、全透明运作的模式。

    “如果不这么做,民间公益组织首先就质疑你。”这是贵州青基会的共识。在他们看来,得不到公众信任的项目即使项目资金再充足,也难以扎扎实实做下去。

    按照《贵州省山区希望工程基金——希望童园计划项目实施管理规则》项目监督规定,幼教志愿者需要详细记录每天的教学情况,定期在微博上曝光近期费用使用明细,并将记录留存,以备由当地教育部门和团委以及政府组成的巡视组审查。

    当地教育部门和政府卫生、公安等部门则承担幼教志愿者的培训工作,培训内容包括食品卫生安全、公共安全、幼儿基础教育等,并定期联合团县委对童园进行巡视,多方面确保幼儿的身心安全与健康。

    同时,孩子的家长是监督中的重要环节,家长有权对涉及孩子切身利益的一切事项提出质疑,每一项质疑都必须给予明确的信息反馈,如果出现侵害孩子权益的情况,贵州青基会严肃追责。而捐助方和广大网民对财务、运行、效果的公开监督,则直接由贵州青基会接受公开质询。

    下一步,“希望童园”将成立由各级团组织、教育部门、家长、民间公益组织等组成的管理委员会,探索童园的发展路径,“让更多山里孩子接受幼教是我们应有的担当。”涂妍说。

本报记者 白皓 通讯员 黄涛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4年03月12日 01 版

只争朝夕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全国政协十二届常委会第五次会议举行
让山里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
存款利率或一两年放开 首批民营银行试点确定
给一分权力,就得加一分监督
11国联合搜寻MH370
地方政府举债成“鸦片瘾” 城市信用评级是“戒毒方”
中国青年报微信账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