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18日“国际古迹遗址日”的主题为“纪念性遗产”。3月14日,国家文物局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明确要求各地的抗日战争历史遗迹,凡是条件具备的,都将在今年9月前向公众开放。
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与考古司副司长陆琼介绍,目前我国涉及日本侵华及中国抗日战争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共有186处,遍及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80%实现了对外开放,细菌试验基地、屠杀现场、监狱等15处罪证类遗址已经全部开放。
陆琼说:“尚不具备开放条件的,要积极创造条件,争取尽快向社会开放。目前作为办公、教育等用途的场所,要在适当区域开辟宣传展示空间,或在合适的明显位置树立纪念标志和说明。”
197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奥斯维辛集中营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以警示世界“要和平,不要战争”。陆琼透露,我国也将支持抗战遗迹进入申遗的预备名单,其中,黑龙江的“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旧址”已经提出了计划。
博物馆司司长段勇介绍,除抗战遗迹外,我国的抗战、反法西斯博物馆、纪念馆、陈列馆目前已有137座,其中一级博物馆5座: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延安革命纪念馆、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和八路军太行纪念馆。藏品总数达163.32万件,其中珍贵文物34068件,去年共接待观众4437万人次。除个别博物馆外,全部向社会免费开放。
段勇说:“今年国家文物局将结合可移动文物普查,摸清抗战文物的资源状况,开展一批馆藏珍贵抗战文物的保护修复工作。”他还透露:“不会忽略正面战场。”
关于下一步的工作重点,段勇强调“国际交流”。“国际上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更多关注欧洲战场。我们希望通过加强国际交流,比如,与其他国家的博物馆建立联盟、开展学术交流、互办展览,让全世界认识到中国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的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