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14年03月20日 星期四
中青在线

最美基层干部

村民致富的“筑路人”

——追记四川省绵阳市铁炉村原党支部书记张勇

本报记者 王鑫昕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4年03月20日   06 版)

    开了3家公司、资产上千万元的“大老板”张勇,3年前选择回到四川省绵阳市游仙区魏城镇铁炉村,竞选家乡的村支书。竞选成功后,他自掏腰包,往这个穷山沟投进了几百万元。然而,村民的致富梦刚刚起步,病魔却夺去了这位年轻村支书的生命。

    修起通村公路

    2010年12月26日竞选村支书时,张勇当场承诺:为村里修一条通村公路。就在人们将信将疑的时候,当天下午,修路的挖掘机就开进了村子。

    和中国许多贫穷落后的农村一样,修一条好路,是铁炉村几代人的梦想。这个村子所处的位置地形酷似铁炉,因而得名。因为车子开不进来,曾有村民的3千斤桃子烂在了果园里。

    村民王成金对此则有另一番刻骨铭心的记忆。20多年前的一天,王成金的孩子突然生病,他抱着孩子往魏城镇跑了3个半小时,“手杆都抱痛了”。如今,路修好后,同样的起点和终点,开车只要10分钟。

    在修路要占地、拆房的时候,几乎没遇到阻力。一位村民刚花1000多元挖了一口井,为了让路,二话不说就填上了。

    张勇承诺出资200万元用于修路。没想到,200万元3个月就花完了,资金链一再告急。他只好东拼西凑四处筹资,最后他甚至拿自己在城里的房子作抵押,从银行贷款修路。

    经过近一年艰苦奋战,一条33公里长、在村里绕了4圈的土路串起了铁炉村的家家户户,小山村修起了“四环路”。张勇为此花了700多万元。

    不从村里拿一分钱

    一些生意场上的朋友很难理解张勇的选择:“以前做生意,看他精明强干,怎么一回村就变傻了呢?”

    要论做生意,张勇的确不赖。1992年,他初中毕业后进入镇上一家印刷厂工作,很快当上了副厂长。1998年,他辞掉工作到绵阳市打工,其间又自学拿到了大专文凭,还先后考取了会计电算化证、广告从业人员资格证、通讯从业人员资格证等。

    1999年,他创办了第一家企业,淘到了第一桶金,后来又开了第二家、第三家公司,成了一个资产过千万的老板。

    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后,张勇回老家给父亲重建房子。由于不通公路,买来的建材只能卸在离家几公里远的地方,再请人工背运进山。这次遭遇,让张勇印象深刻。

    2010年,魏城镇邀请上百名在外办厂经商的本地人聚会,为家乡未来发展出谋划策,并动员他们参加村级组织换届选举。经过反复思考,张勇决定竞选村支书。当选村支书后,他成了当地的名人,“千万富翁竞选村支书”的新闻被大量报道。

    从此,他的人生道路拐了个弯。这位过去赚大钱的生意人,过上了不计收益、往外掏钱的日子。

    除了修路花的700万元,他还自掏腰包,邀请重庆的专业人士为铁炉村搞新村建设规划,不但规划了分片的粮油种植、特色种养殖区域,还设计了农耕博物馆、旅游服务中心,试图吸引周边的城里人来体验乡村旅游。

    他兑现了“自己不从村里拿一分钱”的承诺。即便是上级发的津贴,他也只签字,不领钱,全部补贴给其他村干部。

    不计付出谋发展

    由于资金有限,只有一部分通村公路先硬化成了水泥路面。水泥路在他家门前100米处拐了个弯,往别处延伸。

    他的生意伙伴杜刚被邀请到铁炉村搞红薯深加工产业,张勇希望以此带动村里的红薯种植业。没有合适的场地,张勇把自家的房子拿出来当厂房,他甚至不顾农村人在乎的风水观念,让杜刚在堂屋的前面砌了几口池子,用于加工作业,而他不收一分钱。

    谈到张勇的选择,杜刚揣测:在积累了一定的财富之后,生意不再是张勇追求的唯一的东西了。

    老乡们则从张勇小时候的经历,去理解他的人生选择。“读初中的时候,老师问大家读书是为了什么,张勇回答说,为了改变铁炉沟的面貌”。

    这位做事干练的村支书的确让铁炉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除了绵延30多公里的“四环路”、高端大气的新村规划,还有外地老板来投资经济作物种植,逢年过节村里的老人还能收到村两委送上的红包等等。

    老人们说,他们从儿时就开始传唱的民谣“好个铁炉沟,三季两不收”,正在成为历史。

    圆了一半的治村梦

    遗憾的是,当铁炉村迎来发展的转折点时,张勇的健康却走到一个拐点。

    从2011年8月开始,张勇因严重的肝腹水3次被送进医院,体重从210斤降到了140多斤。他先后辗转绵阳、成都、北京等地看病,治疗过程中,医院发了两次病危通知书。

    即便如此,张勇依然没有歇息一下。大学生村官戴春桃刚来报到的时候,就在张勇的病床前看到,刚做完手术的张勇,一边挂着点滴一边和村干部商量事情。

    在妻子戴小兰的眼中,张勇只是把办公室搬到了病房。有时候,他还拖着虚弱的病体到村里实地查看。

    病重的时候,他也没忘记自己的承诺。村民送给他养身体的土鸡、鸡蛋之类的土产,他一一记下,折现后公示,归入村集体资产。

    病中的他曾经说过:“如果再让我活10年,铁炉村就能建设成为一个现代化的新农村了。”可惜,他的治村梦只圆了一半。2013年11月7日,因严重肝病恶化,38岁的张勇在医院去世。

    但村里的老老少少记住了他。“我们小时候在课本里学过焦裕禄。”王成金说,“张勇就是那样的人。”

本报记者 王鑫昕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4年03月20日 06 版

人民币和新元直接交易是中新两国合作新亮点
“叶欣仁”:一座城市的良心
村民致富的“筑路人”
河南:司法拍卖统一上网公开
确定《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部门分工
浙江首次国民消防安全常识知晓率调查结果出炉
淮北:从挖煤炭转向挖文化
北京中学生看望先心病患儿
辽宁舰上的九十朵“铿锵玫瑰”
情系“十老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