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南京3月21日电(记者朱旭东)在江苏南通,有这样一批50岁到70岁左右的“小老人”志愿者队伍,定期向社区空巢、残疾、病患、独居等高龄老年女性提供服务。她们给社团取了一个富有诗意的名字——“巾帼挽霞”,这里的“挽”并非“晚”的别字,而是包含“手挽手”和“延续挽留”的意思。
3月12日,72岁的钱吉华一大早带着亲手包的100只肉馅小馄饨,敲开了南通市易家桥新村张璇如老人的家门。“张老啊,这100个小馄饨啊,还跟以前一样,按照你的口味,全肉馅的,都剁得细细的,现在早晚凉,出门多穿一件呐。”钱吉华拉着张璇如的手细细嘱咐着。“我知道,你们带来的鱼圆、馄饨,我总是慢慢嚼,味道真的好,我看到你们来,我心里那个开心啊,我一个人孤零零的,有了你们,我才感觉自己有活下去的奔头。”
83岁的小学退休教师张璇如是个苦命人,养女罹患精神病住院6年多,老人每月4000元的退休金全部用在了医院,自己只能靠拾破烂为生。久而久之,她的脾气变得阴郁而古怪。从去年起,钱吉华隔三岔五请医生上门给张璇如看病,天冷了送毛衣,天热了送汗衫,还坚持每周送来蔬菜、水果。知道老人舍不得买肉,钱吉华就每周给老人送来100只肉馅小馄饨。
2012年底,南通市“巾帼挽霞”服务项目启动时,当时新城桥街道侨友艺术团的负责人钱吉华已经70岁了,有人劝她在家享享福,她说,我也是个老人,更能明白老人想要的是什么,才能更加用心去贴着她们。
张璇如刚开始性格孤僻、固执,现在每周都盼着钱吉华和她的侨友艺术团团友们定时回访,盼着她们唱歌给她听,盼着她们表演节目给她看。如今,张璇如老人脸色红润了,脾气也亲和了。邻居们都惊讶,“这在一年前,简直不可思议,多亏了照顾她的好心人钱吉华。”
史凤美老人,93岁独居。志愿者支美英等人与她结对服务后,为老人送粽子,送蛋糕,陪老人聊天,老人把几十年前的陈年旧事,讲给支美英们听,她为有聆听者而感到兴奋。
在易家桥社区,专门帮扶困难老人的“小老人”志愿者有72个,年龄最小的也已55岁。24名受助老人,每人都由3名志愿者组成的服务小组与之结对,志愿者每周至少到结对老人家中服务一次,开展做家务、个人卫生清洁、陪聊解闷、改善伙食等爱心帮扶。南通大学社会学系专门组成课题组进行为期一年的跟踪调查,结果显示,受助“老老人”对“小老人”的服务满意度达96%,其中非常满意的高达80%。“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拉得更近了!”这是社区志愿服务队负责人洪启贤最大的感受。
跟踪研究的南通大学教授钱雪飞认为,“巾帼挽霞”的可贵之处在于,“小老人”们已把个体志愿凝练成集体制度,自觉探索从日常服务向机制服务转变。为了提高志愿服务水平,她们每隔一段时间,就组织一次服务技能培训。成员间还申请了QQ群,通过这一平台及时沟通信息、交流经验、探讨问题。同时还建立了例会制,每半月一次,雷打不动坚持至今。
如今,“巾帼挽霞”产生了滚雪球效应,越来越多的“小老人”加入到关爱“老老人”的队伍中来。崇川区钟秀街道50个60岁上下的“小老人”结对10多个80岁以上的“老老人”,开展生活料理、精神慰藉、康复理疗等服务;狼山街道完善家庭赡养协议,形成了以“4050”人员服务“7080”人员的养老模式。不少被服务对象也变身为服务主体,76岁的老军医徐锦淼感慨道:“我这么‘年轻’,不想成为‘关爱对象’,我已报名当志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