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4年03月29日 星期六
中青在线

观察

从同化到边缘化

——德国是如何对待本国少数民族索布族的

孙进 《 中国青年报 》( 2014年03月29日   03 版)

    德国政府和媒体都喜欢在新疆和西藏的民族问题上对中国指指点点,一出现问题,德媒就像被编程的机器人一样吐出一连串诸如武装吞并、文化同化和资源掠夺等标准化指责。不过,德国人在将手指指向别人时,似乎忘记了自己对待本国少数民族那段并不十分光彩的历史。对于犹太人的大屠杀,已是众所周知,这里无需再述。但德国对于本国另一个少数民族索布族(Sorben,又称Wenden)延续千年的同化政策却鲜为国际公众所知。甚至有许多人都不知道,德国境内还有索布族这个少数民族。假如你碰巧是这许多人中的一个,也不必责备自己无知。因为,这基本符合该民族在德国社会的地位,经过千年以来被迫的文化同化和自然的民族交融,索布族已被同化和边缘化至近乎可以被忽略的地步。

    我们可以在此看一组数字:在16世纪时,德国(准确地说“德意志第一帝国”,又称“罗马帝国”,14世纪改称“德意志民族神圣罗马帝国”,统治期962-1806)约有16万索布人。在18世纪末,德国约有25万索布人;在19世纪末,德国约有16万索布人。尽管人数在下降,但索布族当时仍然占据着当地人口的绝对多数。在二战之后,索布族的人口下降至10万。等到两德统一时,索布族人口已经进一步下降至4万~6万。目前德国有多少索布族人呢?这个问题没有人能够肯定地回答,因为联邦德国不要求其国民在任何表格里填写自己属于什么民族。人们只是估计德国现在大约有6万索布人,其中4万人在萨克森州(占当地人口的比例12%,占全州人口的比例为0.9%),另外两万人在勃兰登堡州(占当地人口的比例为7%,占全州人口的比例是0.8%)。在这6万索布人之中,目前还在使用索布语的仅有两万人,这说明大多数人已经放弃了本民族的语言。索布人人口数量的减少自然受到战争伤亡和出生率低的影响,但另外一个主要原因是:经过延续千年的民族同化和交融的过程,许多索布人已经变成德国人。

    索布族属于斯拉夫民族的一支。其祖先在6世纪时迁徙至奥德河和易北河之间的地区。在10世纪,索布族被神圣罗马帝国的军队打败,自此臣服于德意志人的统治,一直未能形成独立的国家。在二战结束之后,一部分索布族人曾想要建立独立国家或者与捷克斯洛伐克合并,但是没有成功;索布人的代表机构“家园协会”也曾向东德政府提出建立一个独立行政区的构想,但遭到了拒绝。直到今天,索布族的生活区仍然跨越德国东部的萨克森和勃兰登堡两州。因此,德国媒体将索布族称作“一个没有自己国家、没有母国,甚至连自治区都没有的少数民族”。

    德国媒体在西藏和新疆问题上对于中国的批评,如武装吞并、文化同化和资源掠夺,更适合用来进行自我批评,因为他们过去就是这么对待索布族的,直到其濒临灭绝时才开始谈保护问题。

    首先,武装吞并。索布族的祖先在6世纪时迁徙至奥德河和易北河之间的地区之后,形成了独立的居住区,也有自己的部落首领。他们当时和法兰克王国时有战争发生,但毕竟势单力薄,在9世纪初被法兰克王国的军队击败,不得不投降,并向其进贡。937年,基洛被德意志皇帝奥托一世任命为萨克森东马克边区总督。他对索布民族采取了暴力压制的政策。939年,他以举办晚宴为名,邀请30位斯拉夫诸侯前来赴宴,然后将他们全部杀害。这一事件引发了斯拉夫民族的起义。990年,最后一支索布族部落被德意志第一帝国军事占领,索布族自此臣服于德意志人统治。

    其次,文化同化。从1150年到1300年,德意志帝国的统治者对索布人居住的地区进行早期的殖民化,大批的德意志居民移居到这里居住。与此相伴而来的是对索布族的基督教化。随着德国居民占据主导地位,索布语遭到排挤,法庭限制或禁止使用索布语。索布语的礼拜和教育也受到限制或者被禁止。这种政策断断续续地延续了近千年。一战后成立的“魏玛共和国”(1918-1933)虽然在宪法中承诺保证索布族使用民族语言和发展民族文化的权利。但是,对于这个异族却始终有“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顾虑。为此,魏玛共和国政府专门设立了一个索布人部门,负责监视索布人的活动。纳粹上台后,开始毫不遮掩地采用强制手段推行对索布族的同化。从1937年开始,纳粹政府禁止在公共场所使用索布语,所有索布人的组织都被取缔。索布族知识分子遭到大规模逮捕,有些积极分子被关进集中营,并遭到杀害。在东德(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时期,索布族人的政治待遇有了很大改善,东德在1968年的宪法中承认索布族是少数民族。尽管如此,针对索布人的公共政策还是以意识形态上的控制和监护为特征。索布语作为日常用语在快速消亡,索布族的文化继续遭到破坏。除了与民族交融相伴而来的自然同化,还有一个原因是:二战后德国失去了近三分之一的领土,大批难民(近1500万)被驱逐出原来德国的领土,这些被驱逐出来的德国难民大量进入索布人居住区,改变了这里的人口结构。

    第三,资源掠夺。索布人居住的地区原来以农业和田园生活为主。后来,在这里发现蕴藏量丰富的褐煤资源。于是,政府开始在这里大规模采矿。采矿不仅破坏了索布人的文化生活空间,令其不能按照传统的生活方式继续生活,而且还吸引了大批的德国技术工人移入,致使当地人口结构进一步改变。

    两德统一后,索布人总算迎来了有利的政治环境。勃兰登堡和萨克森州都出台了专门的法律,确保他们有维护自己的民族认同、语言、宗教和文化的权利。不过,这一政策来的为时已晚,索布人此时的人口锐减,说索布语的索布人的比例更是少到可以忽略不计。2008年,梯利西成为第一个当上萨克森州州长的索布人。这自然值得肯定,但也不能过度评价,因为他如果自己不说,人们也许并不知道他是索布族人。

    德国人在历史上对犹太人的灭绝政策和对索布族人的同化政策,有着天壤之别,但究其实质是同一种文化认知逻辑的不同表现,即:差异是个问题,最好消灭。分析一下德国新世纪以来有关如何对待穆斯林移民的政策讨论,就不难发现,正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政治制度可以改变,但是一个民族的文化认知逻辑并不会轻易改变,所改变的不过是其表现形式而已。

联大决议确认克里米亚公投无效
巨额国际援助涌向基辅
从同化到边缘化
再出江湖
搜寻黑匣子
从两国人民利益出发,打造中德利益共同体
让中法关系更紧密更持久更特殊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 文明因互鉴而丰富
“奋斗的青春最美丽”分享团走进宁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