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唐灿灿来讲,她曾经与女儿小可最遥远的距离,不是女儿在老家商丘,自己在深圳打工,而是一个躺在重症监护室(ICU)里,一个只能隔着玻璃守候。
“每天都在熬,像天塌了一样。”唐灿灿想起小可的经历,声音依然带着颤抖。
去年7月份,因为一次不算成功的手术,只有一岁零四个月的小可开始持续高烧不退,肚子胀得邦邦硬,青筋清晰可见。术后第三天,孩子“已经有休克早期的表现”,才转入ICU。
事实上,这比孩子刚送到深圳儿童医院时,情况还要糟糕。主治医师裴洪岗刚接到小可时,孩子脸色苍白,严重脱水,“哭的意识都没了”。
医院诊断是肠套叠,需要立即手术。医生对手术很有信心——因为肠套叠是儿童常见病——但也提醒孩子家长:手术后,有可能会发烧几天。但是当手术开始,主刀大夫裴洪岗却犯了难:套入的长达一米的肠管已经呈暗紫色,切掉还是不切?
手术持续了三个多小时,唐灿灿在手术外的走廊里来回踱步,以泪洗面。孩子的父亲杨中原也躲到厕所里偷偷抹眼泪,怕妻子看见。
最终,裴洪岗和助手只切除了一小块肿物,为孩子保全了肠管。
当晚零点30分左右,医生一脸疲惫地从手术室出来,告诉杨中原“发黑的肠子变红后又被放了回去”。自称“没有医学常识”的他心里还是有些不满:“我觉得该切掉。”只是转过来一想,“不理性解决问题,跟医院闹也不能看好娃的病”,虽然心里受不了,还是压了下去。
可是术后孩子持续高烧,没有好转,唐灿灿摸着孩子发烫的额头,胀鼓鼓的肚子和发青的身体,这位年轻的母亲到了崩溃的边缘。有一次,她实在忍不住,和值班医生大吵一架。
孩子转入ICU,病情仍在恶化。医生决定,再次剖腹检查。“只要有一线希望,也得赌一把。”医生裴洪岗对孩子的父亲说。
这么小的孩子五天之内进行第二次手术,杨中原担心女儿“从手术台上再也下不来”。眼里满是血丝的他还是签了手术同意书,没有任何怨言。一旁的妻子默默地看着医生再一次把孩子推进手术室,眼泪又刷地一下子流下来:“签了同意书,不知道会有什么后果。”
她担心的事发生了,第二次手术后孩子全身水肿,眼睛睁不开,肚子胀得像皮球,随时都可能被死神拽走。但是一周后,当医生和家属几近绝望时,奇迹却意想不到地出现了。小可慢慢有了好转的迹象,一个月后竟顺利出院。
孩子出院时仍欠医院三万多,但医院默许孩子出院,没人去催过账。三个月后,杨家夫妇回到医院自觉地把所有欠款还上了。
小女儿的病花光了杨中原两人几年的所有积蓄,还欠了五六万的债。一个跑出租,一个在工厂打工,“债只能慢慢还”。
如今,孩子已经快两周岁了,“能吃能喝能睡,调皮得很”。她还不懂肚皮上长长的伤疤是怎么回事,只是自己一摸到就觉得害怕。
“特别遗憾的是,当初没有给裴医生和医院送面锦旗。”电话那头,杨中原笑着对记者说。抱在妈妈怀里的小可,也在咿咿呀呀地讲个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