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天津4月4日电(记者张国 通讯员朱宝琳)记者今天从天津大学获悉,该校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微创外科手术机器人系统“妙手S”,日前成功为患者做了手术,标志着该科研成果正式进入临床试验阶段,有望3年内投产。
该项目负责人、天津大学机械学院院长王树新介绍,微创外科手术机器人在国内实施临床手术尚属空白。
3月26日、3月31日、4月2日,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在国内率先采用“妙手S”机器人,先后为3位患者进行了胃穿孔修补和阑尾切除。手术过程顺利,患者术后恢复良好。医生只需坐在操作台前便可实施手术。
王树新教授说,机器人技术应用于微创手术,突破了人手的极限,仿真机械手臂可以360度自由旋转、摆动,活动的自由度远远超过人手,手术操作更为精细、准确。直视三维立体高清图像使得手术视野更加清晰。手术操作者可采用坐姿,便于完成长时间、复杂的手术。
据介绍,美国研发的世界上第一个外科手术机器人“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约需人民币2000万元,手术耗材昂贵,手术费用相对高昂。我国自主研发的“妙手S”系统推向市场后,将有助于降低同类产品的价格与维护成本。
王树新介绍,较国外同类产品,“妙手S”系统有3点技术优势:一是运用了微创手术器械多自由度丝传动解耦设计技术,解决了运动耦合问题,固定、防滑、防松,更有利于精度保持。二是实现了从操作手的可重构布局原理与实现技术,使机器人的“胳膊”更轻,更适应手术的需要。三是运用系统异体同构控制模型构建技术,解决了立体视觉环境下手-眼-器械运动的一致性。进入人体内部的探视镜头突破了人眼的极限,可以将手术视野放大数倍甚至数十倍。医生只需通过计算机遥控,就能进行需要往常多人才能完成的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