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杭州师范大学,一位在校园送水的大伯,因为要离开学校,在校的学生专门给他举行了一个欢送会,已经毕业的学生赶回来,学院领导也捧来了鲜花。
送水的大伯叫李培义,是河南民权县胡集乡丁嘴村人。65岁的李大伯是一位农民,种过田、养过猪,也扛过水泥、修过马路,2011年来到杭州师范大学,在美术学院当起值班员。
作为聘请的后勤员工,李大伯的本职工作是看管好教学楼的教室,负责会议室、卫生间开门关门,同时还兼任美术学院送水工,就是把桶装水送到同学的寝室。
杭师大美术学院由于校区较老,教室和宿舍都没有电梯,李大伯得扛着水爬楼梯,最高的楼有9层。“工作很辛苦,但我很开心。”李大伯说。他不仅用心做好工作,更把这里的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
值班员每月的工资是1000多元。送水属于“外快”,每送一桶10公斤重的水,李大伯可以得到一元钱的劳务费。
挣得不多,李大伯却愿意把钱花在学生身上。他总是尽微薄之力,力所能及地帮同学们排忧解难,向有困难的学生伸出援手。
“有一次,一名女生的钱包落在2楼多媒体教室,找李大伯开门,结果发现钱包里的钱全不见了,女学生当场哇哇大哭,因为那是她一个月的生活费。”来自美术专业的陈同学说,李大伯见状,掏出刚赚来的100块钱给她。
“李大伯看到同学有什么需要都会帮忙。”“他把自己的值班室让出来给我当自习室”……说起李大伯的好,同学们七嘴八舌。
一次送完水回来,路过行政楼前,一群学生正在为一位患重病的学生募捐,李大伯当场掏出一沓毛票。同学们不让他捐,李大伯说,救命需要钱,必须要收下。“苦点、累点都没啥,能为孩子们做点事我高兴。”李大伯说。
去年3月,李大伯得知学校人文学院有几位困难学生,他便拿出1000元钱,请学生捎去。人文学院被李大伯的精神感动,专门举办了一个简单的助学金捐赠仪式。
扛一桶水一块钱,千元助学金帮助学生。李大伯的善行很快被传开,他成了校园知名人物。2011年,李大伯被评为学校后勤“最美员工”;2012年,在学校的新生“开学第一课”讲坛上,李大伯给1200位新生“授课”,15分钟的发言,8次被掌声打断。
“爱生如子”是同学们对李培义的评价。李大伯有4个孩子,大儿子和二儿子都获得了博士学位,女儿也大学毕业。唯有小儿子,“因为以前穷,为了孩子读书家里几乎砸锅卖铁,实在无力给第4个孩子交学费,结果小儿子小学毕业就辍学干农活。”李大伯说,“我不想看到有学生像我的小儿子一样,想到自己可能帮助了一个‘小儿子’,我心里就高兴。”
“同学有困难,李大伯能帮的一定会帮。”美术学院团委书记范伟杰说。同学们也被李大伯的行为深深感动,看着他扛着水从1楼送到6楼,男生不忍心了。于是,6楼的同学叫完水,都会有一位室友在1楼的大门口从李大伯肩上抢过水桶,扛到3楼后再由另一位室友将水扛回宿舍,上演“送水接力”。该学院学生倪佳喜说,“这已经是我们6楼寝室的不成文规定。”
如今,李大伯年纪大了,要离开学校回老家。同学们得知后,悄悄商量,3月下旬,专门为李大伯组织一个欢送会。“因为有您,杭师大充满了笑容和爱;校园因为有您,变得更加和谐幸福!”祝福和感激写满了同学们亲手制作的厚厚两本纪念册。扉页上,是同学们手绘的图:一只布满邹纹的大手被一双年轻的双手紧紧握住,像是在道别,更像是感谢与祝福……
欢送会上,很多学生哭红了眼睛,但李大伯却一直保持笑容:“学校是培育人才的地方,我不会教书,只能为学生扛水。”他叮嘱同学记住一句话:“要做个好人,做个有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