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皖南地区一个普通的村庄,安徽省繁昌县中分村,群山环抱,一条小溪潺潺流过。全村100多户人家,300多口人。
中分村户均耕地不足3亩,村民的主要收入是种地和养护山林,在早期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无法摆脱一个“穷”字。20多年前,开始有人外出打工,回家盖起了楼房,于是外出的人越来越多,楼房多起来的同时,村子却成了只有老人和孩子留守的“空巢村”。
10年前,漫步村中,除了见到在村口闲逛的家禽和见了陌生人狂吠并露出凶光的家犬,很少有行人。即使有,也多是老人,只有在放学后,村子里因为多了一些孩子的吵闹,才显出些许生气。
10年后,再次回到中分村,村子发生了不小的变化。昔日的沙土路已经变成水泥路,孩子们放学玩耍的土堆已经被石板铺成广场,几个放学的孩子在健身器材上开心地荡着秋千。村口两棵硕大的连理树也变得更加粗大,据说新四军第三支队副司令员谭震林和妻子于1938年在中分村结婚,并在这棵连理树下拍下合影,虽然已经过去70多年,这两棵连理树一直常青,当地人也因此将这棵树叫做爱情树。
村子中央的小卖部依旧是热闹的地方。早饭后,一些忙完家务的中老年人聚集在这里,他们或站或坐,嘴里唠叨最多的还是自己在外务工的孩子。晚上人们大多聚集到距离小卖铺几十米远的村中心广场上,不少人跳起了广场舞。
徐木水刚从地里忙碌回来,在客厅里泡了一杯茶。与10年前相比,69岁的徐木水明显老了很多,牙齿也少了好几颗,不过家里的生活也比过去殷实了不少。徐木水全家8口人住在一栋上下两层的小楼里,共8间房,去年刚刚装修完。地砖、新式家具以及家用电器,全是新的。有时,徐木水甚至不忍心在房子里待,害怕弄脏了房间。
徐木水共有两个儿子,都在南京打工,全家生活起初不是很好,房子都是靠孩子们打工挣钱盖的,一直没有装修,还欠了一屁股债。那时大儿子已经结婚,有了小孙女静雅。“现在,我家里的生活条件和城里比起来并不差,吃的都是自己种的,空气还比城里好,晚上也比城里安静。”徐木水说。
“13岁的小静雅在铜陵读书,15岁的徐鑫在镇里读书,17岁的昌杰在县城读书,爬树的那个孩子现在已经外出打工了,还有那对双胞胎,在南京读书……”在村口的理发店里,36岁的理发师童管翠看着10年前拍的照片说。“村里的条件好了,出门也更方便了,孩子们大多在外面读书。”10年前童管翠才26岁,就在村子里开了这个理发店,目睹了村子这10年的变化。“那时理发才收两元,现在涨到7元了。”童管翠说,“原来的学校因为人少,改成了村部。现在,学校在原来的村部办公楼里,只有三四名低年级的学生。高年级的学生都去镇里的学校上学了。”
如今,伴随着村子面貌的变化,节假日很多城里人纷纷到村里休闲度假。部分村民看到了商机,搞起了农家乐,做起生态旅游的生意,一些在外打工的年轻人也加入了返乡创业的行业中。昔日的“空巢村”渐渐热闹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