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4年04月16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冰点特稿第919期

台湾“高考”国文试题的启示(下)

王丽 《 中国青年报 》( 2014年04月16日   12 版)

    台湾佛光山为高中学生举办点灯祈福法会,期许毕业生金榜题名。

    CFP供图

    高考临近,江苏淮安某中学校门外,家长给上晚自习的高三孩子送晚餐。

    贺敬华摄

    中华文化的复兴须从礼仪的重建开始,而重建的起点便是国民教育,包括国文(语文)教育

    台湾学测国文在中国传统文化类试题中,有一类试题是大陆试卷中付诸阙如的——传统礼仪文化常识。这类试题几乎年年出现,所占分值只有两分,但似花圃中的奇花异卉,引起笔者极大兴趣。如2012年单选题:

    下列□□中的词语,依序最适合填入的选项是:

    甲、近自海外旅游归来,特选购当地名产乙盒,敬希□□

    乙、来访未晤,因有要事相商,明早十时再趋拜,务请□□为幸

    丙、兹订于元月十七日下午六时,敬备□□,恭候光临

    (A)哂纳/赐见/菲酌

    (B)拜收/稍待/嘉礼

    (C)笑纳/曲留/华筵

    (D)惠存/恭候/贺仪

    笔者刚一看到这道题时有些茫然——这些文绉绉的敬语谦词太陌生了,陌生得好像属于另一种语言、另一种文化;但又似曾相识,它们存在于民国时期,即笔者的祖父或比祖父辈更早的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对于今天的大陆人来说,它们已经消失了至少有半个多世纪,一如进了博物馆里的“化石”。此题答案为“A”。

    并且,此类题目常有所“出新”。如2001年单选题:

    罗董事长的三位朋友分别在今天过七十大寿、乔迁新居、分店开幕。如果你是董事长的秘书,下面三副对联该如何送才恰当?

    (甲)大启尔宇,长发其祥

    (乙)交以道接以礼,近者悦远者来

    (丙)室有芝兰春自永,人如松柏岁长新

    (A)甲送乔迁新居者;乙送分店开幕者;丙送过七十大寿者

    (B)甲送分店开幕者;乙送乔迁新居者;丙送过七十大寿者

    (C)甲送过七十大寿者;乙送乔迁新居者;丙送分店开幕者

    (D)甲送过七十大寿者;乙送分店开幕者;丙送乔迁新居者

    这道试题将考生置于具体的生活情境,散发着浓浓的生活气息,又带有几分游戏性质,显得亲切而有趣。试题不单考查学生对传统礼仪文化的了解,还有对联的鉴赏能力,其中也包含了语文应用能力。并且,试题本身既体现了汉语言文辞之美,也散发着中国文化人情之美,生动地诠释了美善合一之特征。如果用北京教育考试院《考试说明》来表达,这样的试题正属于“蕴含在日常生活中传统文化的内容”,还有“体现了传统文化与现实生活的良性互动”。此题答案为“A”。

    历年学测国文中,像这样生动鲜活的试题还有不少,涉及的常识性内容也相当之广,有婚娶的请柬写法,有讣告的写法,有谢启的写法,有竖式信封格式的写法,还有书信提称语和祝词的用法,等等。在命题形式上,充分呈现中国文化的丰富性,又顾及其日用功能,即儒家所谓“道不远人”。如2010年单选题:

    请依下列各组人物的关系,选出正确的书信「提称语」的用法:

    (A)苏轼写信给苏洵,可使用「左右」

    (B)李白写信给杜甫,可使用「大鉴」

    (C)曾巩写信给欧阳修,可使用「知悉」

    (D)左光斗写信给史可法,可使用「钧鉴」

    此题的答案是“B”。题目巧妙地将中国历史常识、文学史常识和传统礼仪文化常识熔于一炉。不过,这些试题恐怕连一些大陆语文教师也未必答得出来,包括笔者在内。因为,近数十年我们基本上缺失了传统礼仪文化方面的教育。平日给对方写信,无论长幼尊卑,亲疏远近,提称语大概多是“你好”,信末的祝词常为“此致 敬礼”。至于社会人际交往的称谓更是混乱不堪。笔者也只是近年与台湾朋友邮件往还时,才第一次看到“大鉴、钧鉴”一类文绉绉的书信用语——才发现这些在文革中早已被扫进“历史垃圾堆”的“封建糟粕”,在台湾居然还好好地“活”着!

    笔者每每看到这类试题时,脑海中便会出现汉语中那些古老而美好的词句:“温良恭俭让”、“文质彬彬,而为君子曰”、“发乎情止乎礼”,等等。并且,也会想起网上近年流行的一个段子,名曰“这些年被我们毁掉的词”,其中有“小姐”“美女”“老板”“教授”等;想起在国际航班上大打出手的大陆同胞;想起关于“老人跌倒扶不扶”的社会大讨论;当然,也想起汉语之谓“斯文扫地”……

    中华文明的基础是礼乐文化。早在战国至秦汉年间,便有了完整记载社会典章制度、后被宋朝理学家作为“五经”之一的《礼记》。《礼记·曲礼上》有这样的阐述:“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这句话表明:礼即是人和禽兽的分野,也是文明的分野。孔子将“礼”视为一个人安身立命、处世做人之根本,进一步提出“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这一思想也成为儒家思想的重要基础。2005年度台湾学测国文多选题第19题,对此即有所诠释:

    儒家认为一个人的外在行止不唯与其内在修养相符相应、相生相成,抑且是礼义之道的开端,所以儒家极重视外在行止的讲求。下列文句表现儒家此种观点的选项是:

    (A)外貌斯须不庄不敬,而易慢之心入之矣

    (B)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

    (C)学有所得,不必在谈经论道间,当于行事动容周旋中礼者得之

    (D)临民之时,容止可观,进退可度,语言和谨,处事安详,则不失其礼体矣

    (E)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

    题目出处为《礼记》、《论语》等,答案是“ABCDE”。像这样的题目此不一一引录。可以看出,命题者旨在通过这些试题,引导年轻学子重视礼仪规范,提高自身修养,做儒雅君子。

    在笔者看来,这些题目还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的温情、亲爱和敬意,需要一种外在的表达形式;而另一方面,又需要保持适当的距离,即彼此有所节制。唯如此,社会人伦方能和谐,文明方能不断向前。因此,一个社会的礼仪规范相当于“软件系统”,起了调节各种社会关系、稳定社会秩序的看不见的作用。并且,这个系统的功能是法律和法制无法代替的。一旦这套“系统”被打碎,社会便会分崩离析,文革十年的惨痛教训,中国人当记忆犹深。

    上世纪60年代,台湾曾发起“中华文化复兴运动”,制定并颁布了《国民生活须知》。当时在台湾的街头巷尾到处可以看见张贴的“须知"。后经过不断修订,1990年又颁布了《国民礼仪范例》,涵盖各种政府庆典及婚丧嫁娶的礼仪,以及日常衣着、饮食、走路、交谈、进食、乘车、休闲和教养儿童,可谓面面俱到。其内容以古老的《礼记》为本,同时吸收了现代西方的一些礼仪。在台湾小学课程中,有《生活和伦理》一门课,中学有《公民与道德》课,课程目标为培养学生“表现中华民族道德文化”,成为“堂堂正正中国人”。

    今天,去过台湾的多数大陆人都有一个共同感受——台湾最美的风景是人。笔者近年曾两度赴台公干,对此感受尤深。笔者理解,这个“美”从表面而言,是指台湾民众待人接物的友善谦恭,言谈举止的文雅得体;深层而言,是指体现在台湾民众身上的中国文化的人文之美,亦即《易经》所谓“情深而文明”。

    学测国文中这类试题,为此提供了生动的注脚,也给我们以启示:中华文化的复兴须从社会礼仪的重建开始,而重建的起点便是国民教育,包括国文(语文)教育。

    高考作文命题作为指挥棒的导向性可以一直传导到各阶段的写作教育,最终影响一个民族的思维品质和国民素质

    作文一向是语文考试的重头戏,两岸皆然。

    在大陆,每年夏初高考“大战”揭幕之日,第一场便是语文考试。往往上午的考试还未结束,各省市的作文题目便已见诸于网络。接下来的一周,各大媒体连篇累牍地争相加以评论。有些门户网站还发起“最××的作文题目”评选,如“最雷人”、“最坑爹”、“最浮云”等等,极尽恶搞之能事,年年如此,乐此不疲。相比之下,台湾每年学测国文的作文题似乎没有那么“受宠”。

    但是,从其所占卷面分值而言,台湾要高于大陆。  

大陆高考语文作文60分(占总分40% 材料写作,不少于800
台湾学测国文非选择题54分(占总分50% 一、文章解读:9分(150-200字)
二、文章分析:18分(文言文)(250-300字)
三、引导写作:27分(文体不拘,文长不限)

    由此表可见,台湾学测国文的“非选择题”相当于写作部分,但一分为三:文章解读、文章分析和引导写作。三者之间按9分一档的分值逐级递增。以2011年度为例:

    一、文章解读(占9分)

    阅读框线内朱光潜〈对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中的一段文字后,回答问题:

    (一) 作者指出木商、植物学家和画家「知觉」同一棵古松有三种不同的反应态度,这三种态度各有优劣吗?以你对本段引文的理解,请加以阐述说明。

    (二) 阅读了作者这一段文字后,依据它的意旨,请你重新给它订个题目,并简要说明你的理由。

    答案必须标明(一)(二)分列书写。(一)、(二)合计文长限150字-200字(约7行-9行)。

    假如你是一位木商,我是一位植物学家,另外一位朋友是画家,三人同时来看这棵古松。我们三人可以说同时都「知觉」到这一棵树,可是三人所「知觉」到的却是三种不同的东西。你脱离不了你木商的心习,于是所知觉到的只是一棵做某事用值几多钱的木料。我也脱离不了我植物学家的心习,于是所知觉到的只是一棵叶为针状、果为球状、四季常青的显花植物。我们的朋友——画家——什么事都不管,只管审美,他所知觉到的只是一棵苍翠、劲拔的古树。我们三人的反应态度也不一致。你心里盘算它是宜于架屋或是制器,思量怎样去买它,砍它,运它。我把它归到某类某科里去,注意它和其它松树的异点,思量它何以活得这样老。我们的朋友却不这样东想西想,只在聚精会神地观赏它的苍翠的颜色,它的盘屈如龙蛇的线纹以及那一股昂然高举、不受屈挠的气概。

    由此可知这棵古松并不是一件固定的东西,它的形象随观者的性格和情趣而变化。各人所见到的古松形象都是各人自己性格和情趣的返照。古松的形象一半是天生的,一半也是人为的。极平常的知觉都带有几分创造性;极客观的东西之中都有几分主观的成分。

    显而易见,此题的指向是将文章阅读与表达结合一起,可谓一箭双雕。题目要求具体到连书写格式和行数、字数都规定得一清二楚,以免考生因细节疏忽而失分,可见命题者的“体贴”。

    并且,这两道题目都有一个共同点:要求考生不但对材料进行分析、判断、综合、概括,还要加以“阐述”“说明”,此即意味着考生不能妄下断语,而须经过“慎思”“明辨”之后,方能做出判断。这种思维方法一方面蕴含着《中庸》所强调的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之精神,另一方面也包含了批判性思维能力的要素。

    第二题“文章分析”为文言文。2011年度的题干材料为台湾各版高中国文教科书共同选文——苏轼的《赤壁赋》节选。题目如下:

    二、文章分析(占18分)

    阅读框线内文章后,回答问题:

    (一)客所以有「而今安在哉」的感叹,是因何而起?

    (二)「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所提示的人生问题是什么?

    (三)客云:「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请解释他对于问题(二)要如何解决?

    答案必须标明(一)(二)(三)分列书写。(一)、(二)、(三)合计文长限250字-300字(约11行-14行)

    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苏轼〈赤壁赋〉)

    与第一题“文章解读”相比,此题旨在评量考生文言文的阅读能力以及语体文(白话)的表达能力。分值比上题增加一倍。所提供的题干材料偏重于议论与抒情,有利于考生个人才情的发挥。后面3小题彼此连贯,层层深入,考生必须读懂文意方能恰当作答。

    综观上述两道题,其共同点是将阅读与写作看成是有机的整体,且文白兼顾。以考试导向性而言,有助于考生语文能力的全面培养。但在大陆试卷中没有这两种题型。严格说来,真正与大陆相同的只有“引导写作”。请看2011年度试题:

    三、引导写作(占27分)

    司法院大法官会议做出第六八四号解释,认定大学生如不满学校的处分,有权可提起诉愿和行政诉讼。台湾大学李校长表示,依据《大学法》的规定,学校在法律的范围内有自治权,学生也有很多申诉管道;大法官做出这项解释,可能造成学校和学生之间关系的紧张。学校是教学的地方,学校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应如何维持和谐,避免陷于紧张,而影响教学活动,是学校和学生双方面都应关心的问题。对大法官的这项解释和李校长的反应,以你在学校的亲身体验或所见所闻,请以「学校和学生的关系」为题,写一篇完整的文章。文体不拘,文长不限。

    此材料提供了一个具体案例。这个案例真实地存在于考生生活中。该案例涉及到三方:司法院、学校与学生,故决定了每位考生有话可说。同时,将法理与人情、学校与学生、学校与社会三种关系结合在一起,折射出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和多面性,引导考生思考法与情、个体与群体的关系,学会站在不同的立场来考虑问题。其案例本身包含着培养公民素质的指向。并且,材料发挥空间较大,考生可以凭籍自己的生活经验与观察能力,抓住要害,写出具有思维深度的佳作来。

    在大陆高考作文试题中,在命题思路上庶几相近的有2013年全国新课标Ⅱ卷。所提供的材料为某机构对班级同学关系所做的调查,要求考生对调查结果发表看法。但就题目所包含的思维深度和广度而言,似不及此。

    不过,像2011年度这样“出彩”的“引导写作”题,历年台湾学测国文亦不多见。相比之下,有些年度的作文命题也颇值得商榷。如2013年度“引导写作”题:

    曾永义《愉快人间》说:“为了‘人间愉快’,就要‘人间处处开心眼’,就要具备担荷、化解、包容、观赏等四种能力,达成‘莲花步步生’的境界。”这是一段充满生命智慧的哲思。“人间愉快”,可以是敞开心胸、放宽眼界的自得;可以是承担责任、化解问题的喜悦;可以是对周遭事物的谅解和包容;可以是观照生活情趣的艺术;也可以是……请根据亲身感受或所见所闻,以“人间愉快”为题,写一篇完整的文章,记叙、抒情、议论皆可,文长不限。

    这段“引导材料”相当矫揉造作,风格颇似“心灵鸡汤”。或许是笔者天性愚钝,读来有点不知所云。而且,以“人间愉快”四字作为作文命题,很难想象18岁的高中毕业生能说出些什么。还有2012年“引导写作”题:

    老子说:“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所谓“自胜者强”,是指真正的强者,不在于赢过别人;而在于战胜自己。现代社会中,许多人喜欢跟别人竞争,却不愿好好面对自己,克服自己的弱点。其实,只有改进自我,才能强化自我、成就自我。请根据亲身感受或所见所闻,以“自胜者强”为题,写一篇文章。论说、记叙、抒情皆可,文长不限。

    这道题属于自我修养类。题目“自胜者强”本身即道德命题,考生只能顺着题目预设的价值取向来发挥,相当于“代命题者立言”,思维方向十分单一。并且,对于高中生来说,其自身修养很难达到这样的深度,缺乏相似的人生体验,故容易为赋新词强说愁,流于浮泛空疏。

    值得寻味的是,这类以“道德教诲”为特色的作文题,大陆高考语文也存在,只是呈现形式有所不同。以2013年作文题为例,如辽宁卷的“沙子和珍珠”,新课标I卷的“经验和勇气”,湖北卷的“上善若水任方圆”,浙江卷的“三句话看童心”,湖南卷的“我愿意”,四川卷的“过一种平衡的生活”等皆是。

    这些题目表面上看或是寓言,或是励志小故事,或是格言警句,其中均蕴藏着某个道德教诲。考生只能按此命题去“做文章”,犹如“螺丝壳里做道场”。并且,因为材料所提供的情境是虚拟的,其蕴含的道德命题本身缺乏真实的思维价值,相当于“伪道德命题”,故显得虚假而矫情。

    此乃历年大陆高考作文中最常用的一种模式。另有一类作文材料虽然是真实的,如2013年山东卷的命题作文“咬文嚼字”,基本上属于“升级版”的“好人好事”,实质上也还是“道德命题”。

    这类命题的最大弊病是使考生的思维幼稚化、简单化,即不需要分析、比较、论证、思辨,而只需要人云亦云,迎合他人,为此甚至言不由衷、违心编造,变得矫情而虚伪,对学生心智及人格成长戕害莫大。

    追根溯源,两岸这类命题模式可能源自明清时期科举考试的八股文。八股文的题目源于四书五经中的原文,命题方式多达39类,有“单句题”“通章题”“承上题”“截搭题”等等。最简单的当属单句题,如“过不惮改”、“巧言令色鲜矣仁”、“学然后知不足”等等。这些题目本身便属于自我修养类的道德命题,与儒家推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有关。其特点是要求文章必须模拟儒家祖师的口气去发表议论,即俗称的“代圣人立言”。当然,如果单就行文形式而言,八股文也许有其合理成分。但就命题形式及其内容而言,八股文对中国人思维方式的负面影响可谓根深蒂固。

    今天,我们依然可以从国人之喜好道德说教、夸夸其谈、放言空论看到其影子,还有影视作品人物情节的矫情虚假等。而联系及此,似乎不难理解海峡两岸作文命题之同好“道德命题”的因由,可见历史荼毒之深之重。

    实际上,中国有更优秀的写作传统,如《周易·乾》曰“修辞立其诚”,即写文章要表达自己真实意图,不能言不由衷,妄发议论。还有白居易《与元九书》中曰“文章合于时而著”,即写文章要与时代合拍。

    如果说,语文(国文)考试作为母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价值指向是客观存在的,那么常识性试题所指向的应该是“善”和“美”,而作文题则应该指向“真”。具体而言,即通过写作引导考生学会“慎思”“明辨”,学会独立思考。这也是现代公民必备的素质。

    在欧美一些教育发达国家,对此目标已有非常明确的认识。我们不妨看看近年的美国SAT写作题:

    1.认真思考下文提出的议题与设问:

    很多人相信,诚实可敬的品质会限制他们的选择、机遇以及获得成功的机会。不幸的是,在今天“个人至上”的文化氛围中,道德可能是人们唯一会选择抛弃的品质!人们深信自己只有两种选择:一、为了成功不择手段,即使是错的;二、保持道德高尚,然后失败。很少有人选择不诚实,但是没人愿意失败。

    设问:讲究伦理道德会阻碍人取得成功吗?设计并写作一篇论文,阐述你就这一问题的观点。从你的阅读、经验以及社会观察中举例并论证,以支撑你的立场。

    2.文明礼貌到底怎么了?很多书籍和文章都写到当今社会缺乏基本礼貌,不顾传统礼节。不论是饭馆里调皮捣乱的骄纵儿童,还是有线电视新闻节目里互相叫嚷的所谓专家,人们似乎不再像以前那样注意举止得体和文明礼貌。另一方面,如果人们真的希望把世界变得更美好,又不得不冒着被视为不礼貌或不文明的风险。

    设问:不讲礼貌是否有时也是必要的?设计并写作一篇论文,阐述你就这一问题的观点。从你的阅读、经验以及社会观察中举例并论证,以支撑你的立场。

    3.我们对于“勇气”的定义太宽泛了。真正的勇气是有意识的自我牺牲,要么是为他人着想,要么是为了坚守某种价值。但是现在我们往往把大胆和诚实——这只是勇敢的一个方面,当作勇气的全部内涵。我们甚至说一个人在时尚或音乐方面的品位不同于主流,或说出某些错误是需要勇气的。这些行为虽令人钦佩,却不一定就是勇敢。

    设问:在人们为了他人或坚守某种价值而牺牲个人幸福的行为中,我们是否应该限制使用“勇气”这一术语?设计并写作一篇论文,阐述你就这一问题的观点。从你的阅读、经验以及社会观察中举例并论证,以支撑你的立场。

    这类写作命题以其迥异的思路,为我们提供了崭新的视角。其对考生思维的挑战性,以及由此传递出的培养信号,显然与我们不太一样。并且,这些题目不是凭人云亦云、陈词滥调可以对付的。在SAT作文试题中,获得满分的评分标准之一是:“有效而富有洞察力地发展作者自己的观点,表现出杰出的批判性思维,清晰地使用恰当的事例、推理,以及其他证据证明自己的立场。”

    诚然,像任何考试一样,高考作文本身承载的功能有限。就一篇作文而言,不可能兼顾各种文体和写作手法,但其作为指挥棒的导向性可以一直传导到各阶段的写作教育,最终影响一个民族的思维品质,乃至国民素质。

    因此,笔者很想建议握有命题大权的诸公:少出一些类似“沙子和珍珠”,或“上善若水任方圆”那种虚无缥缈的“道德说教”型作文命题,让莘莘学子回到真实的社会生活中来,回到交织着矛盾和悖论的生活实相中来,回到正处于充满希望又步履艰难的中国社会转型中来,“文章合于时而著”,通过阅读与写作学会质疑、思辨,学会求真、求实,做个关心社会事务的有独立见解的现代公民。这才是从根本上高考作文应当追求的价值取向。

    最后,对比大陆和台湾作文题,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差异:台湾学测国文作文为两小一大,其好处是除了写作能力考查较全面之外,分数分配也比较均衡合理;而大陆仅考一篇800字的命题作文,对考生而言,犹如孤注一掷,万一离题偏题,则损失至巨,也因此容易出现押题、猜题或套作的投机做法。

    不过,可喜的是,北京教育考试院已经注意到这一点,在今年1月份颁布的《考试说明》中有明确表述:“2014年高考语文作文‘一分为二’”,具体做法为“将60分的作文分为两题。第一题为微写作,第二题为作文题。……此外,提升命题精细化水平,调整试卷结构,提高试卷的区分能力。”

    国文之“道”,在于通过国文教育培养下一代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成为有文化自信的堂堂中国人

    在大陆,语文教育一直是个备受社会关注的话题。本文开头所引网友仿拟杜甫诗“网上忽闻语文贵,初闻涕泪满衣裳”可见一斑。上世纪末,曾有文化界人士痛斥“误尽天下苍生是语文”。此现象亦属“中国特色”。除了语文教育本身的问题之外,其背后也许有更深层的历史因由。笔者最近读到闻一多早年写的一首诗《祈祷》:

    请告诉我谁是中国人,

    启示我,如何把记忆抱紧;

    请告诉我这民族的伟大,

    轻轻的告诉我,不要喧哗!

    请告诉我谁是中国人,

    谁的心里有尧舜的心,

    谁的血是荆轲聂政的血,

    谁是神农黄帝的遗孽。

    告诉我那智慧来得神奇, 

    说是河马献来的馈礼; 

    还告诉我这歌声的节奏, 

    原是九苞凤凰的传授。

    ……

    诗中反复地铺陈、咏叹,又强烈地质疑、呼告,深刻地表达了五四那一代在西方文明冲击面前失落了文化自信的中国知识分子的痛苦、挣扎和迷惘。当时闻一多26岁,刚刚从美国留学归国。

    2010年夏,笔者曾对任继愈先生做过有关语文教育问题的采访。在提到母语教育的价值时,任先生言简意赅地说:“语文课应该代表五千年文化。”笔者还记得他说话时那不容置疑的口气,但当时并不甚解。及至最近,看了台湾历年学测国文试卷之后,才有些省悟。

    通观这些试题,感觉命题者旨在将中国五千年历史文化浓缩于一卷,即“纳须弥于芥子”,教莘莘学子不仅领略到“国文”之源远流长、博大渊深,还有“国文”之美,“国文”之趣,“国文”之无穷魅力。并且,无论从试卷结构,抑或试题内容和试题形式,显得既雅正端方,又不失活泼灵动,在传统与现代的互动中,展示出中华文化生生不息的生命力。

    如果说,考试本身可以载“道”,那么,台湾学测国文的“道”,便是通过国文教育培养下一代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成为有文化自信的堂堂中国人。

    相比之下,大陆高考语文虽然试卷总分、卷面字数和考试时长均超过前者,看上去似乎对语文学科更为重视,但从试卷结构的不甚合理,还有试题内容的相对贫乏、狭窄来看,显然与各界有识之士的期待尚有距离。尤其是古代文化方面的分值所占太少,试题形式呆板、单调,内容呈碎片化、平面化,缺乏在文化上应有的深度和广度。并且,试题低估了学生的语文能力,题目呈低水平重复,不能挖掘考生潜在的语文素养。

    究其原因,这恐怕与命题者对汉语文作为母语学科的价值认识有关,也与命题者自身的学术素养有关。当然,归根结底,与数十年间的文化断层有关。

    鉴于此,我们不能不警惕:如果仅仅满足于把高考语文总分由150分提高到180分,而在试题质量上没有实质性提升的话,那么,这样的考试改革将会大打折扣,公众那种“初闻涕泪满衣裳”的热望便会落空。

    而质量的提升,首先需要价值观的改变。

    当然,台湾学测国文并非尽善尽美。笔者总体上感觉,古代文化类题目比语体文类试题要出得好,命题者似更得心应手,历年试题中常能看到“出新”“出彩”之处;而语体文类试题则比较一般,其中有些题目也不无可商榷之处。并且,近年来,台湾高中教师、学生家长皆反映学测国文成绩偏低,负责命题的大学入学考试中心压力不小。可见国文命题之不易。

    笔者以旁观者的身份,撰此长文以作比较评析,难免有“站着说话不腰疼”之嫌。而手握命题大权的两岸诸公,能不自惕乎。

    (本文在写作过程中得到郭倩影女士的帮助,特此致谢)

    订正

    本文(上)篇表二,关于大陆高考语文的考试内容有误,应为“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三、四为选考题,任选其一作答。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特向读者致歉。

    相关文章:

    台湾“高考”国文试题的启示(上)

台湾“高考”国文试题的启示(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