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带有神秘色彩的地方。
在这里,诞生了我国新一代相控阵多目标精密测量雷达,填补了国内空白;在这里,为“神舟”回家之路铺就了坦途,铸就了有着功勋雷达之称的“回收一号”十战十捷的荣耀历程。这里,就是中国航天科工二院23所(以下简称“23所”)。
“驻守”在23所的,是一支朝气蓬勃、昂扬向上的青春科研团队,他们常年与被视为“天眼”的雷达打交道,平均年龄只有33岁。2013年,23所涌现出“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第十三届中国青年科技奖”两项国家级大奖获得者。
日前,中国青年报记者走进了这个神秘的航天雷达研究所,走近这些“天眼”追梦人。
十战十捷 神舟归航
“回收一号发现目标!”2013年6月26日8时07分许,搭乘3名中国航天员的神舟十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内蒙古中部草原顺利着陆。沸腾的欢呼声,在广阔的大草原上传得很远。
中国航天科工二院23所自主研制的我国第一部精密跟踪相控阵测量雷达——某车载有限电扫测量雷达(“回收一号”雷达)又一次成功完成了它的使命,指引神舟十号“回家”的返航,以堪称完美的表现为“神舟”10次凯旋立下赫赫战功,而这也意味着我国向空间站建设迈进关键一步。
提起有着功勋雷达之称的“回收一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荣誉获得者、23所总体设计部党总支书记刘劼充满自豪。他深知,“回收一号”凝聚着航天雷达人多少心血与汗水。
神舟飞船返回段在飞船进入到距离地面120~40高度的稠密大气层时,由于飞船与周边的大气高速摩擦产生高温,导致大气分子电离化,会在神舟飞船表面形成等离子鞘,隔绝了飞船与地面所有遥控设备与其通信,由此成为一段失联的“盲道”。
“回收一号”雷达关键时刻显身手,成为弥补地面遥控设备不足的“卫士”,通过雷达反射式跟踪保持对飞船连续跟踪,一路守护,为准确定位飞船着陆点提供精确数据,直至飞船安稳着陆。
“回收一号”,十战十捷,实属不易。在“回收一号”升级改造过程中,23所一批年轻的设计师脱颖而出,挑起大梁。
从27岁就开始参与“回收一号”研制的李卓林,带领团队克服人手少、技术和元器件对接更新难等困难,利用一年时间,高效出色地完成升级改造任务,为后续的神八、神九、神十平安“回家”铺就放心路。
如今,与“神舟”结缘14年的李卓林深情地说,“我是和雷达一起成长起来的,那一部部雷达中,记录着我们共同的青春与成长。”
矢志不渝 梦圆“天眼”
一个宽大的电子显示屏上,一枚枚导弹呼啸着击中目标,弹无虚发。人们在为这些威武精准的导弹叫好时,或许并不知晓,导弹之所以能万无一失命中目标,其“幕后操手”正是雷达。
雷达好比人的“眼睛”,其原理是利用电磁波探测目标,通过接收其回波,来发现目标并测定位置、运动方向和速度等特性。
雷达已广泛应用于地面、车载、舰载、机载、星载等,在军事和经济等方面担当大任。
23所有56年的历史,脱胎于1958年中国航天系统地面雷达骨干研究所,堪称中国制导雷达技术的摇篮,半个多世纪以来,作为地面雷达研究所,让雷达真正成为“天眼”,是23所两代人的追求与梦想,也是新时期强军卫国的时代使命。
时任总体设计部副主任胡庆荣带领年轻人组成机载雷达攻关团队,新一代的航天雷达人以创新为动力,向着世界领先的雷达科技领域进发。
面对新平台、新技术、新模式,80后的王志锐翻阅大量国内外资料,一次次试验,一次次解决项目技术瓶颈。为了赶工作进度,他把婚期一拖再拖。同事们开玩笑说,那时候王志锐满脑子想的就是“升空”,他的手机彩铃都是高亢嘹亮的歌曲——《飞得更高》。
天道酬勤。2009年,试验终于获得成功,雷达从地面到天空实现历史性突破,为23所正式进入天基与空基雷达领域争取到了“绿卡”和通行证。
如今,王志锐已成长为技术骨干,他带领的团队获得了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首届青年创新奖。“人只年轻一回,只想做出点名堂来,要不然感觉白活了。”王志锐笑道。
近年来,23所将军用技术嫁接到民用产品上,结出了一系列创新果实。目前,国内民航机场采购的四部风廓线雷达全部由23所打造;北斗探空仪将使中国探空系统告别对美国GPS系统的技术依赖,走上新兴的自我创新之路。
人才天梯 薪火接力
一身色彩暗淡的宽大衣服,脚上一双平底鞋,头发随意地扎成马尾辫。说起穿衣打扮,“雷达女博士”刘丹笑着摇头:“衣服都是我妈买的,没有时间逛街啊!”但只要一说起雷达,她脸上就会浮现出生动的光彩。
“‘回收一号’只是23所承担的诸多国家重要任务中的一项。另外,由我们所自主研制的多部测量雷达参与了我国卫星发射保障任务,跟踪探测卫星运动轨迹,助力卫星进入正确的预定轨道,仅我经手的大型测量雷达就已达到8部。除了这些,还有很多雷达在边疆、靶场等地为国防建设服役。”荣获“第十三届中国青年科技奖”的刘丹如数家珍,因为承担型号任务繁多,她曾一再推迟怀孕,以至于做了高龄妈妈。
23所当前承担着近百个型号雷达系统研制工作,年轻的科研人员已成为顶梁柱。就总体设计部来说,科研人员平均年龄31岁,35岁以下的青年职工比例高达74%,博士科研人员更高达83%。在这些年轻人身上,散发着一种简单、纯粹、专注的特质,深深烙印、传承着航天雷达人责任与奉献的使命基因。因为型号测试的需要,雷达人要一年四季奔走在边疆、高山、荒原,在这些地方,不仅是工作的辛苦,更经受着常人无法想象的生活考验。
在某外场试验驻地,曾有这样一番场景:房间窗口挂着一根绳子,上面缠满了各种手机。原来,只有这个地方才有信号,大家就把手机串成串儿挂着,以保持和外界的联系。
一身深蓝色工服,挡不住青春的活力与热情。
26岁的肖柯是“清华美女”。与雷达打交道,在外人看来“单调、辛苦”,而肖柯说她最看重的是这里有着“大事业、大舞台”,这里为青年成长、成才进行职业规划指导,让年轻人一来就能“站在巨人肩膀上成长”。
为帮助青年设计师快速成长成才,二院团委组织一系列“量体裁衣”活动,组织青年创新基金、青年总师传帮带、青年创新论坛、业内专家“传真经”、参加国际宇航大会等活动,助力青年人才追梦、圆梦。
“这里给我们提供了宽松的创新氛围,博士后出站后我可以将我新的研究思路、方法充分地运用到型号研制中。”叶春茂博士说,在未来的雷达科研道路上,还有更高更远的梦想与未知,要我们去追寻和探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