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4年04月20日 星期日
中青在线

陕西九件实事破解征兵难题

常超 张帆 本报记者 孙海华 《 中国青年报 》( 2014年04月20日   04 版)

    陕西镇巴兴隆镇,地处偏僻,山大沟深。这一天,村民杨秀维家门外却彩带飘舞、鞭炮齐鸣,前来道贺的客人和邻里把不大的山村小院围了个水泄不通。

    原来,老杨的儿子杨伟在部队被评为“优秀士兵”,镇党委、政府、人大和武装部的领导一路敲锣打鼓,将立功喜报送上家门,还悬挂在了老杨家堂屋的正墙上。

    “当军属真是光荣,咱今年也把儿子送到部队去。”邻居们投来羡慕的目光。不仅如此,包村干部和村民也从此成了老杨家的常客,农忙时节,准有人上家里串门,帮助他们插秧、锄草、点玉米。

    “这真是‘一人当兵,全家光荣’。”2012年年底以来,陕西省军区、地方各级部门在全省开展了为本地籍现役官兵办好“九件实事”、推动拥军优属的工作,在三秦大地引起强烈反响。

    城里独生子女不愿吃苦,农村孩子又纷纷出去打工挣钱

    不知从何时起,很多村里的年轻人参军后,周围人都以为去打工了,没人管没人问。而大街小巷里,挂在不少居民家门口的“光荣军属”牌,也悄然失去了踪影。咸阳市三原县民政局工作人员崔蔚告诉记者,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上崇军报国的热情和氛围在消减,“军属找我们也只要优抚金,至于光荣牌,要不要无所谓。”

    作为全国的驻军大省、兵源大省、国防军工大省,陕西每年为国家征集新兵1.8万余人,在外服役官兵近12万人,全省有各类优抚对象150万人。然而,“当兵冷、征兵难”问题同样困扰了该省。

    “城里的独生子女不愿吃苦,农村孩子又纷纷出去打工挣钱”,据陕西省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张苏华介绍:近3年来,陕西适龄青年应征人数急剧下降,报名人数和征集任务数之比由以前的4:1,下降至1.8:1。个别县区在反复动员后,仍出现征集任务难以完成、上交兵役指标的现象。

    针对此,从2012年年底开始,陕西省军区党委在全省范围内广泛开展了为本地籍现役官兵办好“九件实事”活动。活动包括建立翔实准确的现役官兵电子档案及联系渠道、为特困军属率先进入小康排解后顾之忧、定期到军属家中走访帮助解决涉军维权等方面难题、送好立功受奖喜报鼓励官兵建功立业、评选模范军属牵引拥军优属导向等。

    暖兵心,让军人军属幸福荣光地生活

    今年82岁的白俊恩,是上世纪50年代第一批进藏的陕西籍战士。退伍返乡后,虽然家庭困难,但他从未向政府要过救济。

    两年前,“九件实事”活动启动伊始,陕西宜君县民政局对本地籍老战士进行调查摸底,才了解白俊恩属于“空巢老人”、特困户,老两口至今住在年久失修的破旧土窑洞里,家里唯一的电器是台黑白电视机。

    了解情况后,人武部当即与白俊恩结成帮扶对子。帮扶从上一任武装部长接力到现任,今年春耕春种,几十袋玉米种子和化肥又及时送到了老人家里。

    白俊恩很感动:“我当过一天兵,一辈子都是兵,没想到老了还要政府这么费心。”军分区可不这么看,为本地籍官兵建立电子档案库,是“小数据连着大国防”,有了这样的档案,以往那些老军人就不用费力地摸底去找了。

    截至目前,陕西省已建立现役军人军属电子档案10万余份,走访慰问军属1.2万多户,帮扶特困军属1600余户,悬挂“光荣军属”牌饰8万多个,在城镇街道社区设立军属宣传橱窗2100多个,陕西各地掀起了爱国拥军的热潮。

    “九件实事”活动推进过程中,像这样“温暖兵心”的例子数不胜数。

    去年8月,眼看就要开学,赴刚果(金)执行维和任务的某工兵团副政委、旬阳籍干部刘聪禄孩子上小学的事还没有着落。由于户口问题,孩子不能在旬阳县城上学,家属急得团团转,一天几个国际长途,不断地打给刘聪禄。

    “军人为国无私奉献,子女理应享受良好的教育。”县人武部政委得知此事后,急忙找到教育局领导和学校校长,多方协调,终于使孩子按时入学。事后,刘聪禄从刚果打来电话激动地说:“人武部帮助我解决了后顾之忧,我一定在国外安心维和!”

    城固县三合镇秦家坝村,是一个典型的“八一村”,全村有52人在外当兵。村主任秦伟东介绍说,这个村处处为军人军属开辟“绿色通道”。修村村通道路时,全村一致同意免费为52户军属修到家门口。每逢农忙,村里还主动协调当地青壮年到军属家里帮扶农活儿;重大节日村委会都会到军属家庭去看望慰问。

    在榆林市榆阳区金阳小区,记者看到:社区不仅设立有军属活动室、军属书屋、军属网吧,还设计了军属服务卡,组建了党员志愿者服务队、文艺演出队,社区所有服务性窗口都设有“军属优先”标识牌。

    解兵忧,当好军人军属的坚强靠山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利益格局调整,涉及官兵和军属维权的事件也明显增多。”陕西省军区政委林淼鑫说:近3年来,全省较为严重的侵害军人军属合法权益案件达900多起,并且逐年上升,“这些问题严重破坏了军政、军民团结,影响了军心稳定。”

    2012年9月,一场大火将子长县商贸中心经营毛线生意的军属营炳治夫妇的门市化为灰烬,价值5万多元的库存毛线和800多元营业款化为乌有。

    按照合同规定,经营户发生重大火灾等事故应由商贸中心业主赔偿损失,但当老营夫妇找到业主时,被以“火灾原因不明、损失无凭据”为由拒不赔偿。

    无奈的老营夫妇想到在我国第一艘航母辽宁舰服役的儿子,想让他回家帮助解决纠纷。正当此时,“九件实事”活动开始了。子长县人武部了解情况后,多次到县商贸中心、信访局、保险公司、消防大队调查,协调县法院主持庭外调节。最终,老营一家的5万多元损失全部追回。

    “我们把官兵的家人当亲人,他们就会把军队当家来建。我们每年把这么多的有志青年送到部队保家卫国,作为‘娘家人’,就是要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后顾之忧,让他们在军营安心精武、为国奉献。”

    “九件实事”活动开展后,陕西省坚持把解决军人军属的实际困难特事特办、急事急办。全省设立涉军审判法庭118个、维权服务站(点)482个,使涉军案件一线解决率提高了30%以上,涉军案件处置军人军属满意率达到98%。

    “‘九件实事’看似事情不大,有些还是过去的老传统老做法,但做实这九件事,就找到了解决各种现实问题和矛盾困惑的‘金钥匙’。”陕西省军区政治部主任黄富强告诉记者。

    祟军尚武氛围蔚然回归,征兵难题随之破解

    记者了解到,陕西省委、省政府将农村义务兵优抚金标准提高到不低于当地人均收入的1.2倍,城镇义务兵工资标准提升到当地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同等条件水平。榆林市、延安市将退役大学本科士兵全部安置、报考公务员加分。许多县区还将所有在乡退伍生活困难军人纳入优抚对象保障范围,享受医疗保障、住房安置、低保待遇。

    很快,“九件实事”的效果得以显现:陕西拥军优属、祟军尚武的良好氛围蔚然回归,“当兵冷、征兵难”的局面更是得到了根本性扭转。

    据陕西省征兵办统计:2013年8月,陕西省参军报名人数比往年上升了20个百分点,其中大学生报名应征人数比2012年增长近50%,创近年最高。今年高校预征报名宣传工作展开后,全省已有5000多名大学生咨询报名,并签订参军报国意向。

    此外,拥军优属工作的推进,也极大激发了广大官兵建功军营的动力。据统计,“九件实事”开展以来,陕西省各人武部先后向现役官兵发送慰问信息10万多封(条),在外服役陕西籍官兵立功人员较往年增长15%,其中,二等功以上人员38名。已收到的立功受奖喜报就有582张。

带出一个响当当、硬邦邦的“猛虎连”
“孩子,爸爸不能告诉你我们去哪儿了”
陕西九件实事破解征兵难题
小马扎搬上常委会
谁是“神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