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4年04月23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14万人的社区无一所公办小学

深圳宝安数百学生家长呼吁教育公平

本报记者 武欣中 《 中国青年报 》( 2014年04月23日   07 版)

    4月18日是深圳市宝安区申请小一学位网上预报名截止的日子,但对该区新安街道部分片区的家长来说,孩子能否顺利入学还是个未知数。

    由于片区内没有公办小学,而承担片区学位任务的只有一所民办学校开设的两个公办班约100个学位,远远满足不了上千名适龄儿童的入学需求。

    近日,该片区数百名家长集体上书宝安区政府,要求将片区内国有民办学校转为公办,使孩子能就近入学、享有公平的义务教育。

    片区内无一所公办小学

    新安街道45、47、48、49、50区紧邻宝安中心城区,占地面积135万平方米,常住人口超过14万,自上世纪90年代起,这里就是人口稠密的繁华之地。

    根据教育部门的学区划分,新安街道这几个片区属于翻身实验学校学区。创建于2000年8月的翻身实验学校是深圳一所规模较大的民办学校,公开资料显示,该校小学部由新安街道办事处出资2800万元建设,属国有民办性质。

    由于片区内再无其他公办小学,为解决附近居民义务教育阶段入学问题,宝安区政府出资向翻身实验学校购买学位,由该校设立了两个公办班提供学位约100个。

    然而,一位家长通过走访幼儿园得到的数据显示,今年,该学区申请小一学位的适龄儿童超过千人。

    钟女士是为孩子入学焦虑的家长之一,她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虽然自己是深圳户口,也在片区内买了房子,按照积分排名会比较靠前,但由于片区能提供给的公办学位与实际需求相差悬殊,她对孩子能否入学并无把握。

    记者了解到,实际上,该片区小学公办学位紧张状况早已存在,一些家长为了孩子能享受到义务教育,只能通过办理虚假租赁合同等方式到其他片区就读,这也给家长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一位孩子在滨海小学择校就读的赖姓家长告诉记者,每天接送孩子她在家和学校间往返4次花费大量时间。

    “不管怎么说,以前还可以通过其他途径到别的片区上公办小学,今年区里对积分入学调整了政策,堵死了跨区租房求学的路,如果申请不到到公办学位,我们只能到翻身实验学校的收费班读书,那每年的学费就近2万元,这对我们普通家庭来说压力太大了。”钟女士抱怨说。

    即使已经申请到公办学位的家长,对自己孩子在翻身实验学校就读的状况也颇不满意。

    一位凡姓学生家长告诉记者,他的孩子目前在读小学二年级,虽然名义上是公办,但在学校内更像是“二等公民”,学校将优质的教育资源向收费班倾斜,无论是教学质量还是配套设施,公办班都与收费班有一定的差距。而且,教师的流动性很大,两年不到,他孩子所在班级已经换了3个班主任。

    “这么大的片区为什么没有一所公办小学?教育公平何在?”一位家长质疑道。

    在无学可上的巨大焦虑下,片区内的家长们联合起来向区教育局反映,要求在该学区内设立一所公办小学,满足适龄儿童接受平等的义务教育的需求。

    面对家长们的强烈呼吁,宝安区教育局在答复中称,片区内已无新建学校用地,该区决定从今年秋季开始,由公办安乐小学在翻身实验学校设立分校区,派出管理班子和教师队伍进驻翻身实验学校公办小学部,全面负责1-6年级公办班的教育教学与管理,并将小一公办班招生计划从原计划的两个班增加到4个班。   

    教育部门承诺,对于符合条件但无法就读“公办班”的学生,宝安区还将给予每学生每学年5000元的教育补贴。

    宝安区教育局还表示,为了进一步缓解学位紧张的压力,该区还将加快安乐小学改造扩容,加快其他两所学校的建设计划,待完成后根据生源分布情况重新调整招生。

    由两个班扩招到4个班,显然仍无法满足片区内居民得到公平义务教育的愿望。对即将入学的孩子来说,政府扩建、新建学校的计划更是“远水不解近渴”,家长们呼吁,政府应将翻身实验学校这所国有民办学校转制为公办。

    国有民办转制步履艰难

    因人口迅猛膨胀,深圳基础教育资源匮乏的矛盾十分突出,近年来,该市加快了中小学的改扩建步伐,仅今年内就有28所公办中小学完成改扩建,新增公办义务教育学位3.7万个,即便如此,来自市教育局的数字显示,今年深圳小一学位缺口仍达3.3万个。

    针对家长们提出将翻身实验学校转为公办的诉求,宝安区教育局对媒体表示,这涉及违反办学协议书提前结束合作办学的问题,需要与办学方按照法律规定和程序进行协商处理,不是单方面能够决定的。

    据了解,作为当初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一种探索性改革措施,上个世纪90年代,全国各地纷纷创办国有民办学校,深圳也不例外,翻身实验学校小学部的国有民办身份即在此背景下出现。

    长期关注深圳基础教育的深圳都会城市研究院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陈宏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国有民办学校”是特殊时期的特殊政策产物,起初是由于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有限以及出于甩包袱的目的,出现了这些由国家和集体投资、由民营资本进行运营的学校,由于基础教育的公平、公益性和资本的逐利性之间存在天然矛盾,市民本应免费享受的公共教育产品转变为市场化的商品,因此,这种办学模式创立不久便饱受诟病。

    2009年,广东省教育厅出台文件要求各地清理规范义务教育阶段国有民办学校改制。然而,至今为止,拥有30多所国有民办学校的深圳市仅完成了几所学校的改制任务。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教育界人士告诉记者,尽管有文件作为支持,但在实际操作中转制过程仍然步履艰难,最大的困难在于,此前与基层政府签订的办学合同距离到期还有相当时间,提前终止合同,政府需要补偿对方,国有民办学校承办方也不愿放弃学校经营向政府提出高额的赔偿费用。

    “就翻身学校转制问题,我们和教育局多次沟通,教育局领导总是说这是历史遗留问题,既然承认是问题,就应该积极解决,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拖着。”一位学生家长气愤地说。

马航MH370搜寻中的大国科技较量
两小区纠纷为何持续了4个月
14万人的社区无一所公办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