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院士刘连元今年已经73岁高龄,但当他回忆起上世纪80年代的一段往事,还是难以按捺内心的激动。那是在一望无际的南太平洋上,中国一次成功的发射引起轰动,这是刘院士最大的欣慰。从此老院士又多了一个心愿,那就是希望有朝一日可以看到中国从航天大国转变成航天强国,这还需要年轻的航天人来接力完成。
4月27日,纪念五四运动95周年之际,中国青年报社与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以“中国梦·改革转型与青年使命”为主题的党团交流活动上,刘连元把这个心愿提了出来。当天,本报28名党团干部和青年编辑记者走进研究院,与青年航天工作者、党团干部和包括刘连元在内的前辈座谈交流,并参观了中华航天博物馆、211厂总装事业部、余梦伦班组展室、数字化和仿真设计室等地。
刘连元在交流中反复提出对年轻人的希望。上世纪60年代,刘连元还是一名30岁不到的技术人员,数以万计的青年在钱学森等老一辈航天人带领下,组成了开创中国航天事业的主力军。这也是他始终认为研究院的未来改革之路要靠年轻人来走的原因。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创建于1957年11月,是中国第一枚运载火箭诞生的地方,著名的科学家、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是首任院长。经过近57年发展,研究院已成为运载火箭研制生产基地,公众在电视画面里看到的那一枚枚把嫦娥、神舟送入太空的火箭,也都出自这个地方。
就是这个在外界看来成绩耀眼夺目的明星企业,却在“狠狠地革自己的命”。研究院党委副书记罗晓阳说,早在2007年,该院就已经意识到院内“新老交替、整体年轻、长期超载、整体疲惫、发展放缓、整体转型”的问题。中国航天曾经取得的成就,罗晓阳称作中国航天的前50年辉煌。辉煌之后的50年该如何走,能否延续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乃至整个航天系统的“百年老店”?
必须要改革转型。研究院随后提出“二次创业、市场化转型”的战略思想,以及“体制重建、机制重造、能力重构、文化重塑”的目标,要用13年时间,把一院建设成为国际一流宇航公司。
这个问题的提出,和当初刘连元“航天大国如何走向强国”的追问,本质上相同。更有默契的是,在包括罗晓阳在内的研究院及其相关单位的党团系统干部看来,求索路上的主力军人选,当属青年无疑。
在这个中国航天的发祥地,35岁以下人员比例54%,科技人员的平均年龄为35.3岁,比欧美发达国家年轻了15岁左右。而作为型号领军人物的两总系统平均年龄为45岁,作为骨干的主任设计师队伍平均年龄为38.5岁,科技人员平均年龄35.3岁。这是一支让很多国家“羡慕嫉妒”的年轻队伍。
交流中,罗晓阳回过头指着身后那些与会的年轻人说:“从研究院改革完成的时间表来看,到2020年完成创业和转型,那时担任主力的一定是你们年轻人,而我们这些前排就坐的领导,估计一多半都已经退休了。”
这句话说得虽然诙谐,却引起在场不少人的共鸣。研究院总体部党委书记王亚军则直截了当地说,“做不好青年工作,改革就难以推进”。总体部至今已有56年的历史,王亚军说要让年轻人感受到“希望”,于是这个有半个世纪沧桑历史的地方开始让年轻人参与决策,“不只是干活,而是在有关部里的重大事情面前都让年轻人提意见,让他们在改革过程中处理矛盾时更有宏观的把握和自信”。
走进总体部余梦伦班组展室,让青年记者卢义杰最“惊讶”的不是这个全国首个以院士名字命名的高科技创新型班组所取得的目标管理法、育人法、创新法等成果,而是流传在这个班组的一句话:“火箭弹道设计专家余梦伦,这辈子当过最大的官,就是余梦伦班组的组长。”
航天人对职业和专业的敬畏与执著可见一斑。卢义杰说,没有人喜欢长期出差,没有人喜欢长期加班,研究院的人这样做了,原因不是他们的道德水平比常人高,不是他们是圣人,而是他们的职业精神,对自己的职业、专业有敬畏、尊重、忠诚、虔诚。
活动举办当天,同时是中国青年报创刊63周年纪念日。走进中华航天博物馆,报社教育科学部主任堵力瞬间有种“时光穿越”之感。上世纪80年代,还是小学生的她就是个航天迷,那时正赶上刘连元所说的那个重要型号任务发射成功,堵力便跑上北京街头,跑到居民楼里“洗楼”,挨家挨户地发“号外”,“兴奋极了”。数十载过去,如今,作为一名真正的媒体人,她对航天的感情一点没变,她还以三级火箭为比喻说了自己对青年主力军的理解——
钱学森等一代元勋就像是“第一级火箭”,托起航天事业,划过天空,散出灿烂云霞;而“第二级火箭”正是当今中老年科技工作者,他们把航天梦通过嫦娥三号和玉兔号,带到了月球;“第三级火箭”也就是创造未来的年轻一代,应该产生自己的动力和能力,冲破阻碍,走向更辽阔深远的宇宙。
一切改革的主导因素都是人。“二次创业、市场化转型”口号提出后,研究院开始以传帮带熏陶队伍,用航天精神和航天文化培育人才,把人才培养的重心转移到青年。研究院12所技术骨干、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孙岳说,研究院在转型中明确提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明确了尊重人才价值的选人用人机制。他有一个明显的感受是,近几年,身边年轻人的工作积极性更强了,因为研究院在航天传统企业文化的基础上又新添了良好的激励促进机制。
2014年,被称为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元年”,日益升温的改革热情,在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全院上下体现得尤为明显。中国青年报社团委书记罗旭辉说,新一轮改革与30年前的改革有一个很大不同,就是主战场既有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领域,又新增了包括改革动力在内的精神领域。报社青年编辑记者要深入思考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锐意改革的动力源泉,将这里党团组织和新一代青年支撑改革的理想信念、忧患意识、意志品质、时代精神理解吸收,同样以改革的精神和动力,真正做好鼓舞激励广大青年和各级团组织踊跃投身改革事业的舆论引导工作。
中国青年报社党组成员、副总编辑董时出席了这次由双方党委主办、团委承办的党团交流活动。她说,中国青年报始终关注改革、支持改革、思考改革、推动改革,主动研究改革与青年、与共青团的关系,倡导广大青年和各级共青团组织积极投身改革的主流价值观。她指出,中青报人要和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一道,激励青年人走在改革前列。
本报北京4月27日电
本报记者 邱晨辉 蔡梦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