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4年05月06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87.6%受访者关注最近发生的虐童事件

67.5%受访者望尽快建立受虐儿童替代性监护制度

本报记者 黄冲 实习生 刘蕊 黄倩殷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4年05月06日   07 版)

    漫画:华夫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共青团中央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专家顾问组成员皮艺军说,在国外,对虐待儿童零容忍的意识深入民心,如果家长打孩子,邻居会报警,学校里如果有体罚,其他孩子和老师也会去报案。他们不是只有警察或法官在管,而是全民在参与。所以关键在于,我们能否确立对伤害孩子零容忍的全民意识。

    4月12日,广东惠州一名5岁女童被母亲用衣架毒打后从阁楼摔下致死;4月29日,媒体报出北京朝阳某幼儿园女老师长期殴打、恐吓几名儿童……近期,恶性虐童事件的发生,引发社会震动。

    上周,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问卷网,对2893人进行的一项在线调查显示,87.6%的受访者关注最近频发的虐童事件,56.9%的受访者感觉当下儿童成长的环境不安全,42.7%的受访者担心当前儿童权益保障机制不能有效地保护儿童。

    专家:虐童事件频发若不加以解决,会给社会埋下隐患

    目前在江西宜春职业技术学院进修的李静,曾做过学前教育工作。在工作中,她经常看到体罚儿童的现象。“有带班老师看小朋友不听话,就用小皮筋弹他们的耳朵。”李静认为,这样的老师就是心态扭曲,把个人生活中的负面情绪发泄在宝宝身上,有些父母也是这样。

    “连孩子都保护不好的社会让人没有安全感。”黑龙江哈尔滨市民陈一鸣认为,虐童事件一定要得到彻底解决,否则会让好人产生无力感,觉得没办法保护身边的孩子,也会让坏人对孩子的虐待更加肆无忌惮。

    调查中,76.4%的受访者直言虐童事件频发会给受害儿童造成无法弥补的身心伤害;64.1%的受访者指出其严重侵害了儿童权益;56.2%的受访者表示会造成社会恐慌,降低社会安全感;52.1%的受访者担心会形成示范效应,助长社会戾气。

    “这个问题如果不解决,会给社会埋下隐患。”南开大学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系副教授黄晓燕指出,孩子受到虐待会影响他们的认知、行为和心理,自尊感受到较重挫伤。创伤经历会影响孩子的成长,严重的会导致自残和自杀。一个人童年时遭受暴力,可能在成年后变成施暴者。

    当前儿童保护存在什么问题?受访者首选“家庭暴力难以监管”

    调查中,42.7%的受访者直言,我国当前的儿童权益保护机制不能有效地保护儿童,38.1%的受访者表示不好说,仅19.2%的受访者认为可以有效保护儿童。

    当前社会的儿童保护机制存在什么问题?调查中,57.1%的受访者首选家庭暴力难以监管和干预;56.7%的受访者认为是幼教管理缺乏规范;56.1%的受访者表示一些人缺乏正确对待儿童的观念;52.0%的受访者指出现在缺乏系统的儿童保护制度;51.0%的受访者认为儿童保护执法不够严格。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共青团中央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专家顾问组成员皮艺军认为,虐童事件频发,反映出整个社会对儿童保护的轻视。对于一些虐童事件,现在几乎没人管,许多方面事不关己的态度使得问题越来越严重。

    “我国目前没有专门的儿童保护法。”黄晓燕指出,关于儿童保护在《民法》、《刑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中虽有涉及,但并不系统。在组织结构上,也没有专门处理这种事的机构。保护儿童需要专业的医疗、心理和社会工作者,但现在人力非常缺乏。

    “儿童受害事件就像大海里的冰山,大部分都很难显露出来。”皮艺军指出,儿童作为弱势群体,和老年人、妇女、残疾人等弱势群体有很大区别。他们受到侵害时缺乏自我保护能力,不能采取合法的方式,及时向有关部门控诉、申诉和举报。

    他直言,现在无论是社会,还是法律,都缺乏对儿童的特殊保护。“我们虽然有未成年人保护法,但它只是一种倡导式、宣言式的法律,操作性欠缺,没有办法完成我们用法律保护儿童的任务。”

    “社会应该将更多的资源放在青少年保护上”

    调查中,67.5%的受访者希望建立对受虐儿童的替代性监护制度。

    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工作系教授朱眉华认为,替代性监护制度必须要有法律作为后盾和支撑,并且有儿童救助机构和临时看管机构与之相配套。在国外,如果评估出家长不合格,比如酗酒、吸毒、完全行为失控等,相关组织就会将孩子带走。由于法律没有赋予相应的权力和职责,我国许多公益组织在做这个工作时就面临着尴尬。

    针对保障儿童权益的基本法——《未成年人保护法》迟迟没能修订的问题,皮艺军直言,我们在这个问题上仍然没有解放思想。很大程度上,我们的社会资源并没有向孩子倾斜。保护孩子的立法和执法,必须是独立的,不能够按照成年人法律的原则,它要有专门的机构和程序。“我们社会应该将更多的资源放在青少年保护上”。

    “保护未成年人应该是全民意识。”皮艺军说,在国外,对虐待儿童零容忍的意识深入民心,如果家长打孩子,邻居会报警,学校里如果有体罚,其他孩子和老师也会去报案。他们不是只有警察或法官在管,而是全民在参与。所以关键在于,我们能否确立对伤害孩子零容忍的全民意识。

    如何给儿童创造一个安全的成长环境?调查中,70.2%的受访者指出要建立系统、完整的儿童权益保护法;61.7%的受访者建议在儿童中普及自我保护、求助的教育;59.4%的受访者希望教育机构定期监测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58.7%的受访者建议完善儿童福利体系,救助受虐儿;54.4%的受访者希望成立专门的儿童权益保护机构;42.4%的受访者认为要树立全社会保护儿童的风气。

本报记者 黄冲 实习生 刘蕊 黄倩殷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4年05月06日 07 版)

87.6%受访者关注最近发生的虐童事件
70.3%受访者担心过度使用外来词会破坏汉语活力
英语的包容造就其国际语言地位
53.4%受访者坦言记不全母校校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