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14年05月07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互联网并没有带来真正的教育革命

熊丙奇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4年05月07日   02 版)

    互联网进入我国20年,深入影响我国社会的方方面面,教育也不例外。曾经有人预言,互联网会带来一场教育革命,这一观点在最近更因慕课的推广而广受社会关注,但从我国过去20年的实际情况看,虽然互联网一定程度改变了教与学的方式,也拓宽了学生获得教育资源的渠道,但是,互联网并没有带来教育革命,社会整体的教育模式、学习模式并没有根本改变。

    互联网为教育带来先进的技术支撑工具,但技术的现代化,并不就是教育的现代化。毋庸置疑,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我国大中小学的教学设施逐渐电子化,这为教师提供了更好的教学装备,但需要注意的是,在不少学校,先进的教学设施成为摆设,并没有充分发挥作用。另外,教师的教学方式,也基本上停留在灌输模式,在这种情况下,现代技术只是为灌输教育提供新的手段而已。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在我国中小学,由于中高考的考试评价体系未变,学校还是围着升学指挥棒教学;在我国大学,学校办学存在功利化趋向,办学定位不清晰,普遍存在重研究轻人才培养的倾向,教师对教学的投入并不多,并不注重教育方式、教学内容的创新。

    这带来的问题是,新的互联网技术,对中小学而言,只是应试教学的新模式。有的学校让学生使用iPad等电子设备,学校也给孩子布置电子作业,号称减轻学生书包负担,这完全是形式化的减轻,而不是实质意义的减轻——学生不再背沉重的书包,但作业量并没有随电子作业的推出而减少,反而,由于“操作”的便捷,教师可通过电子作业方式给孩子更多的作业。

    有意思的是,互联网已改变很多人的生活方式,但是,相当多的家庭并不希望孩子接触网络、上网,禁止孩子上网的家庭不在少数。这也与我国的升学教育模式有关,在这一模式之下,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对学习之外的生活教育、人格教育、心理教育、生存教育等并不关注,家长不愿意花时间多与孩子一起上网,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利用互联网工具学习。由于对学生的上网学习习惯培养不够,我国学生的网瘾情况极为严重,调查显示,有20%的大学生有网瘾问题。

    这就无怪乎有的大学对一年级新生发出“禁网令”,这显然与大学倡导的互联网学习格格不入。这种尴尬一直存在于我们的互联网教育发展中。多年前,我们就要求高校建设精品课程,并开放精品课程,但精品课程的开放很有限,其间存在的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当下,各高校都围着慕课做文章,可大家没有深入思考一个问题,如果现实中的大学课堂,都是选修课必逃,必修课选逃,这样的课程通过网络发布之后,会有多大的吸引力?

    说到底,互联网能够带来深入的教育革命,关键在于是否依托互联网,推进教育制度改革——互联网可为教育改革提供技术平台。举例来说,高校依托互联网进行了办公自动化改革,这是进步,而进一步深入的改革,是高校信息全面公开,接受社会监督。高考录取,依托互联网进行了远程录取改革,使高考录取更便捷,这也是进步,而进一步深入的改革是,通过互联网,实现学生自由申请大学,实现大学自主招生改革。依托互联网技术,加大开放大学建设,让更多人可通过互联网学习,但大家所见的是,相对于普通高等教育的学历、文凭,其他所有类型教育的学历、文凭都低人一等,这样一来,互联网教育很难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学习机会。

    要让互联网在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必须深入推进两方面改革,一是打破国家授予文凭体系,实行学校自主办学、自授学位。二是建立现代学校制度,让学校能回归教育本质,按教育规律办学。只有一所学校转变为以教育质量、教育服务吸引学生,而不是功利地追求政绩目标,互联网才会无所不在地让大家感觉到教育以人为本的魅力。这是互联网本身无法带来的,而必须通过教育制度改革创造。

熊丙奇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4年05月07日 02 版

给漂在城市的年轻人一个歇脚处
互联网并没有带来真正的教育革命
救市能否撼动房价向下之势
三亚“让红包飞”的公平与效率
校车达标有时间表更要路线图
县委书记“掐算”出的监督无力
本科生毕业论文不该因浮躁而退场
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