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4年05月12日 星期一
中青在线

把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机遇,创新开发继续教育增值服务,推动校企合作可持续发展,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与继续教育融合,借区域开放发展“给力”,为学校转型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以区域发展为导向,深化人才培养与继续教育融合

——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特色涉外通关人才培养之路

周焱 张伟东 《 中国青年报 》( 2014年05月12日   T03 版)

    重庆涉外通关人才合作培养基地揭牌仪式

    第二届涉外通关人才培养班学员

    第二届重庆涉外通关人才培养与就业对接会隆重举办

    第三届涉外通关人才培养与就业对接会招聘现场

    学校组织师生赴保税港区考察学习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年)》指出:深化人才培养与继续教育融合发展,全面深化校地、校企合作,建立行业企业参与高校治理结构,推进学校转型发展,提高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水平。《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高教三十条)也提出了创新学校与行业企业“产学研”合作模式,建立产学研联盟机制,促进特色优势学科专业与特色优势产业对接,更好地为产业升级和可持续发展服务。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校以重庆保税港区域发展为导向,以现代教育与培训学院为依托,面向校内学生举办涉外通关培养班,深化人才培养与继续教育融合,联合行业,协同创新,构建“三元结构”人才培养立交桥,完善“四位一体”人才培养体系,开创了定向就业绿色通道,实现了校企合作双赢。

    一、以区域发展为导向,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

    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是重庆两江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于2008年11月12日经国务院批准设立,是中国内陆首个保税港区,“空港+水港”一区双核。作为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以及重庆国家信息产业基地,依托一区双功能的独特优势,凭借两江新区的先行先试权,与西永综合保税区形成了“双引擎”驱动。由于保税港区具有保税、减税和快捷通关政策,因此将产生强大的磁力和辐射力,吸引更多外资企业落户重庆,这一有利形势催生了外贸企业通关实务人才“井喷式”需求。

    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校凭借自身办学优势和特色,以保税港区经济发展作为转型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开展本科教学改革实践,适时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以学校现代教育与培训学院为依托,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开展了国际贸易管理类专业改革试点。2010年学校与乐训教育联合重庆保税港区内知名企业成立了“重庆涉外通关人才合作培养基地”,开办了人才合作培养与就业对接班。截至目前,学校已累计培养900余名涉外通关应用型人才活跃在重庆保税港区、西永综合保税区,为企业进出口通关事业发展作出了贡献。

    二、协同创新,构建“三元结构”人才培养立交桥

    为夯实特色涉外通关人才培养,使继续教育工作切实有效地推动校企合作可持续发展,学校改变传统的“二元结构”校企合作模式,充分发挥学校现代教育与培训学院继续教育助学优势,弥补学校与企业之间“双向真空”状态,形成了人才培养+继续教育+企业需求 “三元结构”校企合作模式,涉外通关人才合作培养与就业对接班在学校与企业之间架设起了一座桥梁,优化了合作通道,使校企关系更加具有稳定性。学校与重庆保税港区内企业协同创新,校企融合,推进教育与产业、学校与企业、专业设置与职业岗位、课程教材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学历证书与职业教育资格证书深度对接,实现了三融合:

    1. 产业发展与人才培养融合

    学校始终坚持在区域产业布局中谋求办学机会,在办学实践中培养应用型人才。每年举办涉外通关人才培养与就业校企交流座谈会和开展毕业生就业追踪调查活动,了解培养的学生是否符合企业用人标准,是否胜任产业发展要求。重庆两江报关服务有限公司业务经理张容曾说:“重庆的对外开放形势,特别是保税港区和综合保税区的建成,必将促进大量进出业务的增长,催生报关人才需求,作为报关企业看到了机会,学校也应该看到产业给人才培养提供的有利机会。”正是因为学校看到了保税港区产业发展机会,通过涉外通关人才的培养,大胆探索产业发展与人才培养融合实践,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2. 人才培养班与专业建设融合

    学校邀请重庆保税港区内企业全方位参与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加强涉外通关培养班课程与国贸管理类专业课程的衔接,实现非学历教育与学历教育融合,促进学校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立。在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时,将通关人才培养的相关课程与本科教育相关专业课程相对接,实行课程替换或课程内容移植,使学生在专业学习的过程中开始学习和涉及通关人才所需的基础知识。同时,将通关人才实操专项技能设置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学生既能完成专业学习的技能训练,又能有针对性地对通关人才技能进行强化训练。学校还通过设定创新学分,鼓励学生报考报关员、报检员、单证员、跟单员、物流师等通关职业资格证书,实现“一学双证”的培养制度。正如重庆欣海报关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牟晓雨在校企交流会上形象地说:“大学生就业难,企业招人更难,我们不是招不到人,是招不到像我们企业产品一样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我们把与学校组建的涉外通关人才合作培养基地当成我们企业产品的研发部,是在设计一种能给企业带来生产力和效益的人才。”

    3. 办学与区域发展相融合

    学校与重庆保税港区内数十家企业建立了实习与定向就业基地。学生通过基地的实习与就业及时反馈区域发展的相关信息,学校据此调整办学方略。通过不定期组织教师团队、学生团队赴保税港区实地参观调研,了解区域产业发展和外贸形势政策,促进“双师型”教师成长,增强学生学习目标性。通过每年举办的由政府领导、行业协会负责人、企业家代表和高等院校学者组成的校企合作交流会、多种形势主题报告会,促进学校“产学研”融合发展。通过校企合作、协同创新加强了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人力资源双向融合,架构了为区域特色产业智力支持服务平台。

    三、“四位一体”培养通关人才,实现校企双赢

    “三元结构”使校企合作更加稳固,有效地打通了人才出口,保障了校企双赢,“四位一体”无缝合作培养通关人才:

    1. “形势政策”为方向

    学校每学期都邀请来自重庆海关、重庆外经贸委、重庆保税港区和西永综合保税区等政府机构或行业协会组织专家来校开展外贸形势政策专题报告会,把区域开放发展最有利、最前沿的大数据以“麦肯锡”的方式传播给在校学生及相关专业的教师,等于把“发改专家”请进校园。通过掌握一手数据的专家们的讲解与分析,适时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调整人才培养模式,使涉外通关校企合作方案更具前瞻性和可操作性。

    2. “客座师资”为支撑

    以重庆涉外通关人才合作培养基地为资源平台,学校每两年会聘请至少3名客座教授到校担任涉外通关培养班授课任务。客座教授们都是重庆外贸领域的行家里手,具有扎实的涉外通关理论底,又具有较强的实战经验。如:学校聘请的夏耘教授是中国报关协会报关行业职业教育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保税区出口加工区协会理事、中国报关协会常务理事、重庆国际货运代理协会理事,她在海关工作20余年,不仅全面熟悉海关监管、通关、审单业务,而且参与了重庆保税港区的开发建设工作并担任领导职务。很多参加涉外通关培养班的学生认为名师、专家进课堂是自己人生求学路上的一笔宝贵人脉资源,是学校给予自己的“隐形福利”和就业增值服务。

    3. “职业指导”为规划

    大学生就业难在哪里?为什么企业招不到想要的人才?高校毕业生就业始终处于“供大于求”与“求大于供”两种舆论和两难尴尬境地,就高校而言究其原因是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信息不对称方面出了问题。大学应该回归到理性教育,回归到“育人”的实践中来。而起到关键作用的就是要开展好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工作,采取科学的职业潜质测评系统与专业的职业指导,由所谓的“被就业”变成自主就业。为此,学校针对涉外通关培养班学生聘请专家指导。如:聘请了全国外贸行业协会川渝分会客座教授、人力资源高级管理师、重庆直通物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佳俊先生。这些就业指导专家既是未来培养班毕业学生的招聘者,又是招聘前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师,学校不光让师傅把徒弟领进门,而且还要预先让师傅带着徒弟预演如何进门的做法,被称之为学生到职业人角色转化的“GPS”模式。

    4. “定向就业”为保障

    学校连续三届举办重庆涉外通关人才培养与就业对接会,得到了重庆海关、重庆保税港区、西永综合保税区相关领导的大力支持,每届都有40余家区内物流、报关、会展、金融等外贸企业来就业对接会揽才。在2013年11月举办的重庆第三届涉外通关人才合作培养与就业对接会上,重庆西永海关领导亲临招聘会现场,并指出:“我看到辖区这么多企业争着、抢着来学校招聘,证明学校的人才培养路子走对了,市场是检验学校就业好与坏的标准。”这种定向就业打通了人才出口通道,保障了校企合作的双赢。

“私人定制”推高行业院校就业率
以区域发展为导向,深化人才培养与继续教育融合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