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真重视起来,学校体育肯定能搞好。对校长来说,抓体育比抓升学率出成果要快,能看到实实在在的成绩。”在去往长春市103中学的路上,吉林省教育厅体育卫生艺术处处长刘强对前来调研并参加“吉林省中小学体质健康工作观摩会”的教育部官员说。
103中学正在做的一件事给刘强的话提供了佐证。从这学期开始,103中学初中3个年级的学生开始利用晨读时间集体跑步出早操。校长高海燕说,起初,有一半左右的学生3分钟都跑不下来,两个月过去了,如今,所有人都能跑到6分钟,“孩子们的脸色红润多了”。
当然,仅仅是一个早操晨跑不可能吸引教育部的官员前来调研和观摩。教育部体卫艺司司长王登峰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他这次来吉林,最感兴趣的就是长春市在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工作上的一些创新举措,其一便是今年长春投入4000万元,采取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方式,在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实施“弹性放学”开展课后文体科技活动。每天开展一小时活动,每周不少于4次。
今年年初,北京曾宣布,通过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形式,在中小学校开展体育、文艺等社团活动。不过,王登峰说,这种政府为青少年课外文体活动埋单的做法, 103中学所在的长春市南关区才是先行者。
从2011年开始,南关区每年投入40余万元,为中小学生在寒暑假举办免费文体兴趣班,承办单位包括有条件的中小学以及一些社会机构,学生自愿参加,不承担任何费用,活动所有经费,包括场地、设备、人员等均由区政府拨款。
“就是为了减轻孩子的课业负担,全面提高他们的身体素养和艺术修养。”南关区教育局德体艺卫科科长孙静茹介绍了开展这项工作的初衷。放假后孩子们没地方玩儿,要么花钱去社会上报名上各种培训班,要么在家里看电视玩电脑,开学后好多孩子都长胖了,而学校以及社会上的文体场馆假期都闲置着,“想让孩子假期里也动起来,可如果收费,势必加重家长的负担。”
孩子在假期里能免费学到一种文体特长,家长们自然欢迎。孙静茹和她的同事们假期里要深入场地去督导,常有家长发现她们是教育局的工作人员,就跑过来专门表示感谢。
据记者了解,南关区之所以在3年前能够花钱做这件事,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时任区长曾经做过长春市教育局局长,重视教育更懂教育,知道怎么把有限的教育经费用到刀刃上。
吉林省是农业大省,相对而言经济不算发达,2013年GDP在全国的排名是21位,略好于西部省份而已;长春虽然是省会,但去年的GDP还比不上东部沿海地区的一些地级市。在这种背景下,无论是长春市今年拿出4000万元为全市中小学生提供课后文体活动,还是南关区连续4年为孩子开办免费文体兴趣班,都显示出一种魄力——确确实实把增强青少年体质视为了政府的责任。
在跟随观摩团参观了南关区的4所学校之后,记者的一个感受就是,政府对青少年体育的重视,不仅仅体现在舍得投入上,更体现在这些经费花在哪儿、怎么花上。
据南关区教育局局长徐彤说,过去的5年,南关区政府累计投入2860万元,完成了13所学校操场标准化改造。虽然投入力度不断加大,但毕竟财力有限,其学校体育的硬件还是无法和北京、上海以及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学校同日而语。
南关区是长春的中心城区,记者走访的4所学校都在居民区内,操场面积均不大,其中只有一所小学的操场实现了软化,另外3所学校使用的还是硬操场,既没有塑胶跑道,也没有人工草坪,更别说游泳馆、网球场了。
但就是在这样的操场上,阳光体育活动开展得扎扎实实、有声有色。记者看到,树勋小学的孩子们把跳绳玩出了各种各样的花样,独轮车踩得飞快;平泉小学的学生人人都会轮滑,单人滑、双人滑、多人滑,令人目不暇接,这个规模很小的学校居然是世界冠军陈露、李佳军的母校。前来观摩的德惠市的一位老师开玩笑说:“孩子们的脸都黑灿灿的,一看就是经常在太阳底下晒着。”
因为“阳光体育”开展得好,南关区教育局局长徐彤前不久在吉林省学生体质健康工作会议上作了典型发言。他在发言中说,体质监测的数据显示,2013年与2011年相比,男女学生身高分别增长0.66厘米、0.35 厘米,学生握力平均成绩提高2.66千克。学生近视率没有增长,严格控制在39.3%以下。
这两年,一说到学校体育,有两种声音格外响亮。说成绩,往往就是投入了多少经费,增加了多少体育设施,改建了多少场馆,开设了多少“高大上”的体育项目,连马术、高尔夫都进了校园。说到困难,肯定免不了要诉苦,经费不足,缺器材、缺场地,没有一块铺有塑胶跑道的操场往往是“困难”的具体表现,似乎没有塑胶跑道,学校体育就必然搞不好,学生就没法锻炼。
诚然,要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不断加大投入,改善硬件环境是应有之义,但在条件暂时不具备的情况下,完全可以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地开展体育活动。在吉林的现场观摩会上,就有老师感慨,“文革”前那代学生体质最好,那时候的体育设施根本没办法和现在相提并论,但学生们一样能坚持锻炼。
北京一所著名中学的校长最近和记者谈到,这几年教育经费在硬件上有很多重复投入和不必要的投入,“真是浪费啊”。这位校长认为,教育硬件建设投资方向应该重新论证,要把满足学生成长需要放在第一位。
这和孙静茹的想法不谋而合。她在解释为什么南关区采取的一些举措都能走在前面时说,在硬件还不太好的情况下,政府部门就更应该加强服务意识,想方设法为学生健康成长服务。
本报记者 李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