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4年05月20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和我一起看他们的29岁——

在任何阶段随时可以自我打磨

《 中国青年报 》( 2014年05月20日   11 版)

    29岁那年,他在老家卖画,苦读诗书。家贫,灯盏无油,就点松枝照明,从朋友那里借来白居易的《长庆集》,也是借火光诵读。

    他学画很晚,差不多三年前,他还是一个走乡串户的雕花木匠,下了决心后,就扔掉斧锯,拜师学艺,改行画肖像,专作画匠了。

    诗画不分家,他文化不高,从头学起,除过《唐诗三百首》,还读《孟子》、唐宋八大家的古文。生活穷困,画像之外,也经常为主顾家女眷画帐檐、袖套、鞋样之类,有时还画中堂、条屏。

    画了整整三年,画艺突飞猛进,生活起色却不大。但他还在坚持,坚持画肖像,画山水、人物、花鸟草虫、仕女。

    30岁这一年,他逐渐在方圆百里有了画名,家中光景有了改观。

    后来,他在一首名叫《往事示儿辈诗》的七绝里,总结自己的29岁,“村书无角宿缘迟,廿七年华始有师。灯盏无油何害事,自烧松火读唐诗。”

    对齐白石来说,29岁那年,是化茧成蝶的最后准备期、临界点,屋檐下的松火,见证了一代国学大师的努力。

    29岁那年,王小波还是中国人民大学的本科生,就读于贸易经济系商品学专业。

    78、79级的大学生,岁数最是参差,在特殊的年代,这倒也不稀奇。28岁时,他结了婚,写了一些不错的书评,还在一本叫《丑小鸭》的文学期刊上发表处女作《地久天长》,但和后期的成名作相比,相当稚嫩。接下来很长时间,他出国又回国,辞职写作,但在文坛,他的名声不响,其作品一直没有广泛流行。

    待后来时代三部曲横空出世,王小波这三个字陡然掀起文坛旋风,其鲜明的叙事风格,引来众多的模仿者。可惜的是,他因心脏病早逝,甚至没有看到自己的成名作在大陆出版。

    有些作家从一开始就写得很好了,小波不是,他有才气,但前后作品区别很大。仔细一点的话,可以清晰地看到小波的文字水平,从略显稚嫩,到成熟老道,进而挥洒自如。每一部作品,都可以感受到他的努力、探索和雄心。

    最后提一句,29岁时,王小波已经为自己之后的小说做积累,这本名为《黄金时代》的中篇,他整整写了10年。

    第三个故事讲的是IT界人士。要知道,这个行当,几乎从诞生之日起,就充满了英雄出少年的传奇。

    穿拖鞋的总裁,长青春痘的CEO,宽松的办公环境,所有这一切,似乎都是为年轻人而预备。而无休止的加班,高强度的脑力消耗,也迅速吞噬年轻的体能。很多程序员的梦想,是干到30岁就退休,或者晋升更高的职位。

    据说在硅谷,一些年纪大的程序员,都开始准备整容,好在面试时,看上去年轻一些,富有干劲。而我要讲的这一位,29岁时,还完全没有入行呢。

    3岁因患小儿麻痹后遗症而腿部残疾,这对他后来找工作很不利。差不多到21岁,他才在老家烟台的街道小厂找到一份工作,拿30多元的月薪。

    他并不满足于当工人,想当好一名技术员。凭借自己的刻苦和钻研,他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成为工厂里的技术骨干和革新能手。

    到29岁时,他已经调任烟台光学仪器厂技术员,因为在激光产品方面获得多项国内外先进水平的科研成果,被评选为全国首批105个新长征突击手标兵之一。

    此时,距离他开始学习计算机,还有9年时间。而他打了一辆黄色的“面的”来到中关村,来到中关村创业,更是15年后的事情了。

    王江民先生已经成为中国互联网界的一个大器晚成的传奇,他的杀毒软件产品风靡一时,其经历鼓舞了之后一代又一代的IT人。

    但恐怕在29岁那一年,他还没有料想到,以后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那一年,工厂里的工友,对他的印象就是,勤奋,非常勤奋,甚至一边吃饭一边看书。

    机会只留给有准备的人,如果我们在29岁就泄气,那么,就自己放弃了大器晚成的机会。即便我们不能和这些天才相提并论,只要试一试,或多或少,还是有些收获,至少,日子会充实很多,年末的时候,不会懊悔这一年又废掉了。

    29岁不是借口,在人生的任何一个阶段,我们都可以自我打磨。

29岁那年你在干什么
靠实力也能找到好工作
在命运发给他的牌上重新开局
把所有可能的损失降到最低
在任何阶段随时可以自我打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