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4年06月03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热点聚焦

解析2014年改革重点任务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 张德勇 《 中国青年报 》( 2014年06月03日   02 版)

    ■今年经济体制改革有五大着力点: 1.更大限度放权松绑;2.放开所有竞争性领域;3.财税金融改革推出;4.积极推进价格改革;5.构建民生保障体系。

    最近,国务院转发的发改委《关于2014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任务的意见》公布。《意见》是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基础上,根据《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2014年工作要点》和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部署,提出了2014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中的重点任务。

    激发市场活力和内生动力

    今年以来的宏观经济数据表明,尽管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经济发展依然保持了良好态势,但也面临着较大的经济下行压力。化解这种压力,按照往常的经验,“短平快”的做法是以政府投资带动社会投资,让政府在经济运行中发挥主力军的作用。固然政府这种宏观调控模式可以在短期内让经济摆脱下行压力,走上快速增长之路,但以往的经验也表明,这种模式在取得当下“亮丽”的经济增长数字之后,也给未来的经济健康发展埋下隐患。过去,盲目投资、重复投资造成的产能过剩,片面追求增长速度而忽视增长质量,导致经济结构调整迟迟没有迈出较快的步伐,也为某些寻租活动诱发腐败提供了土壤。

    经济运行的复杂性,自然需要政府发挥一定的调控作用,但这种作用不能越俎代庖,超越市场成为资源配置中的主角,因此必须对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角色有一定的约束与限制。从这个意义上,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首先要做的就是清晰地界定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这种提法,将过去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上升到发挥决定性作用,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着力点发出了明确的信号。

    2014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开局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意义不言而喻。在近期提出的2014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任务中,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着力推进财税金融价格改革、深化国有企业、科技体制等改革,从各个方面无不指向简政放权,紧扣清晰划分政府和市场的边界这一主题,目的就是激发市场活力,培育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这实质是政府的自我革命,以政府限权、放开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来催生制度创新,释放更多的改革红利。在这方面,重点任务中的若干措施具体明确,以实现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为导向,既符合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下的现实需要,又兼顾长远,为今后的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让发展成果惠及民众

    时至今日,中国GDP已跃居世界第二位,综合国力不断壮大,城乡建设发生了巨大的显著变化,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都有明显改善。然而,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由于体制、机制等原因,改革开放初期提出的“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预期目标并未完全实现,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等大众民生领域,还存在不少的缺欠,众多的社会矛盾甚至积怨也由此产生。应当认识到,上述问题是中国全面发展进步中的烦恼,与停滞不前所衍生的种种民生问题有着本质区别。但是,也必须注意到,如不尽快提高民众共享发展成果的程度,将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人民群众对改革的信心与支持。

    让发展成果惠及民众,已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一方面,要将这种共识上升为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另一方面,要采取行之有效的具体措施,充分打通让发展成果惠及民众的通道。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再次明确,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将此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而为一系列具体措施的出台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就具体措施而言,通过体制、机制重构,应该创造平等的发展环境,让全体人民都能公平地参与到市场竞争中,促进经济包容性发展;同时要尽快建立社会安全网,在经济发展中缓解乃至消除广大百姓在就业、养老、医疗、住房等方面的后顾之忧,使他们的生活能够与经济发展同步相向而行。

    从2014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任务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改革措施虽然看似直接着眼于放松管制,让市场机制发挥决定性作用,但也不乏起到创造公平环境、提供公平发展机会的作用。比如,重点取消对投资创业就业影响大、对经济社会发展制约明显的行政审批事项,更大限度地向市场放权、给企业松绑;再如,在加强监管前提下,允许具备条件的民间资本依法设立中小银行等金融机构,引导民间资本参股、投资金融机构和融资中介服务机构;此外,放开包括自然垄断行业竞争性业务在内的所有竞争性领域,为民间资本提供大显身手的舞台等。另一方面,深化户籍、土地等体制改革,推进关系民生改善的各项体制改革,以及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等,则更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起到兜底作用。这是让发展成果惠及民众落到实处的具体体现,有助于为全面深化包括经济体制在内的各种改革赢得民心、集聚动力。

    把握改革的节奏与力度

    当前,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要实现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的目标,不仅要有冲破思想观念束缚、突破利益固化藩篱的坚定决心,也要有扎实可行、稳步推进的改革步伐。如果说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确定了中国改革的顶层设计,那么2014年重点改革任务则是顶层设计中的阶段性环节,由此推动经济体制改革向着最终目标不断逼近。

    经济体制改革牵涉方方面面,千头万绪,假如眉毛胡子一把抓,难免会有所失焦,还可能在最应优先改革的领域显得投入力度不够。因此,2014年重点改革任务的推出,可以理解为始终坚持要优先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这一主线,紧密结合当前国情,首先从对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有直接效果的领域改起。这种改革布局,有利于将社会各界的共识转化为改革的直接动力,有利于尽快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中最突出的问题。

    盘点2014年重点改革任务,还可以看出,众多的改革措施是分层次有序推进的:条件成熟的可以加快推进;有的要在研究制定方案基础上适时启动;存在较大利益纠葛和意见分歧的则可先从试点开始;对于需较长时间才能完成的改革任务,要统筹规划、持续推进。这种做法,既符合实际,又有助于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突破。这些改革措施一旦落实,并取得合意的效果,不仅是释放制度红利,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具体体现,从而推动中国迈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解析2014年改革重点任务
高校核心价值观教育三问
给百姓发“红包”有合理性吗
公共品涨价之我见
美国政治家的宏观调控手段
景天魁:社会服务体系如何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