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日凌晨,苹果公司推出全新编程语言Swift。一群中国开发者在9天内翻译完了近670页的Swift语言文档。项目发起人是一位90后北航大学生,翻译成员来自网络。通过开源社区里集结,以协同写作的方式完成了这一大任务。
如果这是一部电影,那么观众可以看到:在绿色数字瀑布的矩阵里,面目模糊的参与者们像尼奥一样从各个角落冒出来,手牵手连起宏伟的框架,你一砖我一瓦地填充进丰富的血肉。这样的工作也许一个超级天才花两周三周也能完成,可是现实中,这意味着一个灰暗的办公室里无数次朝九晚五和无数杯咖啡的拉锯战。
这是协同写作在技术开发领域的又一个小胜利。在大大小小的开源社区里,这样的胜利每周都在发生。2012年建立的协同写作社区Medium目前已经成气候。今年4月份,国内跟随者“十五言”也由果壳网悄然推出。
协同写作似乎越来越热了,但很多人还不明白这是怎么一回事。一项协同写作的任务可以等同于众包吗?一次协同写作的体验和你我的微博动态微信朋友圈有什么区别?协同写作的社区平台和钛媒体、虎嗅网这样的科技博客群一样吗?
在Medium的欢迎页面上,开发者罗列了协同写作的诸多特质。没有中心的力量也不要求风格的统一,相同的想法或是体裁可以结成小社区,成员可以共同创造。每个写作者的内容都可以向彼此公开,方便任何人编辑和反馈。内容不仅限于微博的140字,发表出来后也不会被新来的信息刷到脑后。最关键的是,文字的质量和想法被当作重中之重。
协同写作的支持者强调:协同与简单的众包不同,并不是一块蛋糕切几份一人领一块;而是有机地分配角色,管理进程来完成任务。
这理念看起来相当美。互联网自诞生起就具备了强大的聚集力量,一呼百应;只是苦于泥沙俱下,再加上近些年的移动互联使用习惯使得信息碎片化,小聪明的大热闹不断,大智慧的小集中少有。如果有一种模式,不仅彻底摆脱时空限制,而且能让合适的人主动聚集到合适的目标下,那简直是在内容生产的根子上删繁就简保质保量。到时候,别说是翻译套语言了,更大的创新都指日可待。
只是,理念再美,能实现到哪一步呢?
首先是平台的搭建。Medium的不断成长建立在无数贴心小棉袄一般的微小设计上:大方清新的结构呈现、简单实用的反馈书签、智能又朴实的集结专辑……细节越多,留白就越少,很难想象再有协作平台能以其他的形式存在。而对于一个如此宏伟的理念来说,这未免过于孤单。众多开源社区里,极客们在创造无穷的力量。这也许是另一种朴素的可能了。
接着面临的是怎么刺激参与者的积极性。当新鲜劲过去后,人们为什么要留在这里写作呢?金钱并不是唯一的驱动力,兴趣和被关注的满足感也可以让我们孜孜不倦地熬一个晚上画一幅漫画,或是查上三本书来回答陌生人的问题。当创作的成果以协同的形式呈现时,每一个参与者的功劳如何表现?可以在署名背后注明百分之多少吗?又怎么判定呢?最关键的是,在这里写作究竟能带来哪些别的地方没有的满足感呢?
这又引出了第三个问题:这个模式能走多远?
在线课程如火如荼,但统计表明真正完成课程的大多是已有学位的人。也就是说,在帮助那些无法获得高等教育的人群跨过知识鸿沟这方面,并没有达到预期。
同样的故事会发生在协同写作上么?再好的平台仍触及不到习惯了重复而轻松的碎片内容的人。参与协同写作的,仍是那一批一直坚持深度和质量的写作者、探究新事物的创作人。这只是他们最新的小圈子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