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我的废墟生活》里,年轻的女主角乔治娅,在希腊做导游已经有些年头。即便这旅游胜地到处是文化积淀、历史遗迹、绝美的海景,当她带着不同的游客无数次走过同样的景点,说过差不多一样的解说词,还是禁不住心生厌倦,想要离开。失掉了热情之后,生活也变得有点像废墟。直到带一个新的旅行团,她惊讶于老年游客伊夫的安然自在与生活智慧,乔治娅被启发也受感染,开始重新展现出活力,并且就在身边收获了爱情。最终,面对美国名校的录取通知,她依然选择了留在希腊。
无数人都会经历对当前生活的怀疑和厌倦,即使曾经喜欢,即便目前仍得心应手,你仍然觉得缺点儿什么,心里深感不满足,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一开始就入错了行。这时,我们也很容易像乔治娅一样,心思飞往别处,想像着得换一个环境,做点儿别的事情,才能重新点燃生命的激情。
寻寻觅觅多方尝试,去找出什么是你真正想做真正热爱的事情,的确是人生一个很好的出口。你若留意看看那些对某些事物“情有独钟”的人,很容易看到他们做那件事时的投入,甚至着迷,当他们说起所热爱的事情,你能看见他们的神采飞扬。
不过,我们容易忽略一点,吃东西觉得没感觉的时候,至少有两种可能性,一种是这一道真的不是你的菜,你爱吃的那道还没出现;但还有一种可能,菜品其实已经色香味俱全了,只是你胃口欠佳,于是食而不知其味。电影里乔治娅的处境,近似于后一种。
当她跟旅行团中的老年游客伊夫交流,伊夫说起你若只是把工作看成一项任务一件活儿,就没法让它变得好玩儿。这样的观念多少让乔治娅有些吃惊。聪明而有悟性的乔治娅,明白之后就开始用。第一次在旅游大巴上把她对神话故事的个性化理解融进了解说词里,她不再只是照本宣科干巴巴地介绍,而是做了一场声情并茂、活生生的演出。原本心不在焉的游客们一下子就来了精神。
在那之前,乔治娅大约没有想到,除了换个环境之外,还有更根本的解决之道:你可以换一种活法。说起来,我们相当习惯于向外找原因,总以为若不顺心,是这件事情让我不顺心,去做别的让自己开心的事就好;若不满意,是这个环境不适合自己,换个新的环境就好;若人际关系不理想,是另一个人不对,换个人就没问题了……习惯于把问题归咎于环境、他人时,我们会忘记,我自己在哪里?我又是谁?我是完全被动地任由环境、他人主宰,还是可以敞开心扉、欢迎一切体验、也去创造真心想要的生活?我是抽身事外、万事与我不相干的旁观者,还是整个大环境的一部分,现状若有问题,那我也参与打造了这个环境?
看清楚你本是主体,随时可以改变待人处世的眼光心态,便大有机会真正成为生活的主人了。乔治娅在外界环境没有什么改变时,只是先改变了她的观念,接受原来工作与好玩儿有趣是可以并存的——细想起来,许多时候,并不是生活处境在限制我们,准确点儿说,其实是我们早先不假思索就接受,又不加检视就遵循的许多观念,限制了我们。
当想法观念改变,行动的自由度会随之拓展。乔治娅也改变了她的行为,从自己做起,把工作变得活泼有趣。跨出这一步,其实是在拿回生活的主动权。若细看人和事的相对关系,你整个人,要远远大过你遭遇的任何事。事物本身是中性的,你若把它看得很沉闷无聊,那是把你心里沉闷无聊的感觉投注在了这件事上。当你能在心里找到活力,那事物也会随着你而变得鲜活起来。
当乔治娅开始活力四射,她和游客们的关系、互动氛围,也很快变得充满生机。在她自个儿还迷迷糊糊时,是热心的游客跟她点明了,开旅游大巴的司机,显然很喜欢她。刚带这个团时,乔治娅心情不佳,对于这个旅行团的美国游客们热衷购物,却不关心她所看重的文化历史景观,也颇为不满。她自然没把满脸大胡子的司机放在眼里。而事实上,小伙子为了博得她的注意,把胡子剃掉之后,长相十分英俊。乔治娅若一直停留在她原先的厌倦里,只是例行公事地机械完成带团的任务,多半会错过近在咫尺的爱情。
说起来,生活的希望不在远方,不在别处,当你能从自己做起,放下无谓的观念的限制,积极行动,那你会逐渐认出来,机会每每就在身边,生机、活力、能量也一直在你的身上,在每个人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