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我有幸参加赴美的一学期交换项目。如果问我感触最深的是什么?那就是美国学生对自己学校的热爱,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在我原来的印象中,美国文化强调的是以“个人”为中心,就像好莱坞大片中一个个美国英雄,对集体肯定不如我们中国人那么关心。但是到达美国几天的时间便让我的认识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第一个星期里,我就感受到美国大学生甚至这个地区居民对学校的热爱。在小镇唯一的沃尔玛超市采购生活用品,我惊异地发现,这个超市居然大约有1/5的地方在销售印有学校标记的专属产品。从各式各样的上衣外套,到钥匙扣、拖鞋,甚至连那里的垃圾桶上都印有学校的标志。
这些商品的价格远远超出同质量的其他产品。美国人说,这个校徽是有版权费的,因此价格上会高出一些。按照我学的经济学理论,在同样情况下价格越高销量应该越少,但穿梭超市的学生和当地居民也有不少都穿着这样的“校服”,在这里购买商品的人数远远多于其他地方。结账的时候也能够发现,他们所购买的日用品多是出自这个专属销售区。是什么样的力量能让他们都愿意付出更多的金钱来换取这看似“坑人”价格的商品?再者,这些产品的设计并不算好看,而且印刷的内容也让人感觉:原来这也可以?
在国内,各种各样的爱校宣传都会被我和我的同学认为是一种“洗脑”,引起大多数人的抵触。而在美国这样的“洗脑”则是软性的——无论是学校校办工厂的烟囱、墙壁,还是学校巴士,无处不在的校徽让你永远记住自己是这个学校的一员。学校的工作人员也多穿着相关单位的“校服”。就比如食堂的收银员,他们的衣服上便是“xxxx university xxx dining hall, feed xxx for xx years”。这种事情放到国内的大学简直不可想象。
在国内如果去问一个大学生,你爱你的学校么?大概很多人都会说:爱校?还不够讨厌的呢!似乎连许多名列前茅大学的学生都可能给出这样的答案。翻一翻大学生们的网络聚集地不难发现,每一天都有每一天的牢骚,每一天都有每一天的不满。为什么我们没有美国大学生那样自发的对学校的爱呢?
爱校首先是一个人对自己所在集体发自内心的归属感的一种表现。从小学到大学,我经历了不同的学校,很多校长都会告诉我们,我们的学校有很长的历史,有很优秀的毕业生,还有更多辉煌的成就。这一切对一个普通的学生来说,有什么关系?我只是要在这里度过几年,让我快活毕业就好了。因此,校长无数次大会的教导,可能很少有学生好好去听,当做耳旁风罢了。如果只是在时间上、频次上加大爱校教育和宣传,是无法起到根本性的作用的,而且会让学生感到更厌烦。让每一个学生从内心引以为傲,才是学校真正所要做的。
就我个人而言,最让我以学校甚至以国家为荣的事情当属参与了2009年国庆阅兵式的“背景展示”。两三个月风吹日晒的训练,只为10月1日的3个小时。但是在完成的那一刻,尽管身心疲惫,但每一个在场的同学心里都充满了光荣与自豪,那一段的经历向再多的人诉说也不够尽兴。
其次,要给我一个爱校的理由。学校里很多规定是很久以前制定的,执行起来比较死板,没有考虑到同学的感受。在国内,我周围很多同学都有向管理者询问或者与其交涉的经历,很多时候被冷眼相待。他们高傲无比的态度给我们一个难以磨灭的印象。而在美国我向校方机构咨询问题,首先面对的是一个微笑,然后不厌其烦帮助你把整个事情彻底解决。学生在学校是学习知识,学校为学生提供平台和服务,如果变成了学生要跪着求学校解决问题,岂能有半点好感可言?
第三,让学生成为主人的学校才会得到学生的热爱。同样是学校的管理,美方学校的很多事务是由学生来承担的。大学宿舍管理人员全部都是在读学生,从办理入住手续到期末退房,所有的工作全权由他们来操作。宣传工作也由他们来包办。想要竞选这些职位,只要把自己的简历投给校方,如同应聘一般。反观国内,学校帮助同学做了所有需要干的事情,学生只要入住即可。
最了解学生的人肯定是学生自己,让他们作出自己的抉择,发生冲突后协商解决。在一定程度上还培养了解决问题、团结协作、制定计划的能力,为以后的发展铺平道路。何乐而不为呢?
美国大学还有一个小的细节引起了我的关注,就是能方便地转学。在美国,学生可以轻易转到另一所大学。简简单单一个手续,下个学期就可以在其他地方上学了,而且学分依旧有效。美国的大多数学校都需要靠学生的学费来维持运转。为了吸引学生,并且留住他们,校方只能想尽办法提高自身的服务水平,培养学生对学校的感情,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而国内的大学更像是一个行业的垄断部门。学校不需要靠留住生源来维持运转。根据高考的报名制度,总会有人来上学。此外,一旦选定了学校以后,再也难以转到别的地方。在这样的垄断行业,怎么可能有进步?